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埋的薛宝钗
作者:奚仁德
赋曰:
总纲目兮,护官符。
分纲目兮,乃判词。
好大雪兮,是薛家。
雪里埋兮,薛宝钗。
木石前盟兮,金玉良缘。
钗为二股兮,簪为一股。
莫失莫忘兮,仙寿恒昌。
不离不弃兮,芳龄永继。
雪性有二兮,曰冷曰融。
蘅芜苑兮,似雪洞。
冷香丸兮,冷美人。
女娲补天兮,丢顽石。
通灵宝玉兮,不通灵。
话说《红楼梦》里有两个层次的纲目。第一层次纲目是护官符。这是四大家族的纲目,也是《红楼梦》的总纲目。第二层次的纲目是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这是金陵十二钗的纲目,是总纲目的分纲目。
本篇文章只是点评薛宝钗,也就只引用跟薛宝钗有关的纲目。
先看总纲目:“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再看分纲目:“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
话就从这两个纲目说起。
雪者 薛也。薛者,雪也。雪性有二,一曰冷,二曰融(化)。此乃薛之命也,运也。
薛宝钗之命运,就是一个“雪”字。其雪有五:雪的生世,雪的性格 , 雪的住所,雪的婚姻,雪的结局。
一、雪的生世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是护官符里写的金陵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
这薛家,乃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是皇商,也就是官僚资本家,政府采购商。
丰年好大雪。丰年跟大雪有什么必然关系呢?瑞雪兆丰年。这大雪乃瑞雪,且是大瑞雪,故兆丰年。何其丰?珍珠如土金如铁——珍珠像土一样多,金子像铁一样多。虽是夸张之词,比喻之词,却也足以说明,薛家确实很富有。
这雪有二性,一曰冷,二曰融。冷者,冷酷无情,是说薛家虽是皇商,却是冷酷无情地盘剥,牟取暴利,其如土之珍珠,如铁之金子,乃是不义之财。融者,融化也。雪再多,一经太阳,就会融合,不得长久。这就暗示薛家不久就要融化,衰败。
果不其然,薛宝钗的父亲早逝,家道中落。薛宝钗的哥哥薛蟠接任。可他是一个不争气的扶不起的阿斗,纨绔子弟。只会败家,不会持家,又惹上了人命官司。加之薛宝钗参加选秀,又落选了。所以就来到金陵,一是躲避官司,二是求贾府疏通,三是让薛宝钗散散心。薛家在金陵是有房产的,到贾府来原本只是投奔,暂住的。不想,贾母热情,长留居住。于是,薛宝钗就在贾府安家落户了。
众人都说,贾宝玉有曹雪芹的影子。甚至有人说,曹雪芹就是贾宝玉的原型,《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这些,不容置疑,无可厚非。
但我却读出了独到见解。薛宝钗似乎也有曹雪芹的影子。他寓意雪就是薛,薛就是雪,也在寓意自己。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雪芹者,雪中之芹也。雪中之芹,若没有塑料大棚,是长不起来的,是会被冻坏的,是会被冻死的。他的命运比薛宝钗的命运还要差。雪里埋的簪子,尽管是被遗弃的,但至少不会冻伤,冻死。薛宝钗冷,曹雪芹更冷。他字梦阮,这梦阮的梦,可能也就是《红楼梦》的梦的灵感来源。
二、雪的性格
金簪雪里埋。这就决定了薛宝钗冷漠的性格特征。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写她掣得的酒令牙签上画着牡丹,上有诗曰“任是无情也动人”。无情者,冷漠也。动人者,美丽也。综合曰:冷美人。
她是何等的冷漠呢?
