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子:自作聪明酿苦酒(4250字)
作者:夏俊山
《红楼梦》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各色人等,应有尽有,而且,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各具特色,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其中有一些小人物,看起来好像无关紧要,但是,认真分析一下,这些小人物虽然出场不多,却也有血有肉,丰满真实,展现了复杂、真实的人性。例如《红楼梦》第四回给贾雨村献“护官符”的那个门子。
自作聪明钻营有术
《红楼梦》中的门子跟政府门前的保安不一样,从贾雨村出场判案,他在下面对“使眼色”可以看出,门子不算官员,仅仅相当于衙门中一个办事的差役。清代学者赵翼在《郂余丛考》中对门子有解说:“今世所谓门子,乃牙(衙)署中侍茶捧衣之贱役也。”可见,门子地位很低,平时大概就是听从官员使唤,做一些为官员端茶倒水的服务工作,对判案没有任何发言权。
可是,“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万万不可小看门子。《红楼梦》中的这个门子,尽管连姓名都没有交代,但他的能量不可小觑。俗语:“宰相家人七品官”门子长期伴随官员,熟悉官场潜规则,如果傍上官场大佬,就会像妖精有了法宝,孙悟空也未必打得过!
献上“护官符”的门子就是一个自作聪明,企图傍上官场大佬的小人。
贾雨村考中进士,“选入外班,随后被升为本府知县”(有人说“知县”是贾政贬低他,其实是知府)。不久,贾雨村就因“贪酷之弊”被政敌搞掉,削职为民。后来,他又靠走贾政的后门,得以“起复委用”,做了应天的知府。贾雨村傍上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其势力无需多说。门子傍上贾雨村等于间接傍上了四大家族,那前景,啧啧,想象一下也是醉了。
有道是“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光”,门子的时运来了。贾雨村当上了应天府的官场老大,也就是一把手,成了门子的服务对象。他只要把贾雨村哄好了,成了贾雨村的圈内人,将来编制、职务、高薪,还用愁吗?至于如何进入贾雨村“圈子”行贿、效忠,美人计、为对方出谋划策都是常见的手段。门子大概钱财不多,老婆也未必漂亮,行贿、美人计皆“资源不足”,只能选择其它手段。
恰好,贾雨村刚上任就接到一桩大案:薛家打死了冯渊,冯家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新官上任三把火,冯家寄希望于新来的贾雨村,希望“大老爷拘拿凶犯,剪恶除凶,以救孤寡,死者感戴天恩不尽!”贾雨村还真像是一身正气,秉公执法。他“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第四回)
就在贾雨村准备“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时,“只见案旁站着一个门子,使眼色不令他发签。”深谙官场机巧贾雨村是极聪明之人,“心下狐疑,只得停了手,退堂至密室,令从人退去。只留这门子一人伏侍。”
有道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何处理这起人命案,那是知府的事,门子为什么要涉及?无疑是他自作聪明,钻营有术。
门子不想碌碌无为,就要规划自己的未来。常言道:“千臭万臭,马屁不臭”。“大拍马,大成功;小拍马,小成功;不拍马,不成功”。街头混混高俅攀附端王,后来成了高太尉。自己能利用这次机会,攀上知府贾雨村,对将来的发展无疑大有好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门子为了自己的前程,在关键时刻向贾雨村“使眼色”,并非自作多情,而是趋炎附势,苦心钻营。
民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门子原来在葫芦庙当小沙弥,估计是伺候方丈和大施主的小角色,积累了一定的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人生经验。庙宇失火后,他选择还俗,混进应天府当了门子。翻看他的这段人生履历,显然,门子是个聪明人,其钻营的水平也可以。如今,贾雨村空降应天府,他抓住时机,主动讨好,无非是希望能改变现有地位。生活中,这样的人多如牛毛,对门子,我们又怎能苛求他呢?
见识不高犯了大忌
拍马屁是一门大学问,需要过人的智慧。门子的智商不低,从他的工作经历就可以看出来。早年,门子是葫芦庙的小和尚,贾雨村求取功名失败,暂寄庙中卖字画为生,结交了富绅甄士隐。小和尚与贾雨村由此也有了见面的机会。
大概是因为年龄小,平时做事不多。老和尚让他做事,他总是毛手毛脚。有一天,他竟然不小心打翻了烛台,烧毁了葫芦庙。栖身的庙宇没有了,小和尚可以另寻一处佛寺,继续当一名出家人,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还了俗,到衙门谋了个闲散差事,当上了门子。
有人说,人生路上要取得成功,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小和尚选择当门子,自有他的如意算盘。《红楼梦》第四回:“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这段文字说明:小和尚在葫芦庙时,甄士隐一家挺喜欢他的,否则不会让心肝宝贝英莲跟他一起玩。小和尚也因此看到过甄大老爷的气势,进而羡慕世俗的富贵与享受,而要获得这些,就得还俗,寻找机会往上爬!
