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通讯员 兰志刚 吴天沛 湖北武穴报道
时代发展赋予劳动课程新内涵。花桥镇团山河小学根据上级办学的指示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22年团山河小学先后投资4万多元,开垦校园内的闲散荒地600多平方米建设了学校劳动实验基地,学校将该园命名为“卉新园”。

就是这块“卉新园”,它布局新颖合理,造型美观大方、内涵深刻。在“卉新园”西北角处树立着劳动实验基地的铭牌,其外形如嫩芽破土而出。

铭牌上的“卉新园”等字工整醒目,似乎提醒师生要“端端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卉新园”分为两大块,每块地中间是直径4米的大圆,成“米”字型分布,为轴对称图形,中间小路将“卉新园”分为18个劳动实践区。

中间的大圆左边象征月亮,右边象征太阳,寓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告诫师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珍惜时间。

另外,以圆为中心向四方延伸的彩色水泥砖铺成的小路,象征阳光照射四方,寓意团山河小学莘莘学子在团山河小学这和谐的大家庭里茁壮成长。四周香樟、桂树环绕,与“卉新园”种植的花花草草、绿蔬甜果相得益彰。三面围墙粉饰一新,并绘以劳动为主题的彩画,使得“卉新园”熠熠生辉。

为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团山河小学开辟出的劳动实验基地将其划分18劳动实践区积极地为全校600多名师生服务。各个劳动实践由全校各个班级自由选择,实行班级“承包负责制”。每班对自己所属的“试验田”实行“四包”:包种植、包培育、包管理、包收获。

“实践出真知、劳动促成才”。教学不拘于课堂,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卉新园”以自然为教材,以天地为教室,引导同学们走出教室,走进劳动实验基地,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收获知识,懂得用勤劳的,创造美好的未来。通过一日劳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同时锻炼学生体魄、增强体质。

学习知识贵在锲而不舍,劳动实践同样贵在坚持不懈。“卉新园”让同学们通过劳动实践,使“全力以赴、持之以恒”的团小精神从学习生活拓展延伸到劳动生产活动中。

开种了,播下种子、栽下树苗,并不意味着实践的结束,而恰恰是实践的开始;紧张的学习之余,去看看“菜地”,顺手照看一下,已经是成了同学们的日常;同学们走进自家的“菜地”给菜苗拔草、浇水、绑豆浆等等,在属于自己的班级劳动基地里“撸起袖子加油干”。

微雨众卉新。“卉新园”立足于“服务学校、锻炼学生”的宗旨,坚持以“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理念,积极地滋润学生。通过“卉新园”劳动实践,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学会创造,从而达到磨练意志、培养才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