
中华诗歌联合会《诗刊》3194期

漫步拉萨街头·瞻仰布达拉宫
——摘自吕兴福散文集《一路向西·6》
作者:吕兴福
漫步拉萨街头,我发现脚上穿着的是一双令自己十分难堪的拖鞋。
说真的,上西藏的决定太过于突然,以至于正在患病中的我来不及换装,坐上汽车后,才发现自己竟然穿着休闲鞋。就这样,经过了数天的鞍马劳顿,长途跋涉,竟然没有机会为自己买一双新鞋。
站在布达拉宫前的广场上,我才恍然大悟:难怪这几天走起路来有头重脚轻之感觉,原来都是这双拖鞋惹的祸,底盘太轻故而重心上移,没有颓然倒地就算不错了。
刚才,我和同行者们是从药王山下的北京西路进入布达拉宫广场的。在雄伟的布达拉宫连同它所依附的玛布日山的大背景下,较先进入我们视线的似乎是一处关隘。因为高大雄伟的玛布日山前突的山坡和小巧秀丽的药王山末端的石岗,两者构成了一道门户,北京路就是从这个门户中通过的。
紧挨门户,但见一尊白塔,造型如经典所描述的宝箧一般,圣洁而庄严。
我们走进这个门户,视野豁然开朗,因为除了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的布达拉宫之外,近处的公园乃至较远一点的广场同时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由于拉萨一年一度的雪顿节已经开始筹办,来自四面八方的、拜谒布达拉宫的信众逐渐增多,而布达拉宫的接待量十分有限,每天限量三百人次,我们拿到门票至少要等到两天以后,因此,可以借此等待的时间,游览更多的所在,领略更多的历史风烟和风土人情。
这个有着一千三百年历史的城市,与生俱来就是和佛教融为一体的,因为布达拉宫的历史同样有着一千三百年。
拉萨,由于地处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拉萨河的北岸而得名,意思是神圣之所在,即有诸佛菩萨的地方。
我们眼前的布达拉宫,就是诸佛菩萨的宫殿。布达拉宫,即普陀罗宫,为梵语音译,意思是诸佛菩萨的宫殿,准确地说应该是观音胜地、即观音菩萨的宫殿。
我们从观景台下颇具神秘色彩的摩崖石刻前进入公园,沿着弯转曲徊的小径,穿行于被药王山脉半环抱中的林泉湖溪间。
尽情地沐浴于圣域的阳光之中,尽情地聆听梵呗的安慰,尽情地吮吸弥漫于空气中的淡淡藏香,尽情地觉受湛然轻风慈爱有加的抚摸,自我感觉是无比的舒适和惬意。
我们信步来到了中轴线对正布达拉宫的中央广场。广场处于东、南、西三面的林木草地、湖泊楼台乃至曲径弓桥的拱围之中。
(此处删去80字节)由此可见,这里不仅仅是供信众们对境长拜、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重要的,它是整个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活动中心。
同行者们租借了藏家服装,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玩得颇为开心。而我却心不在焉,因为站在这里仰望布达拉宫,我有了另外一番感觉。 那是因为玛布日山上白宫红宫所属殿堂那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在仰视者眼中,本有的层次感全然消失,俨然成为了一体。
我想:我们至下而上仰望佛殿时,从视觉上会忽略其中的斐然规模;同样,我们从今向古回望一代时教的本源时,会不会忽略其绝相超宗般的博大精深呢?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不然的话,当今流行的某些教法怎么会形同儿戏?可见,欲识真容,必须深入;欲得个中三昧,须修清净三观!否则,井蛙观天,夏虫说冰,盲人摸象,叶公好龙,如何能得真趣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要深入,要求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得做必要的准备,首先,穿着拖鞋是最不适宜的,需要购置一双鞋,一双便于踏平坎坷崎岖,攀爬危艰高地的鞋,这样,才好上道。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甘肃诗词学会会员,甘肃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首席顾问,惠川文学社、《惠川风》杂志社创始人,名誉社长。有诗词、散文集及军旅、经济、文化、宗教诸类文集出版刊行。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晨曦、吥咻、蓝儿
秘书长:艳阳天
总诗评:李希勇
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钱文昌
古典诗词研究院副院长:米兰
副总编:追梦天涯
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荷塘月色
主播部部长:艳阳天(兼)
主播部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兼)
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戴维
主席团专职成员:森严、聂子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兼)
北方文学社副社长:世灵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东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总编辑部
古典诗词音频审核:米兰
现代诗歌音频审核:戴维
诗歌、音频总审核:艳阳天
总编辑: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