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荐金淮莲《荷月散文集》
胥全迎
去年就听说老同学金淮莲出书了。只是近日才得到这本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22.3万字的《荷月散文集》。为何用此书名?因为金淮莲同学的笔名叫荷月。
这本散文集共收录了345篇作品,分为“运河情缘”、“校园花絮”、“家国情怀”、“畅想未来”、“生活随笔”和“行旅掠影”六个章节。
金淮莲同学对文学有着一种浸入到骨子里的爱,爱得执着、爱的深沉。她的作品充满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社会现象的理性辨析,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她的作品,想像丰富浪漫,文字精练绚丽…这些作品显示了她的情怀、境界、功底。
金淮莲同学给我的印象,最突出的是她的认真。比如作协开个会交流发个言,或者布置一个任务,她都是认认真真地、一丝不苟地完成,质量高、效果好,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出版这本散文集,她的“认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著名作家朱士元老师已在《序》中对金淮莲的散文集作了点评,非常精彩!附后请读者朋友欣赏。
祝贺老同学新书出版!祝愿老同学创作更多的好作品!


对生活充满无限之爱
与荷月老师相识,是在一次偶然的文学活动中。其实在这之前,我通过网络和朋友的介绍,对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她酷爱文学,而且有了一定的成就。这次见面,通过交流,对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她是一位中学高级语文老师,不仅爱教学、爱学生,更爱文学创作。当时我就在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用自己的知识和作品去滋养和影响学生,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一次,她给我的另一个印象是为人十分谦和,言谈举止间流露的是热情和快乐。不过,言谈间只要你细细听来,她的话语里会蕴涵着另一种韵味,在不经意间传递给你一定的知识之点,让你会有一定的感悟和收益。后来,我们一起参加活动的机会多了,相互间的了解也就更深了。对她在工作之余写了很多文章,有散文、有小说、有诗歌,让我感到非常的敬佩。前些日子,听说她要将自己的散文结集出版,并想请我写个序,我欣然接受了。当我看完了她的文字时,被她笔下所展现的文采和文中所表达的内涵而深深地打动着。这个打动,就是她对生活充满无限之爱。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显著的特色是值得我们去品味、去鉴赏、去记忆的。
描摹生活,情真意切。文学作品里的生活画面,是通过作家的笔来再次展现的,至于描摹得程度高低,那是要靠作家的观察和体验能力而论的。在荷月老师的作品里,体现的是她对生活的深层感受。从他的作品里,我们会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因为有了爱,作品里体现的情才更真切,也更能打动读者,让读者浮想联翩,产生一定的共鸣。《针线匾里寄深情》的“母亲的针线匾,有着其辉煌历史,从我记事时它就伴随着母亲。它由柳条编制而成,既结实又耐用。里面的内容很丰富,花绷、剪刀、针锥、尺子、顶针、线陀、划粉,五颜六色的线、型号不一的针、五花八门的纽扣、花花绿绿的碎布,还有一本大书里面夹杂着一家人的鞋样子,可谓是品种繁多、包罗万象。”和《难忘挑水工悠悠扁担情》里的“清晨,天蒙蒙亮,人们就听到了远处雄鸡“喔——喔——喔”的啼叫声,住在水门桥南岸旁的李三爷迅速起床,操起两头带有钩子的竹扁担,钩起两只木桶,踏上凹凸不平的石板,爬上河堤,再一步步走下石阶,来到里运河河边。晨曦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清澈透明,偶尔还有一群群的小鱼、小虾自由畅快的嬉戏,好一番美丽的景致。”等,情真真,意切切,母亲和李三爷如同我们站在一起交流一样,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叙述故事,跌宕起伏。