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大士阁和天然塔
作者:蒋四清
因公益助力东至民俗协会拜谒陶公及走进东流天然书画院活动,我认识了东流大士阁主持释觉舟先生,后又参加送春联及慰问贫困户等几次公益活动而成了微信好友。现在只要有朋友来东流,他都会把朋友们带到天然塔及大士阁转转。
大士阁住持释觉舟法师,曾在望江寺院常住,爱写诗,擅书法并创办书画院的法师,近十年来走过的路充满艰辛和困惑,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感动,欢喜与快乐……让我们用镜头和文字来回眸这位书画僧的心路历程,叙说法师与大士阁,天然塔及书画院的不解之缘。
东流镇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西北部,濒临长江南岸,是历史文化名镇。晋代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曾在东流种菊,古称东流为“菊所”“菊邑”;北宋诗人黄庭坚,看到滚滚长江曲折而来,并由此向东流去,在其诗《丙申泊东流县》中吟道:“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取大江东流之意。《明·一统志》云,东流“以大江自湓城(今九江市)而下,迤逦东流,故名”。同时还因镇内秀峰、天然两古塔对峙,又称“双塔”。
天然塔坐落在镇北回龙山上,因地势"培娄卑伏,形家短焉"而建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春三月,三载而成。塔高十一丈,周6丈6尺,五层六方,砖石结构。每层门开六扇,内设楼梯,拾级登攀,可至塔顶。"上顶以金,下底以石",飞檐翘角,规制壮观。因建塔筹款施工一帆风顺,又巧逢邑人李承祚乡试中举,大家认为是天然盛事,便名之为"天然塔"。登塔俯瞰,大江东去,孤帆远影,长江落日尽收眼底。
大士阁天然书院始建于康熙年间,当时是闻名长江两岸高等学院,乾隆十四年一举考取两名举人而名闻天下。2017年,释觉舟法师(俗名王济舟)个人牵头恢复天然书画院,全国名家云集,挥毫泼墨,尽展才华,留下书法、绘画、诗词佳作免费赠送有缘人。
今天的天然塔边大士阁内风景美如画。闲来画牡丹,眼倦看苍江。江水涛声急,云端何渺茫。慕君可闲处,共此好时光。
【作者简介】
蒋四清,女,基层农机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有一颗简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