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旧梦的小人书
作者/李阳
诵读/海的女儿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看小人书的经历难以忘记。一本本绘画精美的小人书,黑白相间的简约绘画勾勒生动的人物,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着精彩的故事,给读者直观深刻的印象。
人们俗称的小人书现在被称为连环画。当今,有了第三代的人,在陪伴孙子辈看图识字阅读连环画时,不禁会回忆起童年时光,感叹岁月如梭。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电台广播多是时事新闻,电影和文艺演出还很稀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少儿栏目有“小喇叭”孙敬修爷爷讲故事,每天播送的时间很短,听得很不过瘾。小人书可以随时看,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图文中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引人兴趣,让每一位小读者爱不释手。
我爱读书的兴趣是从小人书开始,每天放学回家,家庭作业一做完,就立刻拿起小人书,用手指一遍遍翻看,看得入神放不下手。对于识字不多的我,看图明白个大意,看字看图也能猜对字的含意,对某些字和词不确定时,常常请教当校长的母亲解释词义。
小人书如同是无言的课外辅导老师,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让我认识了不少字,增加了许多词汇量,提高了对文字记忆和理解。薄薄的一本书,几分钟就能读完,很过瘾,对特别喜欢的书过几天再重读,不知不觉养成自觉看书识字的习惯,从阅读中增加了认知事物能力,知道了英雄人物和历史故事。
在那钱物及其匮乏的年代,暑假期间,我经常约发小同学到附近的小人书摊边,花上几分钱,现场租借小人书,蹲在一旁阅看。一双双小手捧着书看入迷了,我们都忘记了回家吃饭。
同学之间交换小人书是友情的标志,同看一本书那就是好友。谁家要有几十本小人书,在我们眼里算得上藏书大户人家的“炫富”。发现同学书包里有新出版的小人书,总会让人羡慕不已,有时候会拿好吃好玩的东西给同学,借来新书一饱眼福,先睹为快。
我看过的小人书有很多,最爱看的是神话故事西游记系列丛书,翻开一册册彩色的封面,其中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猪八戒的贪吃好色、唐僧的仁慈善良、白骨精的心狠手辣,各路神仙的降妖法器……都在小人书里栩栩如生的呈现。那些神话的传说,既是有趣,又令人神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破四旧”运动中,大多数的文学作品被禁售、收缴、销毁,许多小人书也消失不见。在“红宝书”盛行,文化书籍缺失的年代,我从童年步入了少年,小人书淡出了我的生活。
时光似流水,半个多世纪过去。如今,我已两鬓白发,年过花甲,赋闲在家,享受生活。回首往事,我与童年发小一起看小人书时的欢声笑语,是永远无法抹去的美好记忆。
漫漫人生路,书伴我一生。在家经常翻阅当作家的岳父郑加真遗留的《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这一套10本的连环画是影响了几代国人的世界经典之作。在一本本的阅读中,我仿佛又回到了幸福的童年,回到了生活简朴的时代,在小人书的世界里重温悠悠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