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山东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誓与阵地共存亡,不幸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4年9月, 张自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在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内,我看到张自忠将军身着戎装的照片,英气逼人。张将军的手迹“为民族争生存而奋斗!”,苍劲从容,力透纸背。

我再看: 馆内大厅背景墙“精忠报国”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熠熠生辉。在其映衬下竖立着将军的半身塑像。将军身着军装,牛皮武装带斜穿胸前,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了英雄气概。

作为曾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我向将军雕像庄严地行军礼—— 大声报告:将军,请训示!

临清运河钞关位于临清市老城区内明代会通河旁,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现有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运河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宣德十年(1435)临清钞关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直控督理关税。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遂废。 我们淮安与临清同为明清运河之重镇,淮安的榷关与临清的钞关跻身为当年的全国八大钞关之一。见到临清古运河的这一幕,我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