会写散文的作家,总会在文中设置一些故事,让你能一口气把文章读完。为什么能一口气把文章读完,这就是故事的作用。散文里有故事,让读者读起来会更有味道,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内涵深沉而且蕴意深长。如何去构思这个故事,用这个故事去打动读者,那就要看作家的驾驭能力啦。荷月老师在文中把故事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且会在平淡中让你遇到惊奇,这实在是很难做到的。打开《我与素质教育之——包饺子比赛》一文:“比赛开始!只见第一组十个同学迅速套上护袖,拿起准备好的面团就揉,接着把面团搓成长条,跟着又把长条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后又用手掌把它们按成一个个小饼状,那麻利动作让其他同学看的眼花缭乱、目不暇给……接着第二组同学们在做过以上程序后,开始包饺子,让人看的能笑破肚皮。可能因为紧张,有两个同学不小心把馅放多了,手一碰,饺子馅都露出来了;有的饺子包得鼓鼓的,像个小胖猪;有的馅包少了,瘪瘪的像个瘦猴子。最精彩的还在后面呢,只见小胖墩尤文武胸有成竹地从包里拿出一个白围裙系在身上,俨然像个面点师。你瞧:他神情自若,右手拿着擀面杖,左手不停地转动着饺皮,那动作是那么娴熟、那么协调,不一会儿三十个饺皮就均匀地擀好了。他的精湛的技艺迎来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此时不知哪个调皮同学用报纸给他叠了个高高的帽子戴在头上,哈哈……把老师和同学们笑得前仰后翻。”第一组的动作让其他同学看的眼花缭乱、目不暇给;第二组的动作让人看的能笑破肚皮;最精彩的把老师和同学们笑得前仰后翻。不同的情节,跌宕起伏,把故事叙述得有板有眼。
以情晓理,善于启发。文学作品是用来陶冶人、启发人、教育人、引导人的,必须要有着正确的思想内含,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正能量。这也就是说,作家必须站得高,看得远,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有一定的高度,才能发挥作品的应有作用。荷月老师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所写的作品一定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这一点,从她的文中是能够看到的。看到的是她的责任,看到的是她那深深的爱。“亲爱的儿子:今天的步伐,决定明天的风景,今天的态度,决定明天的高度。总之,一句话:希望你做一名医德双馨的好医生!好导师!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担当的人!相信努力的你,定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写给博士儿子的家书》里的一段话。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儿子的期待,更深藏着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爱,同时也给所有读者带来了一种人间大爱里的温暖和启迪。《初次较量》中的“常言道:顺着毛抹,老虎狮子也听你的。好!这次还给你一个台阶下!改完作业,备好课,下午上课,我把该总结的都总结了,然后对他韦小鹏的语文作业进行点评。特别是对他几篇日记写的真实,字迹清晰工整进行了表扬!我瞄了他一眼,他还颇有些洋洋得意。然后我又意味深长的说:“如果你能把其他科的作业也能如此完成,一定更棒!韦小鹏,你说是不是?”我朝他看了看,他羞红了脸,点了点头。”情与爱交织其间,令读者在感动中边读边思,自然而然地在内心产生了共鸣,使心灵得到了净化并深受启发。
