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同,东乡为您骄傲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在江西抚州市东乡城区最繁华热闹的街心花园汝水河畔,建有一座气势恢宏、独具匠心的仿古建筑,这便是东乡舒同博物展览馆。这里与舒同先生中学时代的母校东乡一中会龙桥,隔桥相望,意寓舒同庇佑东乡学子登峰造极,无出其右,龙山师水,人才辈出。

舒同(19O5一1998),字文藻,又名宜禄,江西东乡人。创办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曾担任过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济南军区政委、中国军事博物馆馆长等要职,是我党我军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将才。当年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被毛主席称为“马背上的书法家”、“党内一支笔”;曹禺誉其为“一代宗师,吾党之荣”;江泽民高度赞誉舒同是“长征过来人,书坛谱新章”。
为纪念这位杰出的革命家、书法家,其家乡东乡区于1984年建造了一个占地十亩的舒同书法院(舒同博物馆前身)。致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打造中国书法之乡,东乡区政府于1996年投资二千余万元,对舒同书法院进行改造扩建,新建一栋940平方米的名人书法展厅和一栋1500平方米集商业、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楼,同时对主楼展馆升级改造。新馆建成后总建筑面积达到4600平方米,主要分为“认识舒同,怀念舒同,弘扬舒同”三个功能展区。新馆于1997年举办第一届舒同书法艺术节时,正式更名为“舒同博物馆”。这里已成为抚州市、东乡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对外免费开放进行文化交流的窗口,更是东乡区一张闪亮的名片。

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开拓者和继承者,是当代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师,他曾在回忆录中称其人生是革命加书法的一生。舒同的“不收弟子,不办个展,不出专集”的“三不”精神,更是被人们广为赞颂。
无论岁月如何流逝,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享誉盛名的书法大师,都将永远闪烁光芒。舒同,不仅是东乡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