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岩波,原名李重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加拿大中国笔会会员。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中短篇小说集《翡翠扳指》、《多伦多华人》、长篇小说《红星谱》、《开锁》、《古玩圈》、《孔雀图》、《狼山》、《鸽王》、《成色》、《饮食男女》、《职场眩爱》、《离婚男人》、《那年那些兵》、《暗战》、《1943,黄金大争战》、《地下交通站》、《今夜辰星璀璨》、《我把青春献给你》等多部,逾600万字;歌词《延安情》、《握住母亲的手》获全国大赛银奖,《天津民谣》获全国大赛金奖。长篇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入选中国新闻出版署《2022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中宣部、农业部《2022中国农民喜爱的百部图书》。长篇小说《男上司与女上司》获“长江杯”现实文学季军奖。长篇小说《女市委书记的男秘书》入选2011、2012《新浪中国》官场商战好书榜前5名。短篇小说《父与子》获贵州文学“2015年作家100强”。小小说《健忘症》入选2011年“中国首届闪小说大赛优秀作品选”,入选“当代世界华文闪小说精品文库”。散文《阿岗昆和毛乌素的两个中秋》获2021加拿大加中文化交流协会“特别荣誉奖”。长篇小说《成色》、《地下交通站》、《离婚男人》、《今夜辰星璀璨》、《古玩圈》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保留节目。有关论文获21世纪中国改革发展论坛优秀奖;入选“新华文献”丛书《让历史告诉未来》。《多伦多华人》获中国侨联“著述佳作奖”,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美国杨百翰大学图书馆、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收藏。


好作家是哲人和演员的集合体
作者 岩波
我已是坐六望七的年纪,以我多半生读书写作的体会,深知“好作家是哲人和演员的集合体”这个道理。不论别人怎么看,我就是这么看,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家之言。
为什么首先是哲人?因为哲人是善于思考者,要为读者提供有价值、可参考的思想产品。不善思考者,拿不出有价值的思想产品,则谈不到“哲人”。哲人的称谓是有含金量的,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承担的。中国的“四大名著”,每一本书都是思想的盛宴,都为读者提供了极具认识价值、参考价值、研究价值的蓝本,作者必然堪称哲人;外国的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莎士比亚、泰戈尔(包括中国的鲁迅)等一系列星光闪耀的文学泰斗,无不具有深湛的思想,并蕴藏在作品中,使读者进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的同时,即开始了在浩瀚思想天空的遨游。用平民百姓的话讲,就是你的故事“经琢磨”,不是白开水。经琢磨的原因是里面有深湛的内涵和无穷的画外音,可以引导你联想、延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读者悟性高,很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这就是思想者的力量。不是用理论征服读者,而是通过讲故事,通过塑造人物,通过营造一种氛围。很多作品不存在“经琢磨”的功力,只是提供娱乐,即使一时吸引读者,迅即成为过眼烟云,那应该算成功的写手,谈不上作家。
为什么其次是演员?因为演员是需要观众的,演员的存在价值与观众息息相关。没有观众的演员,演技再高也等于零。观众对演员喊“好”给掌声,是喝彩,是肯定,是赞许;说明演员是成功的。反之,若观众给演员喝倒彩,不是“往舞台上扔值钱的首饰”,而是“往舞台上扔茶壶”(过去老戏园子的惯例),则说明演员是失败的,应该尽快谢幕下台。观众的掌声应发自内心,不能强迫;强迫的,人为安排的,也不是那个“味儿”,明摆着是“假”的,假的艺术就不叫艺术。作家莫不如此,你的作品若没有读者,你费劲巴力“熬灯油”,只是为了自娱自乐吗?真是如此的话,你就不是作家,最多是写作爱好者、痴迷者,仅此而已。演员仰赖观众活着,作家仰赖读者活着。有的作家写出作品后,得到两方面反映:有人赞许,有人嘲骂。是为“争议”性作家,这种情况在所难免,但也终归有读者,也当得起作家的称谓。最可怕的是没有读者。
赢得读者并不等于“媚俗”,更不等于“三俗”。“四大名著”没有一本是媚俗或三俗作品,这就是标准。还有一种情况是热衷写“小众作品”的作家,只要有人看,即使“小众”也终归有读者,算是差强人意。而若以“追求高雅”为理由蔑视读者,把文学作品写成“公文”,或“复古”得晦涩难懂,则更难服众。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党就鲜明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针,至今没有变化,说明了其方针的远见卓识和强烈的实用性。稍有文化的中国人的家庭,几乎都存有“四大名著”,爱好文学的人几乎都存有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和鲁迅。这就是“投票”,就是选择,就是赞许与共识。祝愿我们的作家多写读者喜欢的作品吧!
(插图由豪哥拍摄提供)

【新视野文学】编辑部
荣誉顾问:寇琦(Ruby)(加拿大)
龚如仲(Ralph)(美国)
菩提树畔(中国)
荣誉社长:寇琦(Ruby)(加拿大)
涓子(美国)
荣誉总监:易诗源(中国)
总 编:一米阳光(中国)
编 委:颜如玉(加拿大)
何丽娟(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