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能回味的幸福
文/师秀龙
2021.09.07
今天白露,二零二一年八月初一,妈妈的98岁生日,一转眼,母亲离世十七年多了。母亲是湖南长沙县人,自幼在杨开慧开办的农民夜校识字班里读过初小,因此在同龄人中是少有的“文化人”。
我们小时侯,家里经济都比较困难,但我的父母都比别人家父母勤快,而且心灵手巧,因此,相比之下,我们兄弟姊妹四个人生活过得比街坊幸福得多。父亲每天下班扛着一把大锹,在湖边路旁翻地种菜种庄稼,即使是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家也没断过吃的,一年四季都有收成,绿豆、黄豆、芝麻、红薯、高粱都能吃到第二年,蔬菜就更不用说了。偶尔还杀一只自己家喂的鸡或狗什么的,在当时简直就是“富农”。
母亲手巧,把父亲种地收回的棉花,给我们做成棉衣棉袄棉鞋,因此我们也没受什么冻。
说起棉鞋,那做一双可不容易。首先要把穿得不能再穿的旧衣裤撕成布片,然后熬好面糊,把这些破布片一层一层糊铺平,粘好,晒干。按照每个人的脚码裁好,叠起来,差不多有一公分厚,然后用新白官布上下包装好,开始千针万线的纳鞋底。妇女们即使是聊天,手上从没闲过,顶针箍套在无名指上,每一针都要付出艰辛的穿剌和穿梭。母亲做的鞋总是比别人漂亮,合脚,黑色的灯芯绒鞋面,灰色的鞋里,新棉花裹在夾层,好暖和喔。穿上母亲做的鞋,走在街上和学校,就是闪亮点,尤其是冬天踢毽子,那可了得,一踢一个准。
母亲特别会做干菜。如梅干菜,腊八豆,那个就绝味。就说腊八豆吧,把一颗颗挑好的黄豆洗一满盆,洗净煮熟,凉干,拌上生姜片,食盐,白酒等,装在大竹箕里用破棉衣裹起来,放在地窖里(我们家有很大的地窖,冬天用来存放一到二千斤红薯),至少一周长出约一公分的白霉,再转存在荷叶边坛子里,吃的时候装一碗。我们家的传统私家菜,烟熏肉制作过程就是,不是生炉子,而是将废弃的旧铁盆,里面放一些暗燃的物质,如棉籽壳,花生壳,香树锯沫,暗火熏,上面用铁圈撑起,挂上要熏的猪肉,猪脸,大肠,鸡,鸭,兔,鱼等各种成品腊制品,最外层用破衣服罩住,烟子闷在里面熏,把腊熏得透黄成酱色,直往下滴油就成了。最好的暗燃料是桂树或果木的锯沫。
腊八豆蒸湖南烟熏肉,还没出蒸笼,整条街都能闻到香味,吃到嘴里,油滑沁香,无法形容美滋滋馋像。
母亲虽然离开我们这么多年了,但穿新棉鞋的“高人一等”的感觉时常浮现眼前,梦中常常偷吃母亲做的腊八豆蒸烟熏肉,那种感觉现在只能是虚幻的享受。现实中有的只是回味,母亲在世的日子真幸福!

个人简历,师秀龙,男,湖北市武汉市人,本人毕业武汉琴断口中学,就读于建材学校机械专业,1983年评为建材局新长征突击手,1995下海往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有限担任物质管理主任,后任总经理秘书,调任北京分公司经理,2006年回汉创办武汉超华深创科技有限公司至今,本人满60岁,从小朗诵和唱歌,爱好文学创作,系长江文学社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