门子选择还俗,说明他不信佛家的四大皆空。他只是一个有心计的“精致的离异主义者”。现在,贾雨村当了应天府的老大;回首当年,甄士隐看重贾雨村是个可塑之才,对贾雨村多有照顾。贾雨村没有盘缠赴京赶考,甄士隐拿出白银五十两、冬衣两套,无偿资助他。如今,贾雨村有了权势,门子按常理看人,认为贾雨村不应该过河拆桥,一阔脸就变。自己献计献策,为贾雨村护住官职,加上自己和甄家曾有交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桃花看水情,贾雨村也应该帮自己谋个一官半职。
遗憾的是,门子这一次是蚊子咬菩萨,认错了人。贾雨村就是工于心计,城府极深、欺下媚上、无情无义的小人。见到门子使眼色,他就明白了,赶紧退堂,“只留这门子一人伏侍。门子忙上前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我看你十分眼熟,但一时总想不起来。‘门子笑道:‘老爷怎么把出身之地竟忘了?老爷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的事么?’”(第四回)
此言一出,已经暴露了门子的见识不高。犯了大忌:跟领导说话,怎么能用讥讽语气?已经过去了八九年,光头蓄了发,一身衙役的行头,贾雨村依稀觉得他“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记忆力已经不错了,怎么能说“忘了我了”“老爷怎么把出身之地竟忘了”这样的话?而且边说边笑,什么意思?
贾雨村混迹官场,东山再起,自然更加老奸巨猾。“雨村那里料得是他,便忙携手笑道:‘原来是故人。‘又让坐了好谈。这门子不敢坐。雨村笑道:‘贫贱之交不可忘。你我故人也,二则此系私室,既欲长谈,岂有不坐之理?‘这门子听说,方告了座,斜签着坐了。”
贾雨村装得挺好,门子从不敢坐到斜签着坐,表现谦恭,但接下来他又犯了错误。说起“护官符”雨村忙问:“为`护官符'?我竟不知。”“门子道:‘这还了得!连不知,怎能作得长远!’”跟领导怎么能用教训的口吻?后面还有呢,当贾雨村问被卖之丫头是谁时,"门子冷笑道:‘这人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女儿,小名英莲的。’”跟领导说话还冷笑,门子已经不是简单的犯忌了,简直是在找死!
在领导面前表现,礼节周到,行为谦恭,说话不得体又有啥用?这显然是门子见识不高,说话才犯了大忌,为自己后来的结局埋下了“地雷”。
角色错位自酿苦酒
贾雨村这类官场人士,很忌讳别人知道他不光彩的过去。门子旧事重提,等于揭了揭他的老底,他心里不高兴,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门子识人经验不足,还以为受到了礼遇,心情如雨后的天空,阳光和煦,一碧万里。他不仅交出了藏于怀中的“护官符”,还将处理此事的计谋和盘托出:“小人已想了个极好的主意在此。”
门子如果是一位正直的人,他应该记得小时候的玩伴英莲,她是那么天真可爱,被人拐走后,她的父母是那么悲痛。现在英莲找到了,念在往日的情分上,他应该帮助贾雨村实现自己的诺言,为甄士隐找回英莲,英莲就不会嫁给薛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惨死。
可恨的是:门子跟贾雨村一样,都是忘恩负义,只为自己打算,毫无怜悯之心家伙。为了讨好贾雨村,他提出了分三步走的“主意”:
第一步是建议贾雨村装模作样,明修栈道,忽悠众人,维护好政府官员的形象。“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
第二步是建议贾雨村转移目标,暗度陈仓。门子料定:发签拿人,被告这边,“原凶自然是拿弟编不来的”,而原告那边,肯定会不依不饶。怎么解决呢?当然不好推脱,说“都是临时工干的”,但是,可以找人替罪,“将薛家族中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然后造假,由“小的在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合族中及地方上共递张保呈”,再由老爷贾雨村“扶鸾请仙”,令军民人等只管来看。”说些鬼话来忽悠原告和“军民人等”。拐子那头也由他去“暗中嘱托”,让他说的与乩仙批语相符,好让众人不疑。
第三步是建议用钱搞定。天大的官司,只要有地大的银钱。“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见有了这个银子,想来也就无话了。”这三条计谋,没有一条是为英莲着想,全都是徇私枉法,为犯罪分子开脱。
门子说完三条计谋后,十分得意地问贾雨村:“老爷细想,此计如何?”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如何处理此案,有老爷贾雨村决定,什么时候轮到你门子说三道四?这分明是角色错位,仆役当自己是老爷,老爷难道是仆役?
角色错位的悲剧,历史上的例子很多。三国时的杨修就是自作聪明,认为以“鸡肋”为口令,不久会撤军,曹操才可以决定的事,杨修却帮曹操决定了,结果曹操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杨修的命没了。贾雨村当然也忌讳“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出”,只不过他老奸巨猾,嘴上连说“不妥,不妥”,需要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实际上心里已经认定:门子的主意好,并且依计行事,胡乱判了此案,“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
沙弥,佛教中意为“息恶”“行慈”。在庙里做过几年小沙弥的门子,不但没有息恶行慈,反而一旦有机会就主动为恶,他既为提贾雨村供“护官符”,又帮他处理案件,且获得多方认可,保住了官职,可是结果呢,门子这种真小人根本斗不过贾雨村这种饱读诗书,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贾雨村“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封建官场扭曲人的灵魂,护住官职都需要大智慧,门子只是小聪明,自作聪明,一门心思只知道邀功,却忘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揭领导的老底,更不能显得比领导高明,无视人性上的这些弱点,门子怎么可能有好下场?
“梦里不知身是客,从此他乡是故乡”,当门子黯然上路,来到远方的流放地后,他是否会明白:封建官场不是凭小聪明就能混的,领导的心难测,祸福不可预知,一旦失误,自己酿下的苦酒只能自己喝下!
我在聆听,希望能听到远方回答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