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我的母亲》
成荣
母亲节如期而至,这是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节日。儿女们纷纷以鲜花,礼物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年近古稀的我也想起了我的母亲,母亲虽已远走多年,可她的音容笑貌,与人为善,处事平和,胸襟宽,眼界远,平实而有哲理的语言,时而浮现在脑际,时而迴响在耳边。
母亲刘桂英,出生在辽宁康平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因生性聪慧深受外祖父的溺爱。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和普通的
农民家庭里,母親却念了三年的私学。是全家乃至三里五村受过教育的唯一女孩子。是学识影响了她的一生,她为人处事
通情达理,申明大意;济人之危,帮人之难;深知和理解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我们兄妹三人因此受益一生。长兄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毕业于乌兰浩特第一中学。六十年代中期毕业于天津大学城市供暖自动化专业。我和妹妹因“十年文革”的影响,只念了初小和断断续续的没有正规教材初中。1970年家乡创办了全县文革后的第一所高级中学。是母亲坚定的支持我和妹妹先后入学,获取了高中学历。是高中学业
无可替代的弥补了我和妹妹缺失的教育背景,给我们奠定了终生的学识基础。
还记得小学一年级时,母亲曾在家里教我写“毛主席”和“共产党”六个大字。并说:“写字要横平竖直,做人要一步一个脚印”。“天大地大没有党的恩情大,享受幸福生活不能忘党恩”。母亲生在旧社会,饱受过贫苦和社会的不公,深感新社会给于的平等和生存的权力,时时叮嘱我们勤奋工作,努力学习,靠近党组织。
是母亲的告诫与引领,我们兄妹,嫂子,侄女们都与不同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兄嫂,小妹,都曾是工作单位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记得我入党后回到家,将誓词重新在母亲面前复述时,母亲眼含热泪,
激动地说:“跟共产党走,就是光明大道,为老百姓谋事和服务就是工作”。
曾记得,为生计所迫,年幼时随母亲到南山砍柴,爬到半山腰时,眼发晕,腿发抖,坐在了地上。母亲教育我说:“人做事要有恒心毅力,有困难就后退,随弯就弯成不了大器!
在做人做事上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的待人和善,急难帮穷的品格。童年时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国家经济困难,尤其三年自然灾害,天灾人祸接踵而来。一些外地的灾民来到东北,一段时间乞讨者众多,母亲总是面带微笑热语相迎。询长问短,宁可自己少吃或饿一顿。
总是盛上一碗饭,端出一碗米相送。一次我突发恶语,遭到了母亲严厉训斥,告诫我说“.做人积善才可成德,自己少吃一口,帮人急难是做人的终生规矩”。
母亲一生操劳,养老扶幼,为我们这个家辛苦了一生。我的母亲,是千百万勤劳善良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她用平凡,用苦累,用包容,用母爱,诠释了中华民族母性力量的伟大。她用一生的心血和远见,培育了我们兄妹。对倔强的兄长,任性的我和小妹,言传身教,使我们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享受着国家繁荣昌盛的红利。
每当想到这里就想起父母的艰辛。她(他)们是时代的一员,是奠基者,是躬身俯地的拉车人!
记于癸卯年母亲节

作者简介
成荣,网名:辛老师,蒙古族,岀生于五十年代。内蒙古突泉县人。中学语文教师退休。锺情文字几十年,少有字句成章,偶有感悟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