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致母亲!
作者:饶晓辉(江西)
山,没有比母亲的爰高;
海,没有比母亲的爱深;
天,没有比母亲的爱大;
地,没有比母亲的爱广;
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
雨露,没有母亲的爱滋润。

年年岁岁,今又母亲节!此刻,我相信,每一个做儿女的内心,都会祈祷母亲,希望她岁岁平安,年年有今朝。我的母亲尽管今年已是八十岁的高龄,但一年四季还会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地,栽种一些适时令的新鲜蔬菜,时不时叫我们回去拿她种的菜吃。老人家一生清贫,但心胸非常豁达,为人随和,处事乐观,在我心里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我的母亲祖藉四川仁寿,幼年随父生活在东乡。(外公系南下正营级军官,当年随同王震将军在东乡红星开发红垦事业,后调入省城某单位任县处级干部,在江西工作直到离休)。母亲本应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家庭,但在东乡生活期间结识了同在东乡一中读书的父亲,从此便改变了她的人生命运。当时父亲是从学校的特招兵去了部队服役,那个年代能念到东乡一中的人,就是乡亲们眼中的才子。由于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在部队被按排到政治处搞宣传并兼任电影放映员。几年的军旅生涯结束后,父亲退役回到地方,被安置在东乡县电影公司工作。据说当时每月才几十块的工资,加上物价高涨,生活已是捉襟见肘,父亲冲动之下辞去“铁饭碗”,一家人回到乡下老家生活。后来,原东源公社(现岗上积镇)成立了电影放映队,父亲被聘去做了一名乡村放映员。母亲因为读过东乡一中,也算是个文化人,便在村小当了民办教师。因为当时赚的工资是和村民一样的计工分,所以,农村人都习惯称之为也“赤脚老师”。由于我们兄妹们陆续来到了这个世界,家务缠身,母亲要照顾我们,便没有办法再去学校上课了。从此,母亲就成了正儿八经的农村人。每每谈及母亲的过往,乡邻乡村无不替母亲惋惜,但更多的是投去赞许的目光。

母爱,我想用鲜花诉说,诉说我对母亲的感恩;母爱,我想用拥抱表达,表达我与母亲的血肉相连;母爱,我想用烛光祝福,祝福母亲长命百岁!
五月的康乃馨,没有雍容华丽的姿态,没有浓香四溢的味道,只是轻轻淡淡的样子,像极了慈祥可敬的母亲。值母亲节到来之际,我唯有拜托清风越千山万水,捎去我最诚挚的祝福,愿春风吹过母亲的菜园,吹到母亲的心坎,愿母亲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一一谨以此篇献给母亲,也祝福全天下的母亲们节日快乐!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