且看数例。
例一,金钏儿之死。
金钏儿投井自杀了。王夫人有点心疼和自责。薛宝钗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她下去玩,或是在井前憨玩,失了脚掉了下去,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可惜……姨妈也不要念念于此,十分过意不去。不过多赏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金钏儿的死,在薛宝钗的眼里,如同一缕青烟一样轻飘。
例二,尤三姐之死。
尤三姐自杀了,薛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她前生命定。如今已经死了,依我说,也只好由她罢了。
例三,香菱被薛蟠虐待。
香菱原本是薛蟠买来的小妾,也可算是薛宝钗的嫂子。薛蟠娶了夏金桂之后,便屡屡虐待香菱。薛宝钗愣是一句话也不替香菱说,眼睁睁地看着香菱受尽折磨。
例四,王熙凤生病。
王熙凤是薛宝钗的表姐。一般人都知道,亲人生病,哪怕是友人生病,都会探望一下,慰问一下,关心一下病情。王熙凤病了,而且是大病。薛宝钗从头到尾,都没有问一问凤姐得了什么病,病情如何。就像王熙凤没有生病一样,就像她自己完全不知道一样。
例五,对贾母冷嘲热讽。
王熙凤生病,需要一枝上好的人参做药引子。但四处找不到。王夫人急得直骂丫头不好好收东西。不得已,找贾母。贾母倒是拿出一大包来。却是放了久了,过了药性。薛宝钗此时在场,说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过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珍藏密敛的。她这是在冷嘲热讽贾母。
你看,从丫鬟到主人,从嫂子到姐姐,从凤姐到贾母,她可算是从头冷到尾,从上冷到下了。
薛宝钗千冷万冷,归结到一点,不该对贾宝玉冷。
从容貌上讲,薛宝钗应该算是比林黛玉美丽漂亮,也曾经引起贾宝玉的热情,以至于导致林黛玉吃醋,对贾宝玉说,你可别来了姐姐忘了妹妹呀!但是,感情,特别是爱情,但凭美丽漂亮是不够的。更何况,大观园里的女孩,哪个不是美丽漂亮的?
可叹停机德。薛宝钗对贾宝玉倾注的往往不是情,而是意。她常常对贾宝玉说得多的话,就是规劝贾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努力上进。而这些话,恰恰是贾宝玉最不愿意听的“混账话”。为了不听,少听这些话,贾宝玉也就对薛宝钗渐行渐远了。
“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也。”爱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也。
性格决定命运。金簪雪里埋。钗为两股,簪为一股。雪里埋的薛宝钗,命中注定“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最后双股的宝钗只能变成了一股的金簪而埋入雪里,一个人孤单地死去。
来个设想,如果薛宝钗能够像林姑娘那样对贾宝玉热情点,结局恐怕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三、雪的住所
薛宝钗在大观园的住所是蘅芜苑。是她自己选的。薛宝钗选择了蘅芜苑,冷漠选择了清冷,选择了阴冷。
对蘅芜苑的描写,有好几回,元春省亲时写过。贾政巡视时写过。刘姥姥进荣国府写过。这一次写得很详细。
刘姥姥来到蘅芜苑后,看到河滩上有枯黄的秋草,残败的菱叶,觉得阴森透骨,似雪洞一般,还没进屋,便觉得寒气逼人,阴气森森。跟黛玉的潇湘馆的雅致,充满仙气比,薛宝钗的蘅芜苑则透着鬼气。所以,刘姥姥判断,薛宝钗是来自冥界的孽鬼。蘅芜苑像坟墓,屋内像灵堂,薛宝钗就是一个活死人。
刘姥姥虽然是个话匣子,但是,看到了蘅芜苑后,却什么都没说。她知道,这话是说不得的。
四、雪的婚姻
雪的婚姻,一是冷婚姻,二是融(化)婚姻。要想说薛宝钗的雪的婚姻,得先说说跟她有关的两个前世今生的故事。一个是“木石前盟”,一个是“金玉良缘”。
话说三生石河畔有一棵绛珠草,因为神瑛侍者的细心灌溉,她得以修成女体,并在体内孕育了一段缠绵之情。
神瑛侍者有心下凡历练一番,所以在警幻仙姑那儿挂了个号。修成女体的绛珠仙子,在警幻仙姑的提醒下,决定同他一起下凡,以一生的眼泪,来报达他的灌溉之恩。因此,才勾起了一段惊骇旷世的热烈爱情。
木石前盟,是指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木是指林黛玉的前世为绛珠仙草。石是指贾宝玉的前世是女娲补天余下的一块顽石。
石瑛伺者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其得以换成人形,名唤绛珠仙子。为了报恩,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一世的眼泪还他。可是一个毫不相干的顽石插足,错领了绛珠仙子的眼泪,以至于绛珠仙子泪尽而逝。
贾宝玉有一块通灵宝玉,上面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字样,世人称奇。薛宝钗有一把金锁,上面刻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这八个字是癞头和尚赠送的,并说要跟有玉的才能婚配,两者结合,构成“金玉良缘”。
