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检察公益诉讼办案实践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促进提升办案质效,最高检启动了“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建设,深圳市检察机关积极落实最高检部署要求,联合团市委志愿者部为市区两级院招募了257名志愿者。

深圳检察“益心为公”志愿服务队成立&志愿者首场培训开班
为更好地发挥志愿者作用、提升志愿者参与度,建立“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公益保护新模式,深圳市检察机关与团市委志愿者部于2023年5月7日在福田区香蜜公园科普馆对志愿者进行了首场培训。深圳市志愿者联合会党委书记刘林波、中国志愿服务高级培训师彭旦、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张洁敏副主任、王栋华检察官及检察官助理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一、动员部署,扩大公益保护同盟军
此次招募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主要包括行政机关执法人员、法律工作者、新闻媒体工作者等,组成了多元化志愿者结构队伍。首批志愿者年龄最大的为61岁,年龄最小的为20岁。

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张洁敏副主任宣布深圳检察机关“益心为公”志愿服务队成立。她向志愿者介绍了组建“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的背景,对志愿者对公益诉讼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指出:一是检察机关将依法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借助公益诉讼志愿者作为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保持零距离的“桥”和“舟”,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公益问题,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织密“线索收集网”,建立“公益诉讼+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办案模式,推动公益诉讼办案质效“提档升级”。三是汇聚志愿者力量,把线索提报、咨询听证、跟踪观察、整改评估等多环节的实践作为志愿者工作的载体,发挥“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力量助推检察公益诉讼办案取得实效。
二、交流学习,共同做好公共利益捍卫者

王栋华检察官从三个方面对志愿者进行授课培训。一是讲述了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探索与确立。通过生动的真实案例阐释了什么是公益诉讼,公益诉讼与普通私益诉讼的区别,提起公益诉讼的依据,并对近五年来我市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成效进行了介绍。二是重点介绍了检察公益诉讼的开展领域与程序。针对公益诉讼法定领域及部分新领域,逐一通过案例讲解方式让志愿者更加清晰了解公益诉讼涉及的范围和领域。三是阐述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的发现与评估。对公益诉讼线索发现的来源、线索认定标准及如何收集公益诉讼线索,作了详细的讲解。
志愿者们听后纷纷表示,对公益诉讼有了初步认识,明晰了应如何发现和判断公益诉讼线索,有效提升了志愿者参与支持办案的能力。
三、岗前培训,努力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

“益心为公”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岗前培训由服务队队长、中国志愿服务高级培训师彭旦授课,她围绕“新时代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需求、志愿服务通识知识、志愿服务礼仪、法治宣传志愿者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志愿服务文化和志愿服务精神,有效地加强了志愿服务队的凝聚力,提高了志愿者服务动力和活力,为检察机关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下一步,深圳检察机关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检察机关部署要求,将“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工作作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强化法律监督的有力抓手,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好发挥平台作用,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激发志愿者积极性,凝聚公益保护合力。
编辑:卢兴求
来源:深圳市人民检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