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洱海,小天地,大世界
——云南漫游之二
图文/李明军(吉林油田)
4月18日早晨7点半,离开楚雄我们又乘上旅游大客车去往洱海。两个半小时的功夫,客车停在了洱海的停车场,我们徒步走了有10几分钟才到了洱海码头,由于三位女士只顾贪恋路边的小摊,耽搁了几分钟,后来在我们的催促下才赶上了队伍。乘上游船,20多分钟的时间便登上了第一岛屿金梭岛,此时,这里已是人头躜动,一队队人马早已抢占滩头,窄窄的巷道挤满了游人,只能缓缓地前行。巷道的两边摆满了地摊,有卖当地小吃的;有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怕落下队伍,我们只能忍痛割爱,无暇顾及周边的情景,只是一味地跟随岛上的导游金花前行。


每走一处,导游金花就向游人介绍。我们边听,边看着队伍,恐怕掉队。来时,我们的带队导游小玉就嘱咐大家,登岛后一定要遵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要跟住岛上金花导游。岛上的建筑很特别,房屋都是自下而上,楼梯式建筑,随坡而就。所以他们的街巷很窄,都是一步一个台阶,令游人耳目一新。不得不为白族人建筑的构想而点赞。
岛上的导游金花对我们介绍说,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岛叫金梭岛,因为它整个岛的形状,是像古时候人家织过的那个梭子一样,两头宽,中间窄,所以呢,才被叫做是金梭岛,岛上呢,有当地援助居民。大家所看到的这些房子,都是当地原住居民的房子,上面有500多户家庭,1700多的人口,而且这里90%以上的都是白族居民,并且所有的墙面和服饰大多数都是以白色为主,它的意义就是祖祖辈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白族的房子,它主要的是以三房一峭壁为主,三房呢,就是中间一座房,左右两边各一座。峭壁呢,就是在大门口的左手边,或者是在大门口的右手边会有一面扣白墙,那如果扣白墙上面有字,这几个字那可能就是他们家的姓氏了,这里面的照片上应该写着请贺江峰四个字,如果姓杨呢,就是写着请白长江,姓张呢,就是白领家公,每一个姓氏的话,都会有不同的四个字代表着。所以我们所看到的照片就不同了,但是有些人家的话呢,也没有这个照片,这个也要看人家的喜欢爱好啊。


洱海的整片面积是250个平方公里,最深的话呢,可以达到25米左右,平均深的话就是在十多米之间了,那整片洱海的形状呢,就像我们人的耳朵一样。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位置的话,就是在我们耳朵耳垂的这个位置啦,大家可以摸一摸自己的耳垂,摸到耳垂的话呢,就相当于摸到咱们的这个金锁岛了啊,像我们这边呢,它是洱海的东边,海东。在我们这边的话呢,就是海东这了,但是在我们这边的话呢,就只能划得到洱海的一小部分,因为这边它是洱海的东边,更大的面积的话呢,是在岛的背后,也就是在海西那边了。

笔者说它是小岛屿,大世界。因为它每天都要接待数以千计的外来游人。刚一进入岛的闹市区,映入人们眼帘的便是一座古建筑,对面一面墙上写有“风花雪月”字样的文化墙。人们在这里争相拍照。但其含义还有待游人了解。这里的风花雪月含义:1、下关风:大理的下关(地名)是一个山口,这是苍洱之间主要的风源,风期之长、风力之强为世所罕见。一年之中大风日数在35天以上。下关风平均风速为每秒4•2米,最大风速达10级。下关风的成因是其特殊的地势形成的。2、上关花:上关(地名)是一片开阔的草原,鲜花铺地,姹紫嫣红,人称“上关花”;大理气候温和湿润," 止于凉,暑止于温",最宜于花木生长。于是, 爱花养花也成了白族人民的一种生活习俗。 3、苍山雪: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苍山景观中的一绝。寒冬时节,百里点苍,白雪皑皑,阳春三月,雪线以上仍堆银垒玉。最高峰马龙峰的积雪更是终年不化,盛夏时节山腰以上苍翠欲滴,而峰巅仍萦云在载雪。4、洱海月:洱海的水,透明度较高,湖面碧波荡漾,每当风和日丽的夜晚,行近洱海之滨,仰望天空,玉镜高悬,俯视海面,地涌银涛,水光接天,万顷茫然,一轮明月在海中随波飘荡,洱海月色,令人惊叹。
只见不少人面对“风花雪月”的文化墙在此留影拍照。尤其年轻人居多。

结束了岛游,我们又进入了龙宫, 龙宫内光怪陆离,四季恒温,冬暖夏凉,七彩生辉的钟乳石在水中尽情渲染,景观更是千姿百态……
大理金梭岛‘’龙宫‘’洞形成于几十万年前,发现于1995年,因洞内有一形象的龙形钟乳石而得名。
金梭岛属喀斯特地貌,岛的四周碧水清波,“龙宫”是岛内天然形成的地下溶洞,洞内有石柱、石笋、石幔等天然奇观。“龙宫”蜿蜒曲折,全长1300米,海中有岛、岛中有洞、洞中有景,景观独秀,美不胜收。
传说洱海深处有一棵玉白菜,日日夜夜从海底放射出碧绿的祥光,才使得洱海如此清澈透明,玉白菜据说吃一小片就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所以人人都想得到它,为了阻止人们的贪念,龙王便把它藏于洞内高高挂起。走进龙宫的尽头,我们又欣赏了20分钟的短剧,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这里勤劳的白族人民和白族文化。

远处的苍山矗立在洱海边,被一团团,一丝丝,一层层的云海缭绕着,仿佛被披上了一层飘渺虚无的轻纱。洱海,被平摊在苍山之前,如一块平整,顺滑的绸缎。它静静地映出了苍山,白云,蓝天……
突然,阳光从云层中冲破而出,地面一下子便炙热了。洱海此时波光粼粼,反射出万道金光。近看洱海,却见洱海沿边一圈被绿黑的海藻与浮萍包围着。高原上的阳光射得生猛,使得穿上防晒衣,抹上防晒霜的手臂也有些刺痛起来。洱海边的风又起,安抚着手臂,也将地上的一些小叶片儿吹得打起了卷儿,在地面上飞旋着。
在洱海边上,看苍山洱海相依相伴,相融相合,心中不觉叹这大自然的大美景色!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谷国宏、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王国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