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 黄 鸟
文/段广亭(甘肃)

“旋黄旋收,旋黄旋收!”每年立夏二十天后便会听到这种急促的鸟叫声。这种鸟叫声从早晨,中午,傍晚都在村庄周围上空飘扬,有时晚上还鸣叫几声。这个鸟个体较小,浑身黄色羽毛,翅膀与尾羚末梢羽毛是黑色,机灵美丽,鸣叫声音响亮。它飞旋在村庄周围上空急促的一声接一声“旋黄旋收,旋黄旋收……"催叫,给人们一种紧急的感觉。这种小鸟人们都叫它旋黄鸟,也有的地方人们叫它黄褂拉。很多鸟的鸣叫声人们都听不明白,唯图旋黄鸟的叫声和音乐语言一样,人人都能听清楚,可谓鸟中精灵。

传说在汉朝的时候,有一支北匈奴的队伍杀气腾腾从雁北侵犯中原,从北向南横冲直撞,见人杀人,见房烧房,骑着高头大马形似一股黑恶龙卷风,掠过之处血雨腥风,人哭鬼号。就在这支侵略军杀至雁北最南的轩岗山区时,由于正逢五月酷热,断草断粮,匈奴达子如患疟疾浑身时冷时热,乏困无力,很多达子自已毙命,连他们的马匹也跑着跑着便倒地咽了气。五月燥热,也是毒气旺盛之节,这支恶魔外番几乎瓦解一光。但狼子野心的匈奴仍然吞霸中原不敛,继续多路发兵卷土重来,一路残酷烧杀掠抢。由于北匈奴要进入中原路途遥遥,地理,气候和粮食供给都对他们不利,冲杀中他们很多兵士马匹都自行死掉了,损兵折将,似是天意,达子们都心生怯意,对侵犯中原心里动摇。一天傍晚,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困在山区,有遇一场雷鸣大雨刚过,山沟热气腾腾如入蒸笼,把这伙北寒气候里生长的狼子闷热的脱光身穿的皮革长褂,爬在湿地上唿唿喘气,闷热潮湿,他们终于上吐下泄,一半多人又命丧山谷。最为难的是这伙贼寇往日食肉,路途饮食艰苦,饥饿难忍,不死即病。面对此状,达子们便试探寻找生机,在山谷川道里搜索救生之物。终于找到一片麦田,快要成熟收割的麦穗沉甸甸的,他们捋下一尝,可以食用。于是,他们群奔麦田抢着捋麦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由于不懂如何加工处理麦子,这么捋下就吃反倒弄的嗓烂发疼,大便枯燥,又折了不少兵将。也就在达子糟踏麦田之时,山川有一群黃颜色羽毛的鸟被惊的飞旋山川上空,鸣叫声响彻山谷。达子们听到“旋黄旋收,旋黄旋收"的急促鸣叫,不知是怎么回事,惊恐中搭箭射鸟,却一个也射不中。看着群鸟飞过的黄色闪电,他们害怕的认为这是黄色龙鸟显圣要灭绝他们,急急报告主帅,说了鸟语。主帅一听,遇上黄色群鸟鸣叫,进入麦田一片黄灿灿,都与黄颜色有关,这鸟的“旋黄旋收",肯定另有神秘,便下令兵退三百里伺机行动。达子退兵了,但旋黄鸟还是到麦子黄熟区飞叫催鸣,急促的一声接着一声。番达子杀人糟踏麦子的消息也传到中原各到处,庄稼汉知道兵匪毒残惹怒天意,天神示鸟急报信息早收成熟的庄稼,也就在旋黄鸟飞叫催促中根据麦子黄熟情况上地收割颗粒归仓。番达子退兵休整两月后又重犯而来,正逢三伏大热天,暑气难当,有看到沿途麦田没了麦子,只有齐刷刷的麦茬子,他们不明白是咋回事,恐惧这种黄颜色鸟真的旋黄旋收有奇异功能,也不敢往前再冲杀,徘徊中被热气候逼的只好又退兵缩回北匈。由于当时地广人稀,条件艰苦,北匈奴的连连侵犯,旋黄鸟的急叫声给人们一种战事频繁抢收庄稼的信息,年年闻其鸟叫,人们便紧张上地收割麦子。时间久了,旋黄鸟也被人们认定为吉祥鸟。

现在人们喜欢这种鸟,也乐意听它的音乐般鸣叫。但谁也没有弄明白它的叫声为啥这么逼真,还专一在麦子种植区成熟时鸣叫提醒,真正有一种神奇的感觉。
(引用网络图片)

段广亭,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曾任乡村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记者站任职多年,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万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都市头条》编辑,香港《九天文学》杂志编委,《定远文学》编委,《祁连文学》特约作家,庆阳段氏统谱主任,《镇原段氏族谱》编辑,热心社会慈善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