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28期 总第347期


让知识插上飞翔的翅膀
一一写在“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
作者 王少锋
主播 杨 红
4月25下午二点,我有幸被云南民营企业家协会,一位老朋友邀请,参加一个专题知识产权讲座。省市检察院几名美女检察官组成宣讲团,携带着精制的资料,图文并茂的课件,全方位介绍中国知识产权的前世今生。虽听的粗枝大叶,但让我大开眼界,收获非浅,感觉有话要说。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孤陋寡闻的我,才知道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日,有那么一个节日是专为知识产权而设。知识能成为产权并得到保护,这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之幸,同时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所有劳动者之幸,这份幸运是来之产易的,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知识产权应该说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推动创新、鼓励创造发明,保护脑力劳动成果,进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中国知识产权历史很短,1949年以前,中国没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概念。新中国一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是清一色的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劳动者是主人翁,技术革新也好,创造发明也好,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有的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归功于党和政府正确领导。尤其文革,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搞技术创新是白专道路,连基本人权都没有,谈何知识产权之说,知识分子做点事情那是偷偷摸摸,唯恐别人批判是为了成名成家。
1979年中美建交,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了全面政革开放,知识产权才被逐渐引起重视。在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谈判时,当对方提出要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中国的政府官员,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个东西存在。那美国佬,按昆明话讲是非常咋惊的,他们设计出来的产品,即便一个图案,不经同意,没有授权是不准复制、模仿的。否则是要追责罚款的,到了这个时侯我们才知道小锅是铁打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洋词,也是从美国人那儿学来的。因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所遵循的情怀从来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既然要兼济天下,就不能斤斤计较,不然不是太小气了嘛。两种文化价值观,决定了对知识产权的不同态度。
其后几十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加入WTO与世界接轨,直到2001年中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才逐渐完善起来。前前后后出台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保系。在中国不是出台了法律,就能自觉保护遵守的。侵权盗版,坐享其成的违法案件比比皆是。十年磨一剑的劳动成果,一出世,马上就被仿造,乔装打扮推向市场,弄的真假难辨。这种现象,对于创造发明专利者是一种挫伤,也是极不公平的。尽管政府工作报告每年都在讲知识产权保护,执法部门也在宣传与打击并举,上了刑法,但假冒伪劣,盗版侵权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举个简单例子,一个作家辛苦几年写了本畅销书,刚出版,地摊上就有了,便宜的很,把正规书店就冲击了。因为,此举走的是捷径,得到的是利益。还是马克思讲的深刻,一针见血: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毛孔都充满着肮脏的东西;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上绞刑架的风险冒天下之大不韪。值得欣慰的是,中国通过20年的治理,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在改善,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的知识产权所创造的财富占比,在世界范围内,也实現了零的突破,尽管占比在后位,但也是在努力往前赶。听过讲座,也才知晓知识产权保护也是有时限,不是永久的。比如专利发明有20年保护期,这个时间也够了。唯有如此,人类的发展才能不断突破瓶颈,唯有如此,也才会激发一些智者创新走在时代的前列。
追溯中国的历史,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传统也是有的,但有自身民族特色。尤其是民间艺人,家传独门绝技,那绝对是要保护不能外传的,虽然没有申请专利之说,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说的成了不公开的行话,关键的地方是不会外传的,即使对自己的儿女,也是传儿不传女,传长不传幼,这种保护措施厉害吧。尤其配方类的产权,那是几代人的经验积累与总结,没什么科技含量,一旦为外人所掌握,马上就失去了神秘性,用不了多久自已就没有“伙食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知识产权表现也是百花齐放,真正唱大戏的其实都是无私奉献者。典型的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财富,我们从没有向老外提出过知识产权问题。还有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精华,也是无私向世界开放传播。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唐诗宋词元曲,不仅不保护,而是极力向外输出宣传。国碎中医、武术、烹调,那是“一招鲜,吃遍天”,还要在全世界办学挍弘扬,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大胸怀、大格局、大境界的人。云南白药的配方,建国后,曲焕章无偿向国家捐献。还有民国奇人张伯驹,穷尽家产,收集中国历史上流失的名贵书画,最后无私捐给国家放在故宫收藏,自已却贫困潦倒病死在医院,这是用生命在保护中国的知识产权。还有一种知识产权,近些年,也在悄然兴起,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申报,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从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到知识就是财富理念的形成,这是人类对知识产权认识上的一个历史性飞跃。历经四次工业革命,人类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的文明成果,是有人类历史以来的总和还要多。在这个过程中,凝聚着前人辛苦的劳动,也让知识的魅力光芒四射,知识产权功莫大焉!
二〇二三年四月二十六日

作者 王少锋

主播 杨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