遣词造句,细腻入微。作家的作品能不能打动读者,遣词造句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何去打动读者,少不了要看他的遣词造句的功力的高低。这个功力从何而来,当然是要靠作家的积累和大量的阅读。细读荷月老师的作品,你从中会发现,她的功力就是来自大量的阅读和不断的积累而来的。她在遣词造句中,能够做到细腻入微,实在是难能可贵。贵就贵在她能让读者去反复咀嚼,从中得益。“我只要积攒下一点零花钱,就被我上新华书店用了。书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闲暇时我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它们。我为故事主人翁的遭遇而起伏不定,他们时而让我哈哈大笑,时而让我怒气冲冠,时而让我悲伤失落,时而让我热泪盈眶……为了他们,我有时忘了吃饭,妈妈还把我狠狠的骂了一通,至今还记得这句话‘你这个傻丫头,以后就跟书过日子吧!’虽然书是被逼放下了,但心终归是放不下的,想着那故事情节,惦记着那里面的人物。高兴、喜悦、伤心、愤恨,一时所有的喜怒哀乐我都体会到了。难道我已经爱上了文学书籍了?是的,我爱上了她。手抄书《林海雪原》是我的初恋,她陪伴我走过了难忘的岁月,她是一串串跳跃的音符,她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她是一首波澜壮阔的诗歌,她把无知的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她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她让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她为我编织了文学的梦幻!”这是《难忘手抄书,<林海雪原>》里的一段话。“时而让我怒气冲冠,时而让我悲伤失落,时而让我热泪盈眶……”“初恋、岁月、音符、画页、大门、净化、翅膀、梦幻”等,这些句式和词汇,可谓用心良苦。《七夕的合欢花》里我们看到了:“满树的绿叶红花,翠碧摇曳。一朵朵粉色的合欢花犹如腼腆的少女羞出之红晕,绽开之红唇。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窗户,一股淡淡的馨香扑面而来,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巨大的树冠,不时,三三两两的合欢花,犹如仙女摆动着那婀娜妙曼的舞姿翩翩而下;又像微型的降落伞从树上飘落而至。”“合欢仙子与桃花、梨花、玫瑰花、玉兰花不同,它们的花瓣不是一片一片,而是一丝一丝,有如一根根针状的蕊组成的绒球,前面一部分是粉红色的,后半部分是白色的,好似一把把张开的羽毛扇。”《鞋帮里面藏情报》里我们看到了:“太阳炙烤着大地,麦海泛起金黄色的波浪,知了在树上不停地热呀热呀地唱着,河边的青蛙也不甘寂寞地叫着,滚滚热浪让人觉得窒息……”看到这些文字,一幅幅美景便呈现在眼前,久久不忍离去。
《荷月散文集》,我为之作序,感慨颇多,所言只是粗浅之见,没能把精华之处点透,甚为遗憾。愿荷月老师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喜欢的读者有更多的品读和欣赏的空间。
(朱士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淮安市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曾任《短小说》主编)。

金淮莲
我阅读过的文学书籍很多,然而让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那本手抄书《林海雪原》。
记得小学五年级暑假,有一天我帮妈妈晾晒东西,从一个木箱里翻出了一堆旧书,无意中看到一本没有封面、前后残缺近三分之一的书。当时也不知书名叫啥,可只读了几页,我就被它精彩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爱不释手、废寝忘食,恨不能一口气把它读完。
那个年代,家里没有电风扇,也不知道空调是何物。夏天气候炎热,晚上全家人吃完饭就拖张席子到水门桥上去纳凉。天上的星星在闪烁,运河里偶尔会传来轮船汽笛的鸣叫声。大人们一边摇着芭蕉扇,一边闲聊着家长里短。孩子们闲不住,蹦蹦跳跳地嬉闹着。我坐在小竹椅上,双手捧着那本破书,借着桥上的路灯光,聚精会神地读着。不知不觉夜深了,纳凉的人们渐渐散去,我还目不转睛地捧着那本书。妈妈喊几遍,我才很不情愿地跟着大人回到家里。为催促我和妹妹早点睡觉,妈妈把那仅有的15W白炽灯熄灭了。我只得偷偷拿起手电筒躲在被单里接着看。夜里两三点钟,妈妈过来检查我们被单盖没盖好,我听到声响,吓得赶紧关掉手电,把书藏在身下,装着睡熟的样子,才躲过一通责备。
