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生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其实,儿媳也可以成为婆婆的小棉袄。
王铁柱21岁时娶了一个媳妇叫芳玉秀。小芳过门后孝敬公婆、体贴丈夫。
有一天,家里磨玉米碴子,由于没有牲口拉碾子,只好人力抱杆推碾子。小芳已经推了半个多小时了,婆婆回来了。
婆婆干啥去了?原来是去前趟街到李家借锤布石。与李家女人唠了一会儿嗑。
李家女人说:“还是你家好哇。娶了一个贤惠、孝顺的儿媳,多省心。你看俺家大牛媳妇,不是今天想吃饺子,就是明天想馅饼。总想吃肉,咱是庄户人家,哪有那些钱买肉啊。这还不算,成天给我脸色,摔摔打打,指东说西。要不就是早上睡到日出三竿才爬出被窝。说我做的饭菜没有味道,嫌我干活磨磨蹭蹭。可她却啥也不干。他王婶,你说我这日子过的是不是太难了?”
铁柱妈安慰她说:“嫂子,你凡事想开点,别上火生气。一旦把身体弄出病来,到那时后悔就晚了。
李家女人说:“你说得对。今后我就慢慢去适应吧。但愿大牛媳妇今后能走上正道。”铁柱妈说:“我也希望你们婆媳二人今后相处得十分融洽。我该回家了。再见。"说完,左手夹抱着锤布石、右手拿着两个棒槌回家去了。
婆婆到家后看见儿媳一人在推碾子,赶紧过来说:“小芳,你咋不事先说一声要磨𥻗子呢。看把你累得满头大汗的,要是累坏了身板,我家可咋向你父母交代呀。”说完接过碾子杆儿自己推了起来。

小芳说:"妈,你推碾子悠着点儿。使劲过了,该推不动了,不还得我推呀,那时你不怕我累着呀。"婆婆笑着说:"孩子啊,你心疼妈,妈更心疼你呀。"
就这样,婆媳二人边说边推碾子。一斗苞米,没用上两个时辰便碾完了。
小芳在家里啥活儿都干,经常让婆婆在旁边看自己干活儿。有空就与婆婆促膝说些高兴的事儿。
每天清晨小芳早早起来下炕做饭,感动得婆婆经常管小芳叫"我的好闺女”。
铁柱每天干完活回家,都能看到自己的媳妇在东西屋搞卫生,还把院子扫得连一根草刺儿都看不到。也经常地看到婆媳两人有说有笑地一起做饭、一起纳鞋底、一起洗衣服、等等。
铁柱与小芳婚后第二年便喜得一子。孩子生下后,小芳无奶水,急得全家人团团转。后来打听到一个偏方,铁柱爹妈便一起去讨。待二位老人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地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掌灯以后了。因为去的地方离家二十多里,途中还得翻过两架山。到家后婆婆赶紧把药煎好,给小芳服了下去。
还真别说,这药确实有效,第二天小芳就有了奶水。孩子吃足了奶就睡了。
每天夜里,一听到孩子的哭声,婆婆就穿衣下炕去察看。时而帮着给孩子裹屎擦尿,时而去洗褯子。待到孩子睡了,才回自己屋睡觉。
白天 ,婆婆帮儿媳照看孩子, 还乐呵呵地把扫地、做饭、喂鸡鸭鹅狗猪等活计全都一人干了,毫无怨言。
铁柱家婆媳俩人亲如母女的关系在全屯子传开了,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一来二去,十里八村的也都知道了这一对儿婆媳的亲密关系。
三年后,铁柱和小芳在城里都找到了工作。小芳担心公婆在乡下吃苦,便同丈夫商量:"把咱爹妈接到城里来住,也方便照顾,空闲时我还能与婆婆说点儿体己话。"
铁柱一听,高兴地说:"太好了。咱爹妈能住到城里,是享福来了。"
后来,铁柱回家变卖了家产,在城里买了楼房,把爹妈接进了城。全家开始了新的城市生活。
老两口除了照看孙子,还把家里的事情全包了下来。外出购买米面油盐水果蔬菜等自不必说,婆婆还每天早早起来为儿子儿媳准备好热气腾腾的早餐,目的是让小夫妻俩多睡一会儿。
铁柱每月开到工资后回到家里,把钱全交给小芳,小芳拿到钱后又全部交给了婆婆。
婆婆见小芳没有私心,便经常与老伴儿上街为小芳和孙子买一些生活用品和玩具等。每到换季时,提前为小芳买回合身的衣服。
小芳每天下班回家见到婆婆时,都拉住婆婆的手说:"妈,今天又把你累着了吧?你给我留点活儿,让我为你分担点家务好不好?你看把我轻闲得都胖了。"
婆婆说:"你上了一天班,够累了。我再让你干家里的活儿,真的是于心不忍哪。"说完,俩人就去准备吃晚饭。
有一天,小芳下班回到家里后,婆婆问小芳:"今天外边冷不冷?你看看我给你买的毛线围巾颜色好不?你喜欢吗?"小芳一蹦高,满脸喜悦地说:"妈,今天外边不冷。你给我买啥,我都喜欢。"说完,蹦蹦哒跶来到镜子前,戴上围巾,左瞧瞧,右看看。然后就招呼婆婆:"妈,快来看哪,多漂亮啊!"婆婆说:"只要我的宝贝闺女喜欢,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种"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婆媳之间没有仼何嫌隙的友好交往,正是婆媳情深的流露。

注:
①碾子:实物详见(图一)。其各部分名称详见(图二)。

②锤布石:(图三)所展示的,是清朝时代的。有石质和木质两种。我幼年时在乡间见到的锤布石是木质的,其形状与(图三)十分相似。文中婆婆借的也是木质的,否则她一个人拿不动石质的。

③棒槌:详见(图四)。汉族民间浆洗衣物用具。木质、圆形,长约二尺。双手各握其较细一端,不停地锤打放在锤布石上的经过浆洗且又晾晒干了的衣服、被褥之里或面,使其变软、褶皱变平。
锤布时,可一人锤,也可以两人对面错位坐着锤。锤布的梆梆声,十分悦耳动听。
棒槌也是人参的代名词,还可用来贬低某人是直筒子、过于简单、什么也不懂。


作者简介:
陈生,男,生于194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当过工人、技术员,后改行当教师。主要教授初中平面几何。是中教髙级教师。于2005年在长春市第五十九中学退休。喜爱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