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厂旭阳焦化
文/刘孟领
在冀南邢台市东北郊,有个中外闻名的工厂园区,它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全球最大的焦粗苯加工商、全球第三大高温煤焦油加工商、中国最大的焦炉煤气甲醇生产商、中国最大的工业萘制苯酐生产商——它就是中国旭阳集团邢台园区。
2023年3月31日,旭阳集团成功举办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会议公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1. 39亿元,同比增长9. 7%;总资产规模461. 03亿元,同此增长 5. 34%;预计2023年底,焦炭同比增长317万吨,增幅34%;化工产量同比增长83万吨,增幅5%;氢能业务量同比增长400万吨,增幅100%!可以想象,每天增加焦炭将近一万吨,每天营业收入一亿多元!这在钢铁及焦化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抱着仰慕的心情,我来到了邢台园区参观。初入国家级绿色工厂,就打破了对传统焦化工厂的脏乱差印象,真是用煤不见煤,产焦不见焦,厂区道路整洁,绿植随处可见。经过简单了解,旭阳邢台园区近几年在安全、环保及清洁等方面投资超过几十亿元,更添钦佩之情。旭阳厂区的特色概括起来就是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邢台旭阳园区始建于2003年,属河北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近20平方公里。2023年2月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对河北邢台经济开发区进行了验收,成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这是旭阳集团继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荣获国字绿色工厂等荣誉后,又获得的新的国家级绿色制造荣誉称号。
邢台园区是旭阳集团的发祥地和最大的园区,现有9个公司,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河北省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产品最多、技术最先进的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新型化工材料、生物化工、再生资源利用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为发展重点,致力于打造成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2022年度在河此省质量协会质量管理活动中,被评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 和邢台园区一样,旭阳集团旗下的定州、唐山、沧州、山西、内蒙、山东、河南、江西等地及印度尼西亚海外园区,始终坚持创业、创造、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从传统制造业到服务业的优化转型升级。“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国内外局势、成本市场、价格等变化,旭阳集团通过控制原材料价格、提高销售价格、控制四项费用,提高人均效能等方式,不断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推动公司不断穿越周期,实现高增长的长期目标。”旭阳集团总裁杨雪岗如是说。
旭阳集团执行董事及高级副总裁韩勤亮介绍,2022年旭阳集团焦炭业务总量达1524.31万吨,通过配煤技术升级优化,降低用煤、运输等生产运营成本,焦炭整体管理规模提升至1610万吨,业务产量及规模稳步提升;公司第二大支柱板块化工业务总量同比增长48.6%,达52. 56万吨,己内酰胺产能已达到258万吨/年,跃居全球第二;同时,公司轻资产业务量和管理规模不断提升,焦炭托管运管规模增长至430万吨,化工托管运营规模增长至100万吨,同比增长66. 7%;通过自建与托管运营双轮驱动,公司在全国范围内10多个省份扎实展开,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2022年旭阳集团连续第4次入榜《财富》中国500强,位列第322位;先后纳入恒升大中型股可投资者指数等19项恒生系列指数以及深港通、沪港通等,持续、回馈支持旭阳集团的股东和投资者。
那么,旭阳集团是怎么做到的呢?
旭阳有九大核心能力——超前研究,战略规则,业务策略,供应链条,数字化运营,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扩张能力,纠偏能力。旭阳有九大优势——发展规模、一体化、园区化、集中营销、成本优势、研究创新、信息化智能化、安全环保质量、风控优势。他们形成了碳材料、醇氢、芳烃等三条独特的化工工业链,能生产5大类55种产品。 旭阳形成了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印度尼西亚480万吨焦炭项目、旭阳中燃焦化及配套、中煤旭阳合成氨、定州旭阳加氢站、萍乡焦化产业等项目,预计都在2023~2024年投产。
旭阳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常进行一些民生捐赠投资。例如,在邢台市襄都路与泉南大街交汇处,投资几百万,占地22000多平方米,建成了“旭阳知春园”。有牛尾河穿园而过,以文化墙、雕塑为主体,以景观亭、游览桥为点缀,并以多种乔灌木花草搭配种植,从而形成了河渠交错、绿木成荫、柳溪交辉、风光旖旎的绝美景观。园内广场用大理石铺地,中心雕塑“邢州五杰”,曲幽小经采用鹅卵石铺就,路边木桩错落有致,游人络绎不绝,再现了邢台古八景之一“柳溪春涨”的清水鱼跃、风飘花香的靓丽美景。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旭阳集团正以高昂的斗志、开拓的精神、创新的姿态,春风得意、快马扬鞭,描绘更新更美的壮丽蓝图!
这正是:
邢台北关望旭阳,
绿荫池涨溢春光。
卧牛奋起邢州兴,
作者简介:刘孟领,男,68岁,中共党员,河北邢台人,笔名孺子牛,自幼爱好文学和书法艺术,为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员,邢台市作协会员,《文学作家》签约作家,中国文联大赛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好作者”、入编当代文学网文化艺术人才库,并多次获得国家级书画和文学写作技能大赛奖励。作品散见《河北文学》、《文学作家》、《邢襄文化》、《邢台日报》、《牛城晚报》等报刊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