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颂(写在母亲节)
郭三
日夜奔腾的黄河,
汇聚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
母亲这轻轻的呼唤,
表露出人类最崇高的敬仰。
她孕育了生命,
播撒了希望。
用坚毅和刚强,
让我们挺直了脊梁,
一往无前勇向前方。
(癸卯年母亲节写于洛书小区
愿天下母亲幸福安康)

母亲节的回忆
文/邢拴龙
(一)闻讯噩耗,母亲去逝
母亲去逝已五周年了。五年来,朝朝暮暮无时无刻对母亲缅怀之情。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今逢庚子年的中秋佳节和国庆节同天谱庆前夕,也是母亲去逝五周年忌日,不由引起我对母亲无比怀念和回忆。
母亲:程兰英,生于1938年9月29日,卒于2015年8月12日。享年77岁。一生勤俭持家,待人和蔼可亲,朴素善良。
去逝那天正是八月中秋节前夕(2015年农历八月十二日)。我当时在陈吴矿山上工作。接到兄弟给我打来电话说母亲病危,紧急要从老家送往县院抢救。闻知噩耗,立刻请假乘车回转。回到县城,我和家人及儿女们慌忙来到县院等候,为母亲入院做提前准备之事。不一会,兄弟又打来电话,说:”母亲在半路己奄奄一息,唯恐没有回天之力,现己将车调头回家准备料理后事。”闻听此言,浑身发瘫,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情急之下,只好火速返往老家。
老家在离县城一百多里的偏远山区。回到老家,有好多众乡邻舍们前来看望。下了矫车,我和爱人及儿女们迫不急待,奔往母亲卧室。来到母亲面前,看到母亲面色苍灰,静静地躺在床上。周围围观着好多亲人与乡亲们。我们顾不得向亲邻们问好,一下扑跪到妈妈身前,喊了声“妈!”,泣不成声!…
妈妈双眼紧闭,但嘴唇微微在颤抖,好像还有一点知觉到我们的回来。我在哭喊着:”妈妈你醒醒!恕儿不孝,回来晚了!…“儿女们也跪在母亲身前哭喊着:“奶奶!你醒醒,我们回来看您了!”然而,任凭亲人们再次呼唤,无情的病魔:急性脑溢血重症,瞬间夺去了母亲宝贵的生命。我紧握着妈妈微热的手,久久不肯舍得松开。顿时就像天蹋地裂,悲痛欲绝!…
就此,母亲和我们永别了。永别那天,母亲再也没有睁眼看上我们一眼。真是做儿不孝,终生之遗憾。
(二)安葬母亲
乡亲们闻知母亲去逝消息,纷纷热心前来看望奔丧。我和兄弟及亲人们忙着料理后事。
按本地风俗,老丧躯体要在家停放三天祭奠,方才安葬,入土为安。恰巧,母亲去逝正赶上中秋佳节前夕。我们亲人商量,让母亲在家停放了四天四夜。四天四夜,我们做儿女和亲人们不分昼夜守候在母亲灵前祭奠。陪同母亲灵前,在家最后度过了中秋佳节。于八月十六日清晨,在众多乡邻陪同下,儿女及亲人们怀着沉重哀情,哭天动地,披麻戴孝,风光安葬了母亲。
(三)母亲生日回忆
母亲虽为己经不在人世了,但生前有很多之事记忆犹深,值得回忆。
人己逝,深情在。音容长存。
曾记得我们给母亲过76岁最后一个生日,打破了以往常规。我们兄弟商量,选择去宜阳灵山逛游,让母亲过个快乐生日。
于是,提前半月将母亲从山区老家接到县城新居。母亲换得一身新衣裳,又将满头白发焗油黑亮,好像母亲年轻了许多。
2014年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母亲生日纪念之日。这天天气格外晴朗,晴空万里。
早上7点多钟,我和兄弟及亲人们乘车带着母亲去往灵山寺。
灵山寺是我们当地名盛旅游景区。九月,正是秋高气爽,菊花烂漫时节。前来四面八方游客甚多。停车场车辆,早就停得满满当当。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个停车位置,将车停好。然后,搀扶母亲下车,购买门票进入寺院。
寺院内设置很为精致。跨进大院,多远望见一棵高大而粗壮榆树耸立眼前。树上挂满着无数榆钱,令人喜出望外。不时,传来寺院清脆的钟声,显得寺院古老而神奇。
寺内香客拥挤,我们陪同母亲来到殿前,一一烧香拜佛。
因为,母亲生前很爱烧香拜佛,积德行善。曾多年攀爬高山到全宝山顶峰拜神。由于,近些年年纪己迈,山路陡峭难行,再没上去过。
今天,我们带着母亲去往灵山寺,就是想还愿她老人家多年心中的一个心愿。让母亲到此寻找快乐,大饱眼福。
中午,我们在寺外一个农家山庄聚餐。一桌丰厚的酒席,给母亲祝福贺寿。
母亲那天,心情格外灿烂,笑容满面。感到年老有儿女们陪伴真好。
母亲过罢生日,在本洛宁县城家中又居住了一段时间。我和兄弟及亲人们抽出宝贵时间,陪伴母亲逛游洛宁美好风光。才始,母亲很开心,随心所愿闲转。久而久之,母亲对城中生活总觉不习惯。说什么出门都是陌生人不能说话,或者总在我们面前提念挂牵老家养的猫和狗无人照看之事。一心想回老家。我们总是百般劝解,但最终母亲心意己决,非回不可。正好老家亲戚过事,我和兄弟只好开车护送母亲回往老家。
当母亲回到老家门口下车之时,小黄狗嗅觉如此灵敏,竟知道主人回来了。不知从哪里窜了回来,飞快速度扑到母亲怀前。它用前腿竖立着又是摇头,又是摆尾,向母亲请安。俗话说狗通人性,这让我亲眼验证。
母亲用手抚摸着可爱的小黄狗。片刻过后,母亲掏出兜中钥匙,打开家宅大门,进入院中。未等坐下,母亲心中悬念是这些日猫咪去哪了,无人照顾,一定饿坏了。她用嘴像唤孩子名字一样叫了几声:”花一咪!花一咪!”,谁知真为灵验。不时,猫咪从邻家墙上跑回,看见主人,一头窜进母亲之怀。母亲用手抚摸着它,猫咪一动不动,像乖孩子一样在母亲怀中依偎着。此时,小黄狗也依偎在母亲身旁。猫咪用舌头舔着母亲粗糙的手背,意思是向主人诉说:”你这些日去哪了,让我们在家等得好苦啊!…”
我被眼前情景深受感悟。原来母亲在县城居住,一直提念回家,这就是最好的答案。如果说母子情深,那么母亲和她养的猫和狗,情深似海!