当时只知道书里描写的英雄人物有杨子荣、少剑波、刘勋苍、孙达德、白茹、鞠县长等,他们那呼之欲出、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形象,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特别是第二章《血债》,少剑波的姐姐鞠县长让我铭刻在心。她既是一位温柔的妈妈、贤惠的妻子、善良的姐姐,还是一位令我敬佩的女英雄,她被土匪杀害那一情节,展现出悲壮的英雄本色,让人荡气回肠,我曾为鞠县长英勇就义而痛哭流涕,连眼睛都哭肿了。为了这故事,哥哥曾取笑我,“妹妹,你可别当真呐,那是故事,故事都是假的。”可我不信,为了报仇雪恨,甚至想立马穿上军装、戴上披肩、踏上雪橇,驰骋于林海战场,拿起机关枪,把什么座山雕、许大马棒、蝴蝶迷之类的土匪们横扫精光……
顺着故事情节往下看,我有时为小分队的战士们处在“林密仰面不见天,草深俯首不见地”的艰难险阻中而牵挂;有时又为小分队活捉小炉匠而庆贺。在《逢险敌,舌战小炉匠》一章,我为杨子荣深居威虎山的危险中而心惊胆战,又为他与座山雕、八大金刚、小炉匠周旋胜利而兴高采烈,更为小通讯员高波的牺牲而流泪。更让我百读不厌的楷模则是,杨子荣那对党忠心耿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那有情有义、艺高胆大、谨慎细心的真男儿形象,让我仰慕很久很久。
在《小白鸽彻夜施医术》和《少剑波雪乡抒怀》两章,我为白茹姐姐虚心向蘑菇老人学习民间偏方,医治好了战友们的冻伤而骄傲,也为白茹姐姐与少剑波产生的情愫而欢欣。至今我还能记得剑波赞美白茹的几句诗:
她是雪原的白衣士,
她是军中的一朵花。
她是山峦丛丛的一只和平鸟,
她是林海茫茫的一个小美侠。
漫天风雪寻常事,破荒闯阵荣春华。
轻笔淡描小丫谱,雪乡我心…
总之,我囫囵吞枣地一口气把那本旧书看完,可惜读到《调虎离山》这一章时却没了。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让我茶不思、饭不想,让我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
有一天,我到同学王琳琳家去玩,发现她家桌子上放着一本书,无意翻看时才知道这本书与我家的那本一模一样,原来它的名字叫《林海雪原》。真是无巧不成书,此时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呀,就跟同学借。她说这是她姐姐的书,我可怜兮兮地向她姐姐借,可是她说必须用书交换才行。我为了借这本书,跑回家把哥哥的一本《敌后武工队》偷偷地拿来交换,而且她姐姐规定阅读时间只能一周。
回到家,我抚摸着同学的这本《林海雪原》,真是爱不释手。为了不把人家的书弄脏,我还用牛皮纸给它包了起来。瞧着咱家的这本书破烂不堪,心里真不是个滋味,丢弃可惜,不丢心里不甘,最后下定决心抄书,把缺损的部分补回来!
说干就干!我把仅有的零花钱拿到街上买了和《林海雪原》版本一样大的纸张,东大街、西大街的文具店都没有,买大白纸裁剪,纸太脆太薄,正反面钢笔字又不好写,只好放弃。怎么办?又跑到文具店买了两本厚厚的软面抄,横的一样宽,可是竖的又短了一截,哎,只好委曲求全了。我把软面抄封面慢慢拆开,先用铅笔在本子的边缘留下空白,画上一道道竖线预防所写的字超过界限,我一边欣赏,一边抄写,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每抄完一页并为它标上页码。
最让我难忘的是,一天早晨,妈妈上班前交代我把午饭烧好,那时家家户户都用煤炉,干饭要在快好之前放在高一点的铁架上蒸蒸。由于我全神贯注地忙着抄写《林海雪原》,竟然忘记了把饭放在铁架上蒸,饭烧糊了都不知道,等妈妈下班回来米饭都成一锅糊饭了。为了减轻饭的糊味,妈妈只得把一根根大葱放在米饭上,委屈一家人吃了一顿糊饭,当然我也少不了被妈妈一顿训斥和大家的埋怨。唉,埋怨归埋怨,谁叫我对《林海雪原》如此痴迷呢。
等我用一周时间紧紧张张地把最后二十章全部抄完之后,右手的中指已经被钢笔磨出了老茧。为了把这本书装扮的漂亮些,我找出妈妈用的针锥、钩被子用的大针和纳鞋底的线,把它与原来的旧书缝合在一起,我还找来了一张白硬纸板,请妹妹用水彩笔模仿同学的书画了封面,白雪皑皑,林海茫茫,上面还画上个杨子荣,再用胶水粘在书上面,嘻嘻,还挺像的呢。
从那时起,那一瞬间开始,我知道咱与《林海雪原》一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书中所描写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浓墨重彩,有的寥寥数笔,所望造的形象竟然如此鲜明,性格迥异,作家曲波的独具匠心、妙笔生花和惊世才华令我折服!让我惊叹!
