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掠影/(14)蔡家大院
从霍都堂府出来,右拐朝西走100米左右,便是天长古城的西城门。这个城门的瓮城和进城的门洞已不存在,只留有西城门的正门,券口上镶嵌着“镇武门”石匾额的门洞。所以我们也就不再往西边走了。出霍都堂府左拐朝东走50米左右,便来到了位于城内西大街南侧的蔡家大院。这个大院为天长古城城内士绅蔡家宅居,建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

蔡氏原居城西五里蔡庄村,清初有始迁祖蔡琏至城内为人打工,遂居城内。至乾隆年间,其曾孙蔡标家境渐富。蔡标子蔡履祥有四子,长温、次良、三恭、四俭。四子承祖训自幼读书,后均为秀才。其中次子蔡良为廪膳生员,曾历署柏乡、高阳训导,万全、鸡泽教谕。同治间又因在籍办理团练有功,获朝庭奖授六品顶带,其父母同时获敕赠封。

三子蔡恭婚后不久即病逝,遗子蔡汝翼从伯父蔡良学,及长为廪生,光绪乙亥年举人。蔡温之长子蔡汝霖及长孙蔡承泽均为秀才,为井陉书画名人有才子之称,故蔡家旧为古城望族。

蔡家自第四世至第七世,经四代经营,在城内西大街南侧逐渐形成一片占地十余亩,有房二百余间的庞大院落群。因蔡氏族中最高官阶为六品,故其不同于古城霍都堂及许总兵等官宦的府第,而是既成片相连,又分为若干小单元院落的玲珑典雅的民居建筑。

蔡家大院基本分为相连的两大片,每片的院落即可独立自成一体,又可以穿堂、过厅从内部相连成一大院,可谓别具匠心。且每个院落又各具风格,院落不大但建筑颇精雅。或屋角房檐穿插争让,或门洞影壁相映成趣。院中配植石榴树或其它花木,小院庭深,曲径相通,成为井陉民居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文字编辑/图片/吴同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