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有发 乡土文学白杨礼赞 2023-05-12 00:01 发表于河南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老家白杨,梦想开始的地方”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本期导读:(同题诗作)《写给母亲的诗》冰心 |母亲,好久以来|就想为你写一首诗|但写了好多次|还是没有写好|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不知道该怎样结尾|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还是该选择逃避|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哪怕写得不好|哪怕远在老家的你|永远也读不到……
谨以此诗献给天下母亲。
——题记
平原旷野,不时有风飒飒吹过。
麦浪滚滚,似成群结队的精灵,随风起舞。
麻雀们或三两只嬉戏,或成群结队,跳跃田间,争抢夺食。
顺着麦穗的纹理,
顺理成章地——
即可直达母亲的乳房,
大地啊河流山岳般膨胀。
麦田守望者,麾下岂止千军万马。
不,还有伏兵千千万!
我急切地想要扑入眼前这广袤的麦田,成为它们中的一部分;
我还想深入麦子的腹地,见证她成为麦粒的那一刻:自外而内,由表及里,如何破土,转青,拔节,孕穗,吐穗,灌浆,之后,吹气般变得丰满而壮实,诱惑世间大大小小的胃。
麦垄间,城里来的小朋友在尽情奔跑,追蝴蝶,捉迷藏。
他们的妈妈循循善诱:“这是麦子,我们吃的面条、白面馒头都是它变出来的,麦子的‘麦’,跟你喜欢喝的脉动的‘脉’,发同一个音,是同一个声调儿。”
孩子惊讶不已:难道,它们也懂魔法呀?
站上高高的瞭望塔,麦浪向我倒伏,行三拜九叩之礼;
其实,我才是她的臣民,顶礼膜拜的该当是我,像父辈那样虔诚地守候:五谷丰登,或者,年馑饥荒时曾经饥肠辘辘的日子……
我诅咒青黄不接!把自己想象成开镰刈麦的六月,彼时,大陆季风拂面而来,送上一阵儿一阵儿的麦香!
我鄙视敷衍土地的人!明明是良田却撂了荒,让野草闲花出尽风头,它们只是开着花并不结果实;短暂的花香,哪抵得上麦香的持久热烈!
我致敬每一块土地,以及土地上辛劳耕作的人们!不管是来自南方,或者北方,在他们身上,分明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我放歌每一个劳动节,让诗意写满五月的大地六月的山川,让大地、山川记住小麦的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我歌唱被母亲们唤醒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河流,升起的每一缕炊烟,用麦麸稻谷和油麻菜蔬滋养的一个又一个日子!
那被天空收留的每一朵炊烟,烟火气人间的每一个日子啊,就这样让村庄一次次陷入,难以自拔……
麦田守望者。伏兵万万千。
不知要用多少次广角,才能拍摄出麦田的伟岸,把麦子还原为麦子?
还有,究竟得用多少度的视角,才能窥见大地母亲那甘冽的乳汁?
该取什么姿势的仰角,才能仿若麦浪般倒伏在地,将她们高高托起!
我——
一位农民的儿子,
曾久违了稼穑桑麻,
疏远了故土乡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从今天起,我愿是一粒麦种,
染绿良田万顷然后给大地披上金装;
愿做一名虔诚的麦田守望者,
放下尘世所谓的虚荣、执念;
愿成为一名忠实的麦田守望者,
守望所有的麦田农田,
呵护世上仅有的良种,
守护这人间烟火,一日三餐……
作者小简:张有发,男,笔名长月、长月鸣沙等,1970年代生于黄河上游河畔、丝绸古道上一古老村落,甘肃靖远人氏。1991年12月远离故土,携笔从戎,退役后遂留第二故乡——成都。本人崇尚自然,酷爱文学,喜读书、码字,赋诗弄文。多年来,发表新闻、文学等各类作品近百万字,文学作品散见中国诗歌网、当代四川散文大观、天府作家、天府散文、方志四川、乡土文学、《白银风情》《散文诗世界》《白银日报》《琴台文艺》等报刊(书)和各类平台,偶有获奖。
主播简介:王利峰,网名,海,籍贯洛阳偃师,喜爱唱歌,朗诵,热爱生活,爱好运动,以歌声抒发情怀,以朗诵感恩社会。
(本期编辑: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