通过抄书这件事,我的收获也挺大的,许多不认识的字词也认识了,作文水平提高的很快。举个例子吧,开学了,老师带我们同学去到黄河堆"铁水牛”那儿拉练,每个人头上都带个柳树枝圈成的帽子,我穿着妈妈给我做的小黄军装,腰上扎个皮带,路上老师还不停叫我们卧倒、传口令……回来之后我把这些情节仔细地写到作文《拉练》里,得到了班主任张老师的夸奖:“荷月的作文不仅描写得好,字也写得漂亮!”当我的作文被老师当范文读的时候,当我欣赏着老师在作文本上画下的一段段红圈圈的时候,当我的作文被贴在黑板报上的时候,呵呵,心中那个得意劲呀,甭提了!
从此以后我爱上了读书,不仅《林海雪原》,还有《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红日》等书籍都是我拿书与同学交换读的。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地,一些名家名著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以及莎士比亚等又成了我的新朋友。我只要积攒下一点零花钱,就被我上新华书店用了。书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闲暇时我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它们。我为故事主人翁的遭遇而起伏不定,他们时而让我哈哈大笑,时而让我怒气冲冠,时而让我悲伤失落,时而让我热泪盈眶……为了它们,我有时忘了吃饭,妈妈还把我狠狠地骂了一通,至今还记得这句话“你这个傻丫头,以后就跟书过日子吧!“虽然书是被逼放下了,但心终归是放不下的,想着那故事情节,惦记着那里面的人物。高兴、喜悦、伤心、愤恨,一时所有的喜怒哀乐我都体会到了。难道我已经爱上了文学书籍了?是的,我爱上了她。手抄书《林海雪原》是我的初恋,她陪伴我走过了难忘的岁月,她是一串串跳跃的音符,她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她是一首波澜壮阔的诗歌,她把无知的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她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她让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她为我编织了文学的梦幻!
啊,那本手抄书——《林海雪原》,我永远忘不了她!

后 记
闲暇时,把文学的梦幻拾起,岁月悠悠,往事依依,童年的那本手抄书《林海雪原》让我涌起写真的创意。一座风光旖旎。漂浮在水上的古城淮安,历经了南船北马的繁荣、江淮文化的滋润,历代伟人的熏陶,犹如一幅幅水墨画,它激起我心中的涟漪。
灵感把我的心境带入一片静谧的天空,带入一方洒满月色的荷池。敲击着键盘,曼妙的文字叙述着喜欢的故事,诠释着自己的心灵,这里有我童年时的快乐,少年时的梦幻,青年时的追求,工作时的狂热,家与国的情怀,还有饱览河山的愉悦以及与同学们结下的友谊。这里有我的快乐,有我的忧伤,有我的甜蜜,有我的遐想,还有我的殷殷希望。此书尽管写的不怎么完美,但总觉得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完成了一件大事。稿定付梓,掩卷而思,能将此作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也是件惬意的事。
在此,我特别感谢,为此书作序的作家朱士元先生,他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淮安市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当我邀请这位德高望重的作家作序时,他放下繁忙的事务,当即应允。他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将二十余万字的散文,仔细阅读,并一一点评,并给我写出了《对生活充满无限之爱》的高质量的序。他的热忱以及速度真让我感动不已。
我十分仰慕朱会长的才华,学问渊博,笔耕不辍,为人低调、谦逊随和,他出版了小说集《面对一朵花微笑》等12部。曾先后7次获吴承恩文学奖。2016年7月,微小说《多变的戒指》荣获“‘中骏杯’《小说选刊》双年奖(2014——2015)‘读者最佳印象奖’”。2020年12月,小小说《暖流》《守夜》被江苏省作家协会分别评为“2020年度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有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选载。有多篇作品被翻译到泰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
我的拙文能得到大师的恳切评价,实在是十分荣幸,他的指点像灯塔,给我以鼓舞,给我以奋进,为我今后的创作之路指明了方向!
在此,我还要感谢亲朋好友,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厚爱!还要感谢淮安市作协主席龚正、清江浦区作协主席朱月娥领导对我的鼓励与支持!感谢团结出版社的尹孜等编辑的审稿与策划!还要感谢《安徽诗歌》主编晓渡等老师的策划与装帧设计!
祝各位万事如意!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