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赞:劳动者的中国(外一章)
文/山西太原 长弓
站在红五月的首端,那种对劳动者的中国由衷的赞美和歌咏,顷刻间从心的深处奔涌而出。所有关于中国劳动者的品格和特质,比如:伟大和平凡、比如卓越和优秀;比如坚韧和执著、比如吃苦和耐劳,都在今天变得格外深沉和厚重。
沉醉在劳动者的中国的山光水色之中,谁不会对如诗如歌的中国产生深深的爱恋?站在黄河劳动者的脊梁上,体味“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和冲天伟力;站在长江劳动者的脉络上,感受“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迅疾奔突和瞬息万变;站在泰山劳动者的峰巅上,抒发“会当凌绝顶”的豪迈气概和壮阔胸怀;站在西湖劳动者的神韵里,看“烟柳画桥,风帘翠暮,参差十万人家”,闻“三秋桂子”,采“十里荷花”。听“姜管弄情,菱歌泛夜”,一派东南形胜美景。
劳动者的中国其实是卷帙浩繁的古籍,深藏着无法阅尽的文明传统、文化功力和人文底蕴,以及对世界和人类文明起到的启蒙和促进作用。劳动者的中国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她融进了中华民族的睿智和毅力,意志和汗水,骨气和魂魄,成为世界上工程最为艰巨的人类建筑。劳动者的中国创建了庞大壮观的故宫建筑群,她气势恢弘,巧夺天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劳动者的中国又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时光如练,生命如虹。站在红五月的首端凝眸,万水千山走过。风雨砥砺中,奏响一曲时代的强音。透过每一个音符,我们唱响劳动者的每一组乐曲;踏着每一个节拍,我们感动劳动者的每一支韵律。从林海雪原,到西南边陲,从东海之滨,到戈壁荒野,有多少辉煌成为记忆,有多少瞬间成为永恒。一个个坚实的足迹,一道道岁月镌刻的印痕,一座座腾空而起的桥梁、一条条宛如巨龙的铁路,蜿蜒在祖国的版图,如火的旗帜上书写着劳动者的誓言和理想,并成为一道道沉默不语的绝代风景,铭刻在共和国的光辉史册上。
站在红五月的首端,我更看到,在与现代意识峰巅同一等高线上,劳动者的中国正用赤诚和硬度支撑起一个伟大民族复兴的脊梁。在新时期新时代的万里征途上,万千劳动者的中国挥舞镰刀,收割几千年的劳动清香;启动齿轮,伸延几千年文明发展的链条,把民族复兴的理想和目标浓缩,把民族复兴的豪情和尊严升华,浓墨重彩地书写民族振兴发展的宏伟篇章。
☆劳动颂
劳动,一个多么令人眼热、令人心动的字眼。劳动,就是创造的开始;劳动,就是把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大限度地拉长并且超越,超过一条路一座桥的长度;超过一座山、一面旗的高度。劳动,更像是镌刻在党旗上的那把镰刀和铁锤,活力四射地把光芒奉献给大地和天空。
劳动,还是这样的概念,它是人们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合,是人们生存和延续的根本,更是所有劳动者崇高而又神圣的权利。劳动更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的重要。生活中,如果个体的生命,能像花一样在春天绽放,像树一样在春风里明媚,该是多少劳动者一生的追求与向往。
从古至今,劳动之歌从岁月幽深的底部传来,并且也已唱响千年。因此,当我写下劳动——这两个平常又令我无比敬仰的字眼时,我的笔下瞬间就浮现出汗水的味道。眼前就浮现出农民的稻田、工人的车间和知识分子的实验室或黑板。故而我常常想,劳动就是收获五谷时的喜悦、就是工厂大机器的轰鸣、就是科学实验室昼夜不熄的灯火,就是风吹动书本传出的呼啦啦的声响。
每天在和煦的阳光下,作为普通的劳动者的我们,各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忙碌和劳作。每天怀抱心头的热望,把自己的生命打开。似水流年,山在目光里越长越高,水在脚边越流越远。路,是城市舒展筋骨的动脉,桥,是城市腾空架起的彩虹。跌宕起伏的劳动号子,一次次打动心弦 一次次在浪花上做梦,一道道彩虹横跨南北。地火流动的血脉,叩响大地的琴弦;用风骨弹拨大地的琴弦,用一双勤劳的手,用一颗智慧的大脑,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幸福。
曾几何时,风吹热这个世界,劳动号子是劳动最传神、最响亮的一种表现形式。行走在热火朝天的铁路施工工地,我曾经亲眼见过这样一个劳动的场景:在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下,一个铁路建设者正上下摆动两面小旗,指挥一台庞大的架桥机缓缓地把900顿重的桥梁吊上高高的桥墩。此时,人声鼎沸,急促的哨声,舞动的旗语,在云蒸霞蔚的背景中,庞大的机身和挥旗的人脸都涂上了一层暖暖的金黄色,勾勒出一幅极具动感的劳动剪影。我想,这该是铁路工地每天最具传神、最为生动的一幅劳动场景。
面对这幅云蒸霞蔚、扣人心弦的劳动场面,面对这些劳动着的普通人群,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因为在他们身上,我真正读懂了一个普通劳动者自身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读懂了一个普通劳动者人生的伟大和崇高。而正是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用勤劳和智慧、用青春和坚硬的脊梁,扛起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旗帜和雕像。
因此,面对劳动,我只能用钢铁和汗水来形容它,用黑夜中的火和天空中的霞来赞美它。在红五月出发,我怀揣美好的心愿和灿烂的阳光,去赴夏天的盛会。满脸的汗水流淌着由衷的喜悦,一生的理想、血和骨头,一次次被劳动所激发的热情点燃。为此,我确信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的无比重大,因为只有通过劳动,我们才能创造并改变这个世界的容颜;只有通过劳动,我们才能重新塑造和改写自己璀璨的人生。

作者 长弓,男,本名张安全,山西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中铁文协、太原市作家协会会员。 曾在《工人日报》《山西日报》《人民铁道报》《山西工人报》以及《中国散文诗》《散文诗世界》《中国铁路文学》《山西工运》《鸭绿江》《乡土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或省部级文学大赛,曾获2022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银奖、第五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大赛二等奖,有作品入选《华夏散文诗选萃》《太原散文选》等丛书,本人名录被收入《中国现当代散文诗作家大辞典》及《山西作家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