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念,泛着寂寞的微澜(组诗)
马士礼
母亲
(一)
总想为您写点什么,来填补
心里那个位置长久的空缺
哪怕仅仅只是短暂的留存
可笔下的文字
和小时候的我一样瘦小
双手无论如何也摸不到您站着的笑容
仰望,成为我最初唯一的姿势
这种感觉,在您瘦小身躯
成为我高大身影的一部分后依然如此
世上有些东西是无法替代的
比如对您刻骨铭心的思念
比如心里空缺的那个位置
你曾经就在那里
你现在没在那里
你始终就在那里
(二)
朴素不是贫穷
安适是田园生活的真谛
在平静的岁月里耕耘
我们是一季接一季的青苗
是您眼里鼓荡绿色的希冀
吮吸您稀薄的乳汁
咀嚼您的青春年华
我们的笑容鲜亮在您的憔悴里
秋天,饱满的收成挤满院场
粗茶淡饭把我们的骨骼喂养得强壮有力
夜晚,昏黄的灯光擦亮了我们的视野
飞针走线,千层底布鞋
不知纳进多少寂寞的岁月
炊烟的河流一年年流过屋脊
我们是一只只风筝
终究被你絮絮叨叨的目光放飞
多少次泪眼回眸
您像一节越燃越短的烛火
在我们婆娑的牵挂里
寂寞的闪耀
直至消失
回眸
像熟悉一枚纽扣
在衣服上的哪个位置
黑夜,即使蒙上眼睛
也绝对走不错老屋虚掩的门
单调的黑白画的记忆
少有缤纷的色彩光顾
炊烟是小时候流过屋脊的河流
我们是自由的鱼儿
在夕阳火红的映照里
在妈妈一声声的呼唤里
若隐若现游来游去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渐渐游出了妈妈的视野
可嘱托和叮咛像一盏盏灯
紧紧跟随并照亮我们的每一段行程
每一次的回眸,妈妈都似乎矮了一寸
站在老屋的门口和拐杖一起
等待我们越来越少的归期
当我们自己也成为一域河流
才知道儿时妈妈的声声呼唤
和看向我们的目光
究竟有多么重
常常在夜晚
把我们的记忆
把我们的胸口压得生疼

作者简介:马士礼,辽宁大连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做过报社编辑、记者,新闻作品和诗歌作品散见《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奔流》《名家名作》《鸭绿江》《特区文学》《海燕》《中国诗人》《黄河文学》《三角洲》《青年文学家》《林业文学》等国内报刊,多次在国内征文中获奖,有多篇作品入选年度诗歌年选,多篇诗歌作品入选《新时代文学作品选》《中国青年短诗萃》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