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李元洛:《一日一诗》摘选(五)
李元洛:《一日一诗》摘选(五)
精华热点
《一日一诗》为诗词鉴赏家李元洛先生“古典回望系列”丛书之一,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印行的最新修订本。此书收集历代优秀诗作(含诗、词、曲三种体裁)365首,分十二个月,逐日编排并配有古代名画,每篇附录数百字品赏之小品文章,寸简尺幅之中,力求贯通古今,横览中外,让读者一卷在手,不亦快哉。本平台经出版方授权择发三十篇,每周一次二篇。以飨读者。

《一日一诗》摘选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的上片,写自己与众人登亭台而持酒听曲。晚唐诗人郑谷有七绝《和知己秋日伤怀》,此诗作于唐朝灭亡之后,诗中有“梁尘寂寞燕归去”和“去年天气旧亭台”之语,其家国兴亡不胜今昔之感打动了晏殊的感时伤逝之心,他不但承继了诗中“燕”的意象,化“燕归去”而作“燕归来”,而且直接将“去年天气旧亭台”一语移植于自己的词中,连借条也未开具一张。然而,亭台依旧,人事已非,何况“夕阳西下几时回”,良辰美景转瞬之间成为往事,时光一去不返,徒然留下无限的惆怅。追昔忆往的惆怅之情,正是天下众生所普遍具有的感情体验,晏殊之词出色地抒写了这一普遍性的情感,所以才能扣人心弦。词的下片,紧承上片所抒发的时光流逝、盛筵难再的感慨,写自己独步小园所体悟的人生哲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是晏殊招牌式名句,也是情致缠绵的工对。此联不仅对仗绝佳,更因为其中蕴含了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与探索,故传之久远。它启悟今日的我们:岁月更替而人生无常,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但我们还是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时间和生命,百倍珍惜稍纵即逝的时光,创造于社会有益的价值,享受只此一次的宝贵生命。
1999年9月,台湾名诗人余光中首度访湘,历时半月,我全程陪同,最后于张家界机场送他赴港返台。在安检门前依依惜别之际,他笑言说:“元洛兄,君向潇湘我向秦,再见了。”他即兴借用引述的,正是千年前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的诗句。“淮上”,即扬州。“扬子江”,隋唐时人称长江在今镇江市与扬州市之间的一段。“离亭”,古时驿站、驿亭。“潇湘”,代指湖南。“秦”,代指陕西一带。此诗为郑谷于扬州送别友人时所作,首二句点明时间地点,描绘分别的环境与氛围,点出分手双方“愁杀”的别绪离情,而“扬”“杨”连用更觉声情宛转,情意低回。第三句以“数声风笛”的听觉意象与“离亭晚”的视觉意象,补足别离之意,最后“君”“我”对举,照应前面的“渡江人”,更增分手即是天涯之感。明代诗家谢榛喜改古人之诗,他在《四溟诗话》中说郑谷诗“此结如爆竹而无余音。予易为起句,足成一首。曰:‘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长笛离亭外,落日空江不见春。’”好为人师,真是大煞风景!

李元洛:当代诗论家、散文家、学者、研究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多所大学兼职、客座、名誉教授,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出版《诗美学》《诗国神游一一古典诗词现代读本》《唐诗天地》《宋词世界》《元曲山河》(“诗文化散文三部曲"全新修订夲)等诗学著作与诗文化散文著作约三十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