忆往昔,至今让我彻底明白,空巢老人的孤独和无奈。原本,养儿防备老。但人真正到了风烛残年,能朝夕相伴在老人的身边,不是儿女,而是情同手足的猫狗。如今回想,感到无地自容,大逆不孝!心中好为惭愧!……
(四)回家探母,母子永别
母亲生前,还有一事让我终生难忘。那就是母亲和我永别最后一次见面。
那是2015年夏未,我从县城回往老家看望年迈母亲。临行前来到超市顺便给母亲买了些奶粉和黑芝麻糊及水果等营养之品。回到家,母亲见我回来,心里非常高兴。我陪同母亲坐下来拉了很多家常。
下午,母亲亲手给我做卤面条吃。己好长时间,没有吃妈妈做的饭。那天吃起来津津有味,感到特别好吃。
晚上,正巧赶上乡村派演电影。我陪同母亲去看电影。电影演的是《三哭殿》戏曲片。平时,我也很爱戏曲,一直陪着母亲看到落幕回家。
次日早晨,因工作需求,匆忙离开老家,离开母亲。返回县城。返回县城后又匆忙
上往矿山工作。
回家看望母亲,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这让我万没想到这次回家竟是母亲和我们永别;回家吃那顿卤面,竟是母亲亲手给我做的最后一顿美餐。今后,再也吃不上妈妈给我们做的饭菜。想起来,心里好酸。霎时,眼泪挂满了两腮…
(五)母亲光辉一生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一生,光辉一生。
她用一生的辛血哺育我们长大成人。不但养育我们姊妹五个成家立业,还养育亲孙女,长大成人。
1986年农历6月15日,我们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全家人欢天喜地。满月庆贺过后,母亲任劳任怨亲手将大女儿怀中抱走抚养。直至养育亲孙女长大成家。…
母亲一生,伟大母爱与可歌可泣的事迹太多太多。总之,母亲为儿孙们辛苦操劳了一生。本该八月中秋团圆佳节,母亲却悄然离别;本该中秋佳节,儿女们给您送上可口的月饼吃尝,然而,月饼摆在祭奠桌上;本该,再过一个多月,又要迎来您的生日祝寿,儿女们还想带您游山玩景,您却和我们永别!…
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我好想您啊!真想再喊您一声“妈!”;真想再听到您的的熟悉声音;再看到您慈祥的面孔。然而,时光一去永不复返,长江水焉有回头之浪。过去,终成过去。只能回味;只能珍藏在记忆心中!
(六)缅怀父母,感悟人生
父亲:邢克光,生于1936年农历7月20日,卒于2003年农历腊月18日。享年67岁。
父亲生前,为人处世正直诚恳,光明磊落。老共产党员。从事村干部三十多年,一生忠诚党的事业。深得民心,德高望众。
2003年因患肺气肿重症,治疗无效,早年去逝。恕儿女不孝,没有尽到孝道。想把亏欠的父爱,补加在母亲身上,让母亲多享些清福。然而,她老人家也撇弃我们,奔赴天堂!这真是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亲人之痛苦!
去燕远离有期归,
惟见亲别杳无音。
望眼欲穿何时归,
相见只能在梦魂。
人去方知珍惜贵,
梦醒之时恍然悔。
黄金难买父母恩,
遗恨当年多孝陪。
世间沧桑岁月转,
年轻如今步老年。
清晰记忆早年路,
岁月无情转瞬间。
今逢母亲去逝五周年缅怀忌日,心中倍感思亲万分。为逝去的父母祈福。
父母您们的养育大恩,终生难忘。今生不能再孝敬,我们儿女唯能现在所做,于2018年清明节来临之际,为您们立碑刻名,万古传扬。
一切敬请二老放心,愿您们在天堂安息吧!儿女们永远会怀念您们。您们生前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世上难买后悔药。好多之事,一旦错过,今生今世再也无法弥补。当你真正醒悟明白,悔时己晚。
如果苍天还有来世,我们甘愿还做您们的儿女。
如果说父母对儿女的恩爱拿一大缸水做重量,儿女们对父母的回报,一小碗水都不足矣!
一生亏欠您们太多太多。今生无法回报,只有来世再加倍报答您们吧!我敬爱的父母!…
邢拴龙写作于江苏省常熟市莫城街
2020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