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故乡四季
□文/彭宇文
一、春·罩鱼
春潮初上月光寒,
举罩轻摇水草缠。
撒子鱼儿飞跳起,
迎风摔响白泥滩。
【注一】春天是湘北湖区鱼儿产子季。它们选择有水草的浅滩,趁着朦胧月色,弹跳飞向空中,然后啪啪地摔落水面,凭借这股冲击力将腹中鱼子压迫出来,成串挂于水草之间。产子完毕的鱼儿精疲力尽,反应迟钝。人们利用竹制渔罩,可轻松捕获撒子鱼。
【注二】白泥滩,笔者当年所居附近之湖洲,因湖泥呈白色故名。
二、夏·防汛
南水北流湖面开,
长堤柳浪两徘徊。
悬浮一线巡逻夜,
几点梆声入梦来。
【注】梆声,即有节奏地敲打竹梆之声,防汛巡逻时用以报平安。若遇突发情况,则以急敲铜锣传报险情。
三、秋·伐苇
秋风渐起芦花扬,
埋灶扎营伐苇忙。
拖板挥镰人影瘦,
惊飞野鸟叫声长。
【注一】诗中所言苇包括芦苇和杠柴(材质比芦苇坚硬)。前者作造纸原料;后者作防汛器材。
【注二】拖板,一种比拖鞋宽大的古老木板鞋。人们套上它以防陷入泥淖,也可防柴桩扎伤脚掌。
四、冬·干塘
浪退湖洲现水塘,
鱼游浅底未逃亡。
一声呼啸干塘去,
芦苇丛中草寇狂。
【注】干塘是湖区冬捕的一种方式。即以人力水车或小型抽水机将塘水排干,鱼聚塘底,极易捕获。当然,也有聚众哄抢外地人“干塘”的事儿,可见湖区人颇有几分野性。
(201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