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王芃先生
作者/赵甲苗
我自就读小学开始直至高中毕业,在十余载寒窗苦读的求学岁月里,教过我的老师可谓不计其数,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教授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引导我学做人,使我一步步地健康成长……
中学毕业走向社会这所大学后,30多年来,由于工作、生活等各种机缘,我曾先后接触、交往了数以百计被称作“老师”的长者、智者,而王芃先生便是其中最为优秀、杰出的代表人物,虽然他并未真正教过我,但却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留下至为深刻的印象,使我永生难忘。
20世纪90年代初,还在我担任代课教师期间,便早已闻悉王芃先生在文坛如雷贯耳的大名,他出身于古都西安一名门世家,其父王子云是早年留法声誉卓著的艺术大师,母亲何正璜系中国著名文博专家,而先生作为一名从大城市上山下乡的知青,在当时的周至楼观公社插队落户,逆境中奋发有为,最终在改革开放后考入陕西师大中文系,历经多年奋斗,方成为研究历史文化的学者、周易研究专家、诗人、作家、书法家,在文化艺术界崭露头角,只可惜我与先生无缘相识。

1998年元月的一个周末,我自楼观台周易研究会门前经过,恰遇时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的王芃先生正在值班,互道姓名后,彼此相识。我心中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遂成为忘年之交,至今已二十有五年矣!
此后至2008年的整整十年,我与先生之间鲜有交集。此间,他因撰写了《关于建设楼观台老子文化旅游城的建议和构思》这篇颇有见地的论文,而备受楼观台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赏识,从一名教师上调至楼观台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理论研究室主任。我偶前往楼观台游玩,便主动与先生小坐,或请他为我加工润色稿子。
2008年,王芃先生已退休,同年由西安周至乡友会创办《盩山厔水》杂志,以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而闻名的王芃先生隆重受邀出任杂志社主编,从此开启了他的职业编辑生涯。
《盩山厔水》杂志创刊后,以其内涵丰富,设计风格高端、尊贵,杂志精美、大气而颇受全国各地周至乡友青睐。那时候,我非常崇拜记者职业,主动应聘该刊记者。当时杂志社一位业务经理告诉我,请我先采写一篇记述人物的报告文学稿件寄编辑部。后来王芃先生看到我写的稿子后,在他当时楼观台仿古街寓所单独约见了我,通过坦诚地交流,我最终如愿以偿被聘为杂志社记者,后又荣任“凡人舞台”栏目主持人。

在杂志社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先生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帮助,多次同面为我修改稿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使我在报告文学创作领域受益匪浅,写作上有了长足进展。先生一直坚定地认为,我在新闻、报告文学创作上是有一定天赋的,有灵气,悟性强。他还时常鼓励我,并多方给予关照,使我备受感动。后来,我能于2016年10月顺利出版首部著作――为咸阳地区原文教局局长麻生西撰写回忆录《麻生西的传奇人生》,这与先生在业务上对我的悉心指教是决然地密不可分的。
记得2012年2月27日上午,我正在终南镇一家打印部修改文稿,突然接到先生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陕西省宗教局下属的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正在筹办一个专业刊物,由先生担任执行主编,他经反复考虑,欲推荐我任主编助理,协助他编办这份杂志。乍一听,我心里不禁暗暗发怵:这宗教行业,我根本没有接触过,如何去开展工作呢?便向先生流露了内心的顾虑和怯惧,王老师听后哈哈大笑道,“你过去有编办杂志的经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又强,只要会协调、组稿即可。”就这样,我走进了这家名为《陕西宗教文化》的杂志社。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办刊物时,没有稿源,先生依据这个杂志的性质和受众范围,详细拟订了10多个栏目,然后向各栏目专家、教授、学者或宗教团体领导约稿,待稿件陆续收集到位后,再逐一分类,手把手地指导我和美编进行版式编排设计,就文章标题字号、图片大小、内文及落款字体变换等悉心指导。我昔日曾在西安一家公司和县卫健局做过文秘,为单位办过简报,又有在《周至文艺》《盩山厔水》杂志工作的经历,故我在这家宗教杂志社如鱼得水,很快就掌握了全部业务流程。经过三轮的反复修订,首期《陕西宗教文化》杂志于2012年6 月底终于成功问世了!在创刊号座谈会上,来自全省各地市宗教局长、各宗教研究所和会员单位的负责人亲自莅会,对杂志给予高度评价。先生在大会发言中激动不已地说,“首期杂志的成功创办,离不开省宗教局的亲切关怀和主办单位领导的鼎力支持,更饱含着编辑部一班人的辛勤耕耘,尤其是倾注了主编助理赵甲苗同志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汗水,他是一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兵强将!”

先生毕生治学严谨,思维缜密、敏捷,观点鲜明,用词精准,文章短小精悍,从不拖泥带水,他的通讯、随笔、散文、议论文、诗词、楹联等样样精通。2013年5、6月,先生回到他的老家――安徽萧县祭祖,省宗教局这位退居二线、主管杂志的领导委托我联系先生尽快返回西安单位,为杂志“刊首语”栏目撰稿。先生根据当时形势需要,写了篇名为《时时勤拂拭》的经典杂文,这位领导阅后致电我:“此文文笔犀利,紧扣当前主题,全文照发,一个字词、标点也不能动!”先生的文字功力及治学之严谨由此可见一斑。
我在与先生交往10余年期间,他相继出版了《楼观台诗传》《春水呜咽如诉》《楼观仙师传》《洞天福地西楼观》《嵌名对联三百首》等多部著作,每出一本作品集,他都要及时送给我,并为我郑重题字“请赵甲苗先生雅正”,足见先生与我交情之深厚。

而今,78岁的先生仍在文学道路上潜心钻研,孜孜以求,并时常参与社会上各种文化活动,不断在一些文学平台上发表古体诗词,其单篇稿件浏览量多在5-10万之间,甚而10万以上。读友们对先生高产及创作才情的欣赏是发自肺腑的。
王芃先生与我亦师亦友,更是我此生最为重要、无比尊敬的恩师,他虽未为我教过书,但他对我的深情关爱、悉心栽培与指导却令我永世难忘,感恩于心。我无限怀念与先生曾在一起度过的幸福岁月,真诚期盼先生余生健安,为广大热爱他的读友提供更多丰美的精神食粮!



作者简介:赵甲苗,笔名文驰,资深编辑。曾任《陕西宗教文化》杂志主编助理、西安联合学院《阳光雨露》主编,《周至电商》(原《周至电商资讯》)总编辑兼主编等职。现任西安文驰编采印务中心主编、图书策划师。著有中篇纪实文学《麻生西的传奇人生》出版。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