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路上的“同心圆”
周功绪
“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是统一战线至高无上的追求。而在精准扶贫的阳光大道上,宜昌市夷陵区统战部门的一班人,用实际行动画出了一个个“情系贫困户,结对奔富路”的“同心圆”。
老宋心中的“桔贩子”
老宋,名叫宋致发。家住黄花镇军田坝村一组,是一个因病致贫的扶贫户。全家3人,主要依靠300多株柑桔维持生计。
“桔贩子”,名叫曾庆泉。是原夷陵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也是老宋的帮扶贴心人。
在单位是“管家”,在贫困户家里是勤务员、解难员、“桔贩子”的他,于2019年与老宋结下不解之缘后,除适时帮助老宋提供脱贫指导、扶贫济困、送衣送药外,还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桔贩子”。
2020年,是柑桔喜获丰收的一年,老宋柑桔园里一株株、一弯弯、一岭岭红彤彤、压满枝头的桔子,长势喜人。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喜获丰收的关键时候,因受疫情影响,这一年的柑桔,不仅难销,而且价格一路狂跌……
据我所知,这年的柑桔,挂在树上无人采摘的桔子,就有不少。
眼看一片金黄的桔子,老宋和老伴心急如焚。自己来摘吧,体弱多病,力不从心。请人来摘吧,又入不敷出。
“老宋的桔子,就是我的桔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速即带领部机关、工商联、黄花镇政府、黄花财政所、黄花供电公司、军田坝村等30多名帮扶干部,深入到老宋的桔园里,摘的摘、运的运、买的买。在这个“桔贩子”和老宋以及老宋的亲朋好友的共同努力下,老宋的2万多斤柑桔才销了出去。
“要不是曾部长,带人帮我摘柑桔、上门买柑桔、托人销柑桔和他免费送药上门,我有什么困难,他就帮我解决什么困难的话,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困境。”宋老一见到我,就滔滔不绝地道出了肺腑之言。
小黄命中的“大恩人”
小黄名叫黄扬盛,是黄花镇军田坝一组贫困户黄定富的唯一儿子。早在16岁时,就患上强直性脊柱炎。
“大恩人”,名叫付俊第。原夷陵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夷陵区工商联党组书记。
小黄这一顽固性疾病,是导致他们全家贫穷的根本原因,且一直因巨额的医疗费用,没有得到有效医治。
这个“大恩人”得知后,速即牵头将资助小黄治病之事,纳入夷陵区光彩事业促进会议事日程。并得到了区光彩事业促进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后,又积极建议在“水滴筹”上募集医疗费用,以弥补资金不足。在他的建言下,小黄家的帮扶联系人与小黄的姐姐一道,帮助小黄在“水滴筹”上筹集资金8000多元。至此,这个“大恩人”和帮扶联系人合力为小黄,争取医疗费用28000多元。
小黄一天好一天,一天强一天后,小黄的父母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去年金秋十月的一天,小黄的父母将一面“扶贫济困送温暖,真心帮扶暖人心”的鲜红锦旗,发自内心地送到了区光彩事业促进会秘书长的手中。
联系户的“女雷锋”
这个“女雷锋”,名为杨晓华。是原夷陵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夷陵区侨联主席,也是黄花镇军田坝村二组夏还华、张泽福的脱贫“帮手”。
当她得知老夏身患重病的老伴,最大的心愿是将外墙四处裂缝的房屋一一修缮后,在速即邀请危房鉴定专家现场鉴定的同时,又积极向区住建部门和其他渠道争取房屋改造资金7000元,其中住建局5000元。以最快的速度了却了老夏老伴的这一心愿,2016年春节前,老夏的老伴看到维修一新的房屋后,高兴得不知说什么为好。
2017年国庆节期间,身在外地的“女雷锋”,接到联系户老张“谋生的摩的没有电池”的电话后,速即转账800元,委托朋友从长江市场购买一组电池,送到老张家里。老张吃惊地说:“她在外地,心在我家倒不说,做梦也没想到,帮我解决的如此之快。”
老宋、老张春耕时,这个“女雷锋”带着肥料来了;春节临近时,她带着大米、油料和被子来了:一遇困难时,她破解难题的办法和温暖也来了……
情系扶贫的“女队员”
这个“女队员”,名为陈晓阳。原夷陵区委统战部经济联络股股长,原夷陵区委统战部派驻军田坝村精准扶贫驻村队员。
年轻好学的她,是4口之家的“顶梁柱”。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宝贝女儿。集家长、厨师、家庭辅导老师和里里外外一把抓的她,克服种种困难,在边远的军田坝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32个日日夜夜。
扎根在精准扶贫驻村的羊肠小道上,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她不知深入到军田坝村70个精准扶贫户中,问寒问暖多少次;不知入户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多少次;不知为贫困户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多少次。一个周末的下午,她正在处理家里要务时,得知二组的袁启均因车祸去世后,速即带着沉重的心情和慰问金,与村干部、家属及肇事者一起赶到交通事故认定中心,帮助协调解决了相关事宜……
“张三家里多少人,什么原因致贫,用什么办法脱贫……李四家里面临的主要困难、危房改造怎样、享受哪些政策、柑桔销售如何?”等等,这些贫困户日益关心的话题,她不仅仅记在扶贫手册里,而是记在一颗滚烫的心灵里,更是落实在送政策、送服务、送健康、送肥料、送温暖的行为里。
老黄缘中的“猪贩子”
这个“猪贩子”,是夷陵区委统战部四级调研员,也是军田坝一组黄定富脱贫路上的帮扶人。
“科学养猪、发展生猪。”是老黄这个既走不出门、又无其他门路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
2018年,老黄发展优质年猪23头。大的400多斤,小的250斤以上。正当老黄喜笑颜开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在离春节一个多月的销售黄金季节,“非洲猪瘟”残酷无情地席卷到宜昌大地。
在这个销猪特殊管控的“封锁”时期,谁都知道卖一、两头就十分艰难。更何况几十头呢?
老黄的帮扶人得知后,速即开着私家车,带着高中同学,既当“推销员”、“服务员”、又当“向导”,马不停蹄地奔驰在“贩猪”的路上。在谢大丽、高德平、韩庆龙、陈代媛等同学前后四个来回的推销下,终于在腊月25以前,将老黄家里几十头肉滚滚的年猪一一卖完。
令老黄无比惊喜的,不仅仅是卖猪的老大难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还增加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当时肉价,每斤10元左右,而成交价13元;当时毛重,每斤5元左右,而成交价6元。仅价差这一项就帮助老黄增收1万多元。搞得老黄深有感触地说:“要是我能提笔的话,我要好好写封感谢信寄给三峡日报。”
在精准扶贫阳光灿烂的路上,夷陵区钟情“同心圆”的“画家”,当然不只这些,还有带头驻村、退休不褪色的老干部陈民、乐于吃苦、甘当贫困户的服务员的工作队员胡振宇、克服家庭困难,带病驻村的何学斌……
周功绪,湖北省宜昌市作协会员,《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近百篇散文在《中国作家》《文旅中国》《湖北作家》《乡土作家》《宜昌作家》《三峡日报》《宜昌记忆》《三峡文学》等发表。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26922.html&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