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老树林
文/铁裕
在我的故乡八仙营,有一片老树林。那可是方圆数十里的一片葱绿、苍翠,也是故乡一道独特而又美丽的风景。
一年四季,老树林总会有几场风雨;
雨水哗哗,淋过山野流过峰石滋润着老树林;
风声呼呼,多少流年多少情景都已在时光中消逝得无踪无影;
缕缕清香,分明已成千古序曲有一种情愫恣意的流出了一种音韵。
在老树林的周围,是一块块贫瘠的土地和荒凉的山野。那黄土在烈日的照射下,泛着一种灼人的光,让人看了就觉得眼痛,也让人寒心。
在春夏,农民种的庄稼可以掩饰着苍凉、蛮荒。但秋冬一到,那光裸的山梁、土地,又像脱了衣衫的汉子一样赤裸着。看着这景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那沙漠、戈壁的情景。
老树林前面,就是古老的村落八仙营。那些草房、茅棚、瓦房,犹如一叶叶漂浮在沧桑逝水中的小舟,在缓缓向前航行。
据老辈人讲,原先这里并非如此的贫瘠、荒凉,而是丛林森森,野草萋萋。田野里也是沟河交错,水泽泽,湿漉漉的。祖先正是因了这里的山水,才迁徙来到八仙营。
那时的老树林幽深而又寂静,散发着淡淡的芳芬;
一棵棵的松树高高地耸立着,仿佛在仰望着天宇;
林中各种野花开得十分鲜艳,弥漫着一缕缕温馨;
而一些很矮又有些细的树木,就像人在闭目养神。
大片森林被毁,是在清朝乾隆年间。这里的山民举起了抗清大旗,农民义军经常在这丛林中给清军以沉重的打击。于是,清朝地方政府派兵前来围剿,纵火烧林。一片片苍翠的山林,也就毁于一旦。
到了上个世纪大炼钢铁时,剩下的一些丛林再次遭到砍伐。因此,也就只剩下这片老树林。说得确切一点,老树林是一块墓地。它的历史与这个村落的历史一样悠久,算起来也几百年了。
祖先们来到这里时,也只有几个人。他们搭棚盖房,开荒种地。由原来的几个人,发展成了一个村落。同时,也选择了这片老树林作为人生永远的归宿。
村落有几百年的历史,到现在却只有100多户人家。那是由于遭受过几次战乱,以及一场场天灾、人祸。因此,村落的人是增了又减,减了又增,发展也就极为缓慢。这个村落的历史,也就是一部悲壮的历史,也是一部凄美的剧情。
而那片老树林得保存下来,也是多亏了家族的祖祖辈辈们的拼死保护,才得以保存至今。

为了保护老树林,这个家族曾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抗清时期。祖先在与毁林平坟的清兵决斗中,死了不少人;在民国时期,又和想霸占老树林的地主恶霜决斗,同样也损失了几条人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又有人想霸占老树林,家族们同样和那些人据理力争。
原来老树林里有八棵高约20木的柏树,那是象征着八位抗清英雄的大树。但遗憾的是,在60年代,被家族中的一个老头擅自做主,砍了送给当地的一所小学。因此,也就只剩下了七棵老树。
老树们在黄昏时肃穆静默,凭吊着那些逝去的亡人;
老树们在呼呼的山风声中,仿佛在为被砍掉的那棵树沉吟;
老树们在风风雨雨侵袭中,似乎在感叹这人世间的沧桑与纷纭;
老树们在孤独与困惑之时,又好像在诉说着一肚子的苦水与涌动的悲情。
这七棵高大的柏树在老树林中,构成了一道独特、苍劲的风景。在沧桑岁月中,老树们无不显示出它们的傲气与豪气,它们的顽强与坚韧。
在村落里,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保护老树林的义务。
谁要是动着老树林里的一株草,他就得种植一片青草;
谁要是砍掉老树林里的一棵树,他就要栽活十棵松树;
谁要是不爱这片有意义的树林,他就得为之守候十年;
谁要是敢动老树林的一寸泥土,他就会被逐出八仙营。
由于家族们的极力保护,老树林不但没有被毁掉,反而更加旺盛、葱茏。这个家族自从迁徙来到这里的那一天起,就出过不少的秀才,后来又出过大学生、硕士生,以及各行各业的人才。但在这几百年中,似乎没有人为老树林写过一本传记,一首诗,一篇散文。
但我想,也许那些读书人十分清楚,在保护这片老树林的过程中,祖先们都已经用他们的鲜血,生命写就了一部悲壮的历史。那才是最真实、最感人的吟咏、抒情。
他们明白,这是用文字难以表述、描绘的。而且老树林本来就是一部历史,一首诗,一篇绝美的散文,还用书写吗?
你要了解村落的历史吗?那你就去问问老树林;
你要想感悟苦难人生吗?那你就去回忆那峥嵘的光阴;
你要想吟哦诗歌散文吗?那你就去老树林里等待灵感降临;
你要想思索自然奥秘吗?那你就去想想老树林的生存和沧桑的历程。
是的,老树林的每一棵树都是历史,都是诗文;那里的每一块墓碑都是哲学,都是感悟;那里的每一滴露珠、雨水,都是情感,都是回忆。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邻村的马姓家族仗着他们的人多势众,瞎说这片老树林是他们借给我们这个家族的。并瞎编了一些子虚乌有的证据和所谓的家谱,以证明他们所说的事实,要想将老树林收回。并且口出狂言,如果不归还,那么他们就要踏平这个家族。其实,马氏家族并非是死了人无葬身之地,而是为了霸占那几棵柏树。在大量的事实、证据面前,马氏家族的谎言被戳破,那片老树林依然属于我们这个家族的。

在两年前,老树林中的那七棵柏树被列为省级保护古树。遗憾的是,在一次大风之中,有一棵柏树倒下了,仅剩六棵。为此,人们都十分伤心。
老树林啊,你年复一年的在这荒凉的山梁间泛着碧绿苍翠;
老树林啊,你一岁又一岁的在这广袤的天宇下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老树林啊,你在那悠悠的岁月中慈祥地召唤着故乡一批又一批回归的人们;
老树林啊,你不但使故乡人有一骨子像你一样的豪气也同样有一骨子顽强的精神。
老树林啊,在你的下面有一股涓涓清泉,数百年来,不知哺育了多少故乡人。老树林啊,你普通而神奇,你卑微而慈祥。没有你那一弯泉水,昔日的故乡人不知要到哪里去寻找生命之源?没有你这片幽静的丛林,我们的归宿又在何处?
我多么渴望你永远的苍翠、碧绿。我多么希望故乡人继续为保护你而不懈的努力,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告老了还乡,那我就是你的守林人。
2023年5月11日。


作者简介: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 系《散文阅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等多家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作家驿站》、《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中国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社》、《湖南写作》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