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人 的 根
文/李建州/甘肃

从来没有在这个春天如此压抑,父亲的脸色比较难看,阴沉且带有几分难以抑制的悲殇,宛如这个多变的春天,令人难以捉摸。
2023年是双春年,又遇闰二月,按照时令,本应温和的春天,空气中却处处凝聚着一丝寒气,仿佛春与冬并无明确的界线,偶尔还藕断丝连、融合切磋。父亲不止一次地查看老黄历,推算着春季土旺之时,反复擦拭着屋檐下搁置好久的点种器。这是父亲为春播做足了准备,但是天公并不作美,气温久久难以回升,眼见得春播的时令越来越近,父亲焦灼的脸色愈发明显。

每逢这个时候,我往往是不会多言的,父亲种了一辈子的庄稼,知晓农事的操持,懂得农事的规律,无需我这个外行胡乱发言。不过,有时候,我也按捺不住自己,说一些自己的想法,但往往都是无济于事。
去年初秋种麦的时候,我曾和父亲发生过争执,他要种一亩多小麦,说是家里余粮不足,我坚决反对,小麦的产量极低,成本又大,若遇旱情或是雨灾,颗粒无收,根本不划算,有投入播种、收割、喷药、施肥的资金,也足以购买数袋面粉。之所以我决心不愿让父亲种小麦,是因为除过花费的成本较大外,最为担心的是,收割小麦之时,田间小路狭窄,左右树木挡路,收割机无法顺利到达田间地头,为此往年收麦之时都会遇到诸多烦事。父亲当时的脸色比较难看,不种粮吃什么,拿什么养家糊口,没有收割机自己就磨镰刀下地收割。父亲最终还是种了小麦,只不过在整垄连片的土地上,寥寥无几的只有两三亩了小麦,不过一两户人家。
父亲这次心中的焦灼源于忽高忽低的气温,眼见到了播种玉米的时候,气温却突然间从二十几度下跌到了零度左右,甚至还出现了零下二三度。在万分焦灼中苦苦渴盼了几日,气温稍有回升,又遇一场春日里并不多见的连阴雨,蓬松的泥土压根承受不住一双大脚,待到雨过天晴,已是迟了数日。天气放晴,农人都疯了般奔向了田野,跟天气赛跑,跟时间拼命。原本落后的播种农具显得费力费时,父亲便狠心买了一台滚动式玉米播种器,整整忙乎了一天半的时间,才将数十亩玉米种上。此时,父亲尽管累得直不起腰,但心情略有好转,焦灼阴沉的脸色好转了些许。
当我周五从学校返回家里时,不见父亲的身影,母亲只说是他去了地里,直到晚上父亲才拖着沉重的身影回到家中,脸色愈发深沉,也少了几分言语,只是不住地叹息。我悄声问母亲,得知父亲今年种的玉米出苗率太差,这几天心情非常糟糕,脾气也大,尽管补种了一些,但时间尚短,还不能确定能否出苗。
在别人眼中看来,父亲一辈子都是务农高手,不干则罢,干就要干出一些名堂,他知道这是作为一名农民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庄稼就是农人的根,于他而言,庄稼弄糟了,压根就没有商量的余地。晚饭间,父亲也唉声怨气地说起了玉米苗情,显得非常懊恼,他埋怨自己为了省时省力,不该尝试用新的农具进行播种。家人也是劝说了一番,并无什么好转。次日周六,父亲便将我唤起,让我挑水到地头,他自己背着老式喷雾器又给那些未出苗的地方灌水。其实,地墒是完全足够的——父亲也知晓这个,但我没有反驳,帮父亲把水挑到地头。也许,对他而言,此举是对自己心里弥补的一种最好方式。
放眼望去,玉米出苗参差不齐,有些地方甚至数十步不见一根玉米苗,也难怪父亲有些懊恼,这是多年来,我未曾遇见过的,父亲更是。

也不知怎地,突然间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这份职业。教书育人的使命和父亲侍弄庄禾的使命如此相似。我的那些学生不正是如此吗,他们便是这一行行正在茁壮成长的幼苗,有以学习为己任的奋力拼搏者,也有前途无望、不思进取的悲观者,更有惹是生非、不服管教的叛逆者,他们同坐在一间教室,享受着老师同样的课堂教学,可最终的结果却大不相同。我也思忖,常常遇到学生的成绩忽高忽低,但我似乎总会想起那些高光的时刻,却从未如此沉重如此自责地去面对每一位学生。倘若我像父亲守护家园守护庄禾那样精心侍奉,是不是我的学生也会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呢?
作为农民的父亲,用大半辈子的时光守护着自己的土地,春播秋收,他找准自己的根,而我每年也会送走一批学生,迎接新的一批学生,这不正是土地之上的春播秋收吗,但我至今,似乎面对那些未曾破土而出的种子,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弥补准备,只是望着那些绿油油的秧苗而沾沾自喜,孤芳自赏,突然间,我似乎界定不清想不明白,自己的教育之根又在哪里呢?

再过几天,父亲的庄稼地就有了明确的答案,是好是坏,一目了然,再过三十余天,我的教学成绩也有了明确的答案,是喜是忧,也会泾渭分明。但愿吧,我和父亲一样,能够通过精心侍奉,会迎来一场喜人的丰收,于庄稼,于学生,于自己,都是一个满意的交代!
(文中图片引用网络)

作者简介:李建州,甘肃合水县人,甘肃省作协会员,高级教师。发表作品三百余篇,散见于《未来导报》《读友报》《甘肃工人报》及地方期刊杂志,部分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网、都市头条、书香神州、陇东黄土地文学、塞北文学、兰苑文学、九州作家、西部风微刊、蒙东作家等网络平台,2017年8月参与合水县县委、政府组织的《合水旅游概览》一书编辑,并担任副主编,2018年8月承担合水县县委、政府组织的《合水八大文化》之《秦直道文化》部分编写任务。2017年出版散文集《生命的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