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的朋友,请留步,暂坐喝茶。谢谢阅读!欢迎关注、留言。🌹🌹

舒羽有一座属于她的精神殿堂,他人不可企及。不能企及。她在这座城堡里徜徉,所有飞翔的音符都是诗意的,象蓝色的水滴,或者是赭红的雨丝。这时候,她是生活的叛逆者。
有一种东西在她的诗句里游动,这是我从一开始就感觉到的,她对现实叛逆,对阳光下的自己叛逆,对清醒的白昼叛逆。
我不喜欢摘取别人的诗句去说三道四,我只习惯一种总体的感觉。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去读她的每一首诗,如果她的诗使你感到快意或者惊怵,你说感谢她,如果你感到迷惑,你可以把目光移向别处。只是不要天真,不要去谋取答案,诗是心音在精神空间的组合,它是不停变换的,是一颗原子。舒羽的诗有极强的爆发力,它们开放的花朵能在瞬间改变颜色。
她是为何突然走近诗歌的,我不知道,我只是匆匆浏览了她去年以来的创作,她对诗的认知和目的有很精辟和冷峻的短语,散置在她博客的页面上,她没有发表欲,她仅仅是歌唱。她与大多数爱诗和写诗的人不同,她对诗的世界里的喧嚣有些无知,她仅仅是有了创作的欲望,然后她走进一个空灵的域地,她敲响琴键,她告诉你许多。
她审视的物体是生活中的,有些是我们都很熟知的颜色和声音。我们仅仅看见了物体的平面,她的诗使这些东西成了三维甚至更多的层面,她把一只网撒在水面上,那网触及了一条河的深处。
什么是诗?什么是诗的形体?甚至题材,甚至对象,这些对舒羽来说并不重要。她只使用自己的眼睛和思维,她不左顾右盼,每个音符都是清脆洁净的,她的诗的最初可以说是写给自己的心来听的。
黑色是最彻底的奢华,就像沉默是最深的呐喊,她说。她在自己的诗行里沉默,她没有追求,只有感性的宣泄,这多么可贵。很多诗人在追求中消失,很多追求的诗死亡,它们的目的太强,太直接,太功利,它们无形中在与生活交换某种利益,它们的最终是涣散,是灰尘。舒羽不是。
我不为名誉而写作,诗人的名誉是寂寞,她说。她在拒绝世俗的诗歌观,拒绝生活的某个层面,拒绝一些烟尘和芬芳。曾几何时,现在,一些人聚在一群,狼一样在午夜的街巷里,在寒冬的棘丛中嗥叫,他们宣告,呼喊,使自己的喉咙嘶哑,不断变换自己的声调和造型,他们的最终是自欺,是无终。舒羽不是。
诗歌是神明的语言,诗歌是生活的梦境,她说。没有比这再明白的说明了,简单而洁净。她是孤旅,在独行中歌唱,跌宕或者休止,姿态鲜明。
(因字数限制,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