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08·5·12汶川大地震:举国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爱与梦同在,有爱有梦就有无限的希望……

爱心永不迟到
——诗合集《爱与梦同在》前言
作者:桂汉标
2008年5月12目的汶川大地震,把整个歌舞升平的神州大地瞬间间震醒了!在巨大灾难来临之际,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人们、海外千千万万的华人及各国各地区的国际友人,无不昼夜牵挂着遥远灾区的一切,悲伤与疼痛弥漫于天地之间。大爱与人性之光向四面八方.......
5月19至21日全国哀悼日期间,我庄重地按动手机,给我们五月诗社分散在省内外各地的诗友们发去了这样的短信:
“铁肩担道义,五月献爱心。当此川北地震大灾难之时,五月诗友除在各自单位捐款之外,诗社决定借此“国家不幸诗家幸”机会,在近期选编出版一部抗震救灾诗集,无偿捐赠灾区各学校。请于六月底以前将你的诗作发到冯春华邮箱: fchq28 @163. com。诗社负责一千册的出版费用,并号召有意愿为灾区孩子献爱心的诗友捐款多印一些寄往灾区学校,捐款者芳名将在书中刊出鸣谢。捐款数额下限为五十元,上限为五百元,不强求全凭自愿。捐款请寄韶关日报社冯春华收。诗友们,马上行动起来吧,以诗人的特殊方式献出我们的真诚!”
电波很快在南粤大地上穿校。韶关市青年文学会的同志同时将此短信的要点通过网络发至各分会会员。很短的时间里,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作和数额不等的捐款汇集起来了,充分体现了广大五月诗友和粤北文学青年真善美的情怀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让我们感动不己。
离地震发生已近五个月时间过去了,诗集的:出版似乎迟了些,但,真正的爱心永不会迟到!诗友们的大量诗作已分别发表于各类报刊、网络,我们考虑出版此诗集的主要目的是捐赠灾区各学校,而灾难过后恢复重建任重道远,许多灾区学校在震灾中被毁,新校园重建尚需时日,所以,诗集虽早已初编完成,却没有急于付印。我们希望诗集出版后能顺利寄到灾区学校,給灾后的孩子们送去一份“精神食粮”。时间虽延后一些,但永不迟到的爱将永远延续,这些五月诗友以真情厚意酿造的心灵之歌,将在坚强崛起的灾区新校园中回响......
爱与梦同在,有爱有梦就有无限的希望。二十七年来在追梦旅途上不懈前行的五月诗友,将永远与汶川地震灾区的父老乡亲、青少年朋友们,同在奔向未来的行列中。
爱与梦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世纪光彩!
(2008年10月5日于粤北山城)

附:鸣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五月诗友的捐款赞助,特刊出捐款者芳名鸣谢(排名不分先后):
林锐生: 2000元 桂汉标: 500元 曾新友: 300元
杨月明: 300元 李国荣: 300元 刘晓燕: 300元
钟淑萍: 300元 郑凤英: 300元 李学田: 200元
张小华: 200元 罗世雄: 200元 林少英: 200元
谢志慧: 200元 谷 音: 100元 邓妙蓉: 100 元
吴贻才: 100元 黄 雯:100元 林才康: 100元
邓艺 范芯: 100元林桂珍: 500元 黄丹宁: 300元
梁彩云: 300元 虞永新: 300元 廖开云: 300元
古苑梅: 300元 唐小桃: 300元 冯春华: 300元
王忠一: 200元 唐德亮: 200元 杨超鹏: 200元
董 妍: 200元 周 嵘: 100元 刘 军: 100元
戴夏菁: 100元 周佰和: 100元 罗小燕: 100元
马虹玲: 100元 张胜杰: 100元 饶 坚: 100元
邓新娣: 100元 周 伟: 100元 毛慧芳: 100元
陈国楚: 100元 黄健媚: 100元 冯兆宇: 100元
邓维善: 50元 尹玉林: 50元 廖治红: 50元
谭细娟: 100元沈艳欣: 100元罗瑞玲: 100元
黄海凤: 100元王群星: 100元 欧运通: 100元
曾庆平: 50元 廖治秋: 50元 李大明: 50元

汶川灾后重建赋
作者:桂汉标
二零零八,
五月十二,
天倾西南,
地陷川甘,
八级巨震,
生灵涂炭。
震中汶川,
尤受重创,
家园俱毁,
同胞罹难。
举国含悲,
寰球震撼。
党和国家,
紧急部署;
华夏奋起,
同赴危难。
南粤健儿,
千里争先,
拯饥济弱,
救死疗伤。
如此壮行义举,
尽显大爱无疆。
灾后重建,
至钜至难。
党中央、国务院,
激励灾区自强,
随之盱衡全局,
决策对口支援。
改革开放排头之广东,
受命援建汶川之重责。
使命艰巨,
当仁不让;
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
上下联动,
众志成钢。
广州、珠海、汕头、
佛山、惠州、东莞、
中山、江门、湛江、
茂名、肇庆、揭阳、
潮州等13地市
分责援建汶川13乡镇。
省市工作组
迅即冒险挺进灾区,
万余专业人员
分批驰赴前线。
坚执“以人为本,
科学重建”之理念,
光扬“开放务实、
敢为人先”之广东人精神,
听命川粤两省和阿垻州党政领导,
携手汶川藏羌回汉各族同胞,
历余震寒暑,
冒滑坡飞石,
筚路蓝缕编制规划,
民生优先立足于持续发展;
攻坚克难有序推进,
高效优质经得起历史检验。
以大爱之忱,
计输援建资金82亿;
行大勇之事,
七百余工程巍然崛起。

今日汶川城乡,
灾后焕发新姿。
威州绵虒龙溪,
重现禹羌圣迹;
三江水磨映秀,
已成旅游胜地;
克枯描绘新图,
漩口吟唱新曲;
草坡满目春华,
银杏遍山秋实;
卧龙耿达雁门,
更显和谐美丽……
追本溯源,
何能臻此?
社会主义,
制度优越;
改革开放,
基础厚实;
中华美德,
生生不息;
中央英明,
川粤协力;
对口援建,
真挚无私;
科学重建,
光耀史册!
“请中央放心,
让百姓满意”,
三年任务两年圆满完成。
为铭记汶川重建之业绩,
特作此赋赞曰:
岷山山高,
珠水水长。
对口援建,
情谊浩荡。
今日汶川,
凤凰涅檠。
羌笛粤韵,
和谐交响。
感恩明志,
再创辉煌!
(2010年8月21日)
附注:以上原为应广东省对口支援汶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组之邀,为广东援建任务圆满完成而起草的碑记。后稍作微调,刊发于“五月诗笺”网,以表达我对广东援建者的崇高敬意和对灾区民众的美好祝福。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