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绎国粹雅韵的大戏院
作者/侃珂
合诵/月娥•安湛•云朵•祥会
音乐合成/孔祥会
是谁穿越斗转星移的八十九年,
依然矗立在繁华的和平路商圈。
是谁演绎传承中华国粹的雅韵致远,
那是享誉海内外的天津中国大戏院。

不知道多少次走进中国大戏院门槛,
那些名家演出剧照令观众浮想联翩。
回眸中国大戏院诞生的历史由来,
它的始建创意来源于麒麟童周信芳,
那是1934年来津演出后聚餐席间感言:
天津乃是商贾云集和戏曲的重要码头,
应该有一座像样的大型演出剧场,
由此引起在坐的商界名流心理震撼。
此后由孟少臣、高渤海和周振东等名人,
联合众多商家和艺术家募集资金入股,
时任民国外交部长顾维钧捐赠法租界天增里用地,
由瑞士工程师洛普和英国工程师扬联合设计,
一座五层的中国大戏院在天津拔地而起,
那种大跨度钢架穹顶结构的现代化剧场,
场内设有弧形舞台、乐池和大型化妆间,
奥的斯电梯和舞台电动升降式布景吊杠,
三层观众席拥有2380个座位和贵宾包厢,
那些楼顶露天影厅、舞场和休息室,贵宾接待室以及售票处等服务设施齐全,
一跃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大型演出剧院。

遥想一九三六年九月十九日的开幕典礼,
由抗日名将、天津市长张自忠将军,以及世界各国名流为中国大戏院剪彩,
须生泰斗马连良等国内著名戏剧家,
唱响了轰动天津的京剧《群英会》、《借东风》和《跳加官》等精彩选段。
生旦净末丑等戏曲名家会聚津城献艺,
闪耀着好戏连台、国粹雅韵的星光璀璨。
从民国时期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那些由梅兰芳、杨小楼、厉慧良,
白玉霜、新凤霞、金宝环等戏曲名家,
来津演出的戏剧经典海报一经贴出,
立刻吸引观众争先恐后地排队购票,
亲眼目睹那些名流荟萃的绝妙表演,
恍惚邂逅那些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
开创了传承国粹文化遗产的新纪元。

不知道有多少闻名大江南北的艺术家,
不知道有多少生旦净末丑演绎着百态人生,
那些唱、念、做、打的表演功底精湛,
惊呆着那些观众目不转睛的情感眷恋。
那些渲染着乡土情愁和民间传奇,
那些唱响家国情怀的戏剧经典曲目,
那些传承戏韵流芳的国粹誉满中外,
弘扬着中华民族各种戏据的魅力靓点。
不知道感动着多少观众沉醉于剧情画面,
共享那些魂牵梦绕的非遗文化盛宴。

不知道这座历经时代沧桑的中国大戏院,
承载着多少场中外艺术家的经典表演,
不知道这座天津市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
演绎着多少场戏剧或文艺汇演的精彩画面。

不知道有多少中外游客、观众和演员,
纷纷慕名而来看戏、聆听相声和拍照留念,
情不自禁地徜徉于各楼层大厅的每个角落,
寻觅那些京剧名家筹资凭据、梅兰芳
塑像和演出剧照以及追溯历史简介展牌,
那些铭刻着戏曲名家璀璨印迹的海报,电灯、电话和电梯等珍贵文物以及明信片,
将载入中国大戏院辉煌的历史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