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 母亲节】1337妈妈 永远的怀念||阿春(辽宁)诵读|| 涛声依旧(编辑||荆枫)

妈妈 永远的怀念
作者||阿春(辽宁)
诵读||涛声依旧
编辑||荆枫

妈妈离开我们47年了。几十年里,妈妈的音容笑貌总是浮现在眼前,对妈妈的思念与日俱增。
小时候,妈妈对我格外偏爱,沉溺在母亲的疼爱中,并没有珍惜。妈妈去了,方恨懂事太晚。
我下边五个弟弟,每逢有好吃的,妈妈都会多分给我一份。
60年困难时期,我们家生活在北京,我正读小学。粮食奇缺,人人都吃不饱饭,好多人家都吃上了野菜,我们家顿顿都能见到窝窝头。
有的时候中午放学,看到桌上又是窝窝头,我扭身就走。
看到我不吃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妈妈很是着急,偷偷地为我烙一张糖饼。我只是觉得糖饼好吃,并没有理解妈妈的慈母之爱。
我们从小穿的衣服和鞋,都是妈妈亲手缝制的。在记忆中,妈妈从来没有闲着的时候,做完单鞋做棉鞋,缝完单衣缝棉衣。每到过年,我们姐弟都会有新衣新鞋穿。
搬到沈阳后,我考入省实验中学,住校。周六在校吃完午饭,有的时候不回家,和同学在一起打乒乓球。
我没有按时回家,妈妈很是牵挂,步行到学校找我。我嗔怪地对妈妈说,我都这么大的人了,能有什么事?
过年了,妈妈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蒸花馒头;炸果子、丸子、排叉,装了一盆又一盆;炖鱼炖肉,屋子里弥漫着诱人的香味。
我们姐弟在屋子里吹拉弹唱,很是热闹。看着我们,妈妈的脸上绽出了欣慰的笑容。
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七人,妈妈付出的太多太多,终于累倒了。1976年8月,妈妈因脑溢血住进了医院。那时恰逢唐山地震,医院里住满了伤残的人员,,药品不足,医术落后,抢救了半个月,妈妈于8月23日零晨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50岁。
因为生活困难,全家谁也没有穿过毛衣。下乡前,我第一个穿上了妈妈亲手织的毛衣,可妈妈一直穿着那件旧秋衣。
看到妈妈由于操劳日益憔悴的脸,我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妈妈穿上最好的毛衣。
回城之后,进了工厂,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为妈妈买了最好的毛线,开始为妈妈织毛衣。当毛衣织到一半的时候,妈妈突然病倒了,离去了,留给我的是终生的遗憾和那件打着补丁的秋衣。
妈妈含辛茹苦一生,还没容我们回报,就匆匆而去。从此,泪水伴随着我,泪水中有思念,有悔恨,有不甘……
我和弟弟妹妹常常在一起缅怀妈妈,会说,如果妈妈在,一定要为妈妈买最好的衣服,给她买爱吃的东西,买最贵重的首饰……可妈妈已经不在了啊!
成家之后,也做了母亲,真正体验到了妈妈那份沉甸甸的爱。是的,妈妈将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们,这无私的爱会伴随我们一生。
永远怀念您,我的好妈妈!
2023.5.14 母亲节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主播简介】涛声依旧,喜欢文艺、文学,闲暇之余学习朗诵,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艺术观:来自心灵的声音,总会动人心魄。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诗意阜新】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