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林宋衡文集】之九【访金陵棲霞寺】
编辑整理/宋英明
棲霞寺位于古都南京棲霞山中峰西麓。又称棲霞古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二年(484年),迄今已有15OO多年历,是我国的四大名刹之一,是佛教【三论宗】的祖庭,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上占地重要的历史地位,南朝时期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佛教中心。
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平原居士明僧绍隐居江乘摄山(即为棲霞山),因舍宅为棲霞精舍以居之,为寺之始。南梁僧朗于斯弘扬【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唐高祖时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立舍利塔当以诏以蒋州棲霞寺为首,唐高祖时称【功德寺】,规模宏大,与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浙江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唐高宗时御制明徵君碑,因敕改功德寺为隐君棲霞寺,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重修,赐额称棲霞寺。据传,清康熙年间,康熙派宋衡任钟山书院主讲,一次游棲霞寺,遇一名僧.。随后边走边攀谈,好不欢喜,不知不觉接近黄昏时分,高僧随手指寺说,【寸土为寺,寺旁言詩,詩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宋翰林随手指着一片树林,答曰:【双木为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顿时两人哈哈大笑,高僧连续称赞说,妙!妙!妙!一时间,广为传颂!

当记忆,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