薛姨妈有心巴结贾府,王夫人有意亲上加亲。加之薛宝钗才貌双全,又是一个标准型的淑女形象,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就想促成这对金玉良缘。
可是,贾宝玉爱的是林黛玉,不是薛宝钗。《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顽石是绛珠仙子与神瑛侍者爱情之间的第三者。薛宝钗又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之间的第三者。
两个第三者插足,两个三角恋爱,注定了两个爱情都不得成功,都不得善终。木石前盟也好,金玉良缘也罢,都是一厢情愿的孽缘,讹缘。
关于木石前盟,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说法。
在脂本中,贾宝玉是石头,又是神瑛侍者。石头是一僧一道夹带的私活。石头把自己幻化成仙人,跟着神瑛侍者一起下凡体验生活。而贾宝玉就是幻化后的通灵宝玉,同时也是神瑛侍者的化身。
在程高本中,石头就是神瑛侍者,贾宝玉则是神瑛侍者下凡历劫的化身。他们三位一体,是前世今生的关系。因此,贾宝玉既是石头,又是神瑛侍者。
不同的版本,反映了不同爱情观。赞成木石前盟的,就把石头和神瑛侍者说成是一个人,一回事。赞成金玉良缘的,就把石头和神瑛侍者说成是两个人,两回事。
我是读者,我是赞成金玉良缘的。我仔细分析,乃至研究了薛宝钗,她无论在容貌上,还是在才能上,都有点像王熙凤。应该说,是贾宝玉的理想妻子,也是所有男人的理想妻子。她是拯救贾宝玉的救星。可惜的是,顽石冥顽不化,一意孤行。薛宝钗有心救人,却无力补天。所以,曹雪芹才对贾宝玉棒喝“放下情迷,原本人生如梦。”
薛宝钗无力补天,曹雪芹也无力补天。因为,贾宝玉就是一个补天时,被女娲遗漏,遗弃的一块顽石,一块废石。
顽石,是贾宝玉的象征。贾宝玉是贾府的象征。贾府是社会(朝廷)的象征。
五、雪的结局
薛宝钗的结局,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结局,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推测。
我认为,千结局,万结局,总之一句话,离不开命运的安排。而这命运是曹雪芹早就为她安排好了的。
薛宝钗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不但之一,而且之首。也就是说,她必定是“薄命司”的人物之一。而“薄命司”的人物,无一例外的都是悲剧结局。也就是说,无论薛宝钗怎样努力,最终也是逃不掉“钗”一样的“早亡”的命运。
怎样的悲剧结局呢?
判词中早就告诉我们了。“雪里埋”——埋雪里——冻死。
刘姥姥进大观园,讲了一个奇怪的故事:一个冬天,接连下了几天的雪,地上积了三四尺厚的雪。一天,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抱了一捆柴……这是刘姥姥说的一个谶言故事。雪——薛,抱——宝,柴——钗。
刘姥姥一进蘅芜苑,就觉得蘅芜苑似雪洞一般,阴森透骨,阴气森森,寒气逼人,透着鬼气,就知道薛宝钗是冥界的孽鬼。孽字,就是一个“子上薛”。
刘姥姥是曹雪芹有意设计,专门安排的一个特殊人物,具有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共同性质的神秘人物,是大观园及其人物命运的预言家。
前八十回里,还有多处的命运预示,暗示。
第一回,贾雨村作了一副对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玉——林黛玉,钗——薛宝钗。贾雨村言——假语存言。这是曹雪芹借贾雨村之言预示薛宝钗的命运安排。
第五回,写薛宝钗的命运,除了判词外,还有一首曲《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方今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即使和贾宝玉结婚了,举案齐眉,可贾宝玉的心里仍然只有林黛玉。这个曲名就是个谶语:终身误——误终身。
第二十二回,薛宝钗曾作了一首灯谜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朝罢(婚礼结束)回来,谁携(我携)两袖烟(两袖风,两手空),什么都没有得到。虽然是夫妻关系(琴边衾里),却没有夫妻缘份,不是金玉良缘,而是金玉孽缘,讹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不用鸡人报更,无烦侍女添香。我彻夜难眠,一夜无眠呀。(有点像《女驸马》里的新婚之夜。)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我朝朝暮暮,日日年年,焦首煎心,受尽煎熬。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时间过得太快了,青春易逝,我已渐老,我已心灰意冷 ,随之任之了。
这是薛宝钗以香自喻,可以说是她婚后生活的全部写照。
雪里埋了薛宝钗。
救救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