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家联语
1. 徐肇敏
读“梦览谢塘,月影婆娑春草茂”
很高兴又读陈士坛老师的出句。读出句是一次欣赏的机会,一次学习的过程。
“梦览谢塘,月影婆娑春草茂。”此联十一字,两个分句。从情节结构看包含三层意思:一梦览谢塘,二月影婆娑,三春草茂盛。每层之间有内在联系,也有空白,让我们感受、联想、缀合、补充。
先看“梦览谢塘”,“览”是动词,游览。“谢塘”是地名,也是塘名。这里用典,相传东晋诗人谢灵运的后裔在绍兴上虞夏盖湖筑了一条很长的水塘用以抗潮,谢姓家人沿塘而居,因此得名“谢塘”。“谢塘”今虽为地名,联系句后之月影、春草,而意在“夏盖湖”矣。“梦览谢塘”就是梦游谢塘。这是一个主谓宾句。“梦”主语,“览”谓语,“谢塘”宾语。
次写“月影婆娑”,这是续写梦游所见。见到什么呢?首先是“月影婆娑”。“月影婆娑”是主谓关系,“月影”主语,“婆娑”谓语,“月”做“影”的定语,构成偏正关系。
“婆娑”不仅是一个形容词,还是一个连绵词。何谓连绵词?连绵词也写着联绵词。它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组成。这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两个字有的是声母相同,如“慷慨”;有的是韵母相同,如“窈窕”;有的是同音重复,如“孜孜”;还有的什么关系都没有,如“嘀咕”。“婆娑”是属于第二种,叫叠韵连绵词。
再写“春草茂”。这也是主谓关系。“草”主语,“茂”谓语,“春”修饰“草”,做定语。“春草茂”与“月影婆娑”是并列关系。
月影婆娑,春草茂盛在布景造情上有特色。月影婆娑从动态入手,春草茂盛从静态下笔。色调上月影是白朦胧,春草是绿葱茏。此所谓让读者感受、联想、缀合、补充者也。
“梦览谢塘,月影婆娑春草茂”,“梦览谢塘”是总说。在谢塘的环境中,“月影婆娑”和“春草茂”是分写。分写是眼前之物,由天而湖,自上而下;由月而草,由远及近。梦览谢塘,作者把我们带进一个远古美丽的谢塘之中,让人陶醉于月色,欣赏湖边的青草,不禁与月起舞的绮梦,给读者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2023、4、17
○1
梦览谢塘,月影婆娑春草茂;(陈士坛)
闲游亭院,时光荏苒墨清香。(周金来)
梦览是主谓结构,梦,名词;闲游是偏正结构,闲,形容词,做游的状语。谢塘,偏正;亭院,并列。“时光荏苒”与“月影婆娑”对得好。“荏苒”不仅是连绵词,而且偏旁部首一致。“春草茂”与“墨清香”虽都为主谓结构,但节奏不对。草是主语,春做草的定语,茂谓语。墨是主谓,清香并列,做谓语。春草茂是二一节奏,墨清香是一二节奏。
○2
我也分析一下萧光峥诗兄的对句:
梦览谢塘,月影婆娑春草茂;(陈士坛)
诗吟李白,仙风倜傥酒辞豪。(萧光峥)
出句“月影婆娑”是主谓句,月影怎么样?月影婆娑。而“倜傥”不做“仙风”的谓语。是李白倜傥,不是仙风倜傥。
“酒辞豪”也值得商榷。“酒辞”是祝酒词,“豪”应该是豪迈的意思。“酒辞豪”是致酒词很豪迈、豁达。李白写了很多关于酒的诗,酒的词语,这是作者想写的本意。
“酒辞”与“酒词”是相通的,如果配上“豪”,会有区别。“词”是指“言词”,“辞”是指“优美的辞藻”。
“酒辞豪”最好再考虑。
○3
读培泼兄的对句:
梦览谢塘,月影婆娑春草茂;(陈士坛)
夜游赤壁,水波荡漾鹤鸣长。(陈培泼)
整个句子是通畅,顺利的。词性的相对,句法结构的相同,都做得很好。
按出句的设置,“谢塘”是有难度的。一为用典,二又带姓。“赤壁”是做到了用典。“婆娑”是连绵词,又偏旁部首相同,“荡漾”也做到了。
春草与谢塘,紧密相关。一是草与塘,二是谢灵运因梦见善于文辞的从弟惠连,而文思俊发,得“池塘生春草”佳句。后遂有“春草池塘梦、池塘春草、春草梦池塘”等梦、草、池塘结合的许多短语。“鹤鸣长”与“赤壁”有无相关。我不懂。
“夜游赤壁”大家所熟悉的是苏轼的《赤壁赋》,与司马光的《赤壁之战》的史实。“水波荡漾”就显得普通了。至于“鹤鸣长”不是赤壁的特色。“鹤”要与“松”相结合。“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与“夜游”也不关联。这是我的孤陋寡闻。
但是,苏轼《石钟山记》有“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培泼兄也许对于“鹤鸣长”有类似的出处。
2. 陈士坛
本次出句,前四字有意安排与前次结构类似而平仄不同,让大家对带姓的古典加深印象。上次要选择平声的带姓典故,这次就要选择仄声的带姓典故。想对好来,就是择典不容易。
“借音对”,即词性不对,可借谐音补词性。例如:“蓝田”对“沧海”。从义来说,“”“蓝”对“沧”欠工,因“沧”与“苍”同音,从听觉来说也就是工对了。
【谢塘】典源:
谢灵运因梦见善于文辞的从弟惠连,文思俊发,得“池塘生春草”佳句。后遂用“梦惠连、惠连梦、池塘草梦、春草池塘梦、池塘梦、草池梦、谢池梦草、谢郎梦、谢公梦草、春草梦池塘、梦草池塘、梦谢塘、梦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