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世界辽阔起来了
——皈塘采风组诗
作者:黄建远
这一方热土这一方人
这是英雄的土地
哺育了许许多多英雄儿女
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
他们的功勋感动了共和国
更让人震撼的,在这里
留下了朱德陈毅的伟大足迹
这方热土,何惧不红
行走在红土地上,
心很痛,反绉着英烈的名字
这一方热土,
不管是人文底蕴还是红色资源
都很丰富,不知不觉间
我的精神世界里突然辽阔起来了
英雄的皈塘,战歌悠扬
这里的人们,都是英烈的传人
这里不该与世隔绝
这里不该与贫困结缘
这群薪火相传的人们
思想没有落伍
“坪石大捷”纪念馆
在这里
我很震惊,真的
皈塘人们踊跃捐献文物的善举
让人无比感动,“忠臣”二字
又不由而然地出现在脑海
已经锈迹斑斑的鸟铳
仿佛枪管还热乎
那锡壶、针线笸箩和煤油灯
还有竹篮、百家衣和马灯
一件件一盏盏,都是家珍
有那么一刻
我流连于它们光荣的足迹里
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一场场斗智斗勇的、有声的或无声的战斗
仿佛就在眼前
这些文物
是一首伟大的史诗
诗名叫“坪石大捷”
它是一首豪迈的战歌
一首催人奋进的战歌
不朽的奖状
皈塘古村的大门口
状元碑林立
彰显了名副其实的人杰地灵
文化底蕴何其厚重
穿梭在这些状元碑之间
接受浓浓的文化熏陶
这里不仅有“知乎者也”
更有家国至上的情怀
谁说闹革命的是“穷人”?
皈塘村的人们大都是“富人”
他们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
跟着共产党走,救国救民
那些英烈的名字
和这些状元碑
都是不朽的奖状
共和国的骄傲
忠臣寨
这寨子名字的由来
看是普普通通,却是
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瑰宝
跟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
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忠臣寨的家风家训里
我们不难悟出“忠于祖国和人民”
正义之师的足迹证据
英雄的皈塘人民就是
最好的诠释
乡村振兴之路在哪
文人写实——
山荒芜,庄稼地里很寂寥,
稻田里也很寂寞
百姓的渴望,在眸光里扩散开来
他们要发展,他们也要与时俱进
文人自觉——
这里应该有溪水潺潺流
这里的田地应该是庄稼的乐园呀
各种各样的应季蔬菜、水果
在笑盈盈、哗啦啦地歌唱
池塘里,鱼儿游、蛙儿唱
那应该是一首首热闹
欣欣向荣的田园诗篇
这就对了,在这片热土上
应该有精彩的梦
振兴乡村的号角,早已经吹响
振兴新农村,已在行动
垃圾桶有了、污水处理到位了
房前屋后沟沟壑壑明白了干净了
村村通、户户通有了
栩栩如生的壁画上
丹青妙笔生花:未来可期
这一方热土的人们啊
你们的未来不是梦
文人的思考——
乡村振兴之路,到底在哪?
地方特色产业有没有深度调研?
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哪?
红色资源在地方特色产业中
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这些问题似高天的流云飘进心海
又似大海的浪花涌进我们的心间
总是有一种立体和动感的碰撞
在这千载难逢的时刻
一万个发问就有一万种抉择
理性地思考,辩证地思考
思考,犹如一种活力在弥漫和扩散
没有谁可以阻挡这天马行空的思考
没有人可以生活在思考之外
每个人必须学会分辨和选择
必须在自己的视线里
把你的思考转化成
一种动力和行动
(2023年5月15日)
对你的愧疚,让我终日以泪洗面
——致皈塘村大公冲忠臣寨
作者:罗明生
愧疚于你上山的古道
险峻的悬崖,疯了似的爬墙虎
愧对这些迟迟写进历史的残垣断壁
你曾多次震惊朝野
却对此后的无人问津给予宽容
从诺大的石墙拱门进去
轻易就能看到箭垛、水塘、石屋群
伸手摸过一处炮眼,听到刺耳枪声
呐喊声也随后响起,这声音来自不远处
太平天国练兵场
更有后者,朱德、陈毅、谷子元
也在这里杀过土匪,训练过士兵
书生削发为佛,主持斋堂
死后就地安葬,气派坟墓被盗墓贼毁坏
石岩庙被砸烂,送子娘娘跌倒在地
幸好有善者将她扶起,红衣加身继续供奉
特殊时代的破四旧,凭添我的愧疚
而你,仍以深幽和清静
向人间展示着无限美好
我期许——
红色公路,一条条开通
通向红色旧址的道路,全部硬底
你沧桑的容颜
更是可以修复如初,焕发光彩
(2023年5月15日作于皈塘采风归来)
皈塘素履
作者:蔡宗益
皈塘座落老区里,
曲径通幽山水绿;
唐宋先贤奠基业,
后继革命举红旗。
古屋妆扮千年延,
井然有序错落间;
太极大门镌图画,
锚定朝向风水玄。
窗外蝙蝠衔花飞,
壁虎灵动姿态萌;
朱棂细细繁画意,
花鸟栩栩祥瑞生。
红色文化喜传承,
峦青水翠皆美景,
古村迎来新时代,
百年忠毅面貌新。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