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 妈 那 双 手》
鹿 麟
每当我眯上眼晴,想起妈妈那双手,就禁不住心里一陈酸楚。
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那因多年劳碌,冷热刺激、强弯强直、因而变形,甚至连颜色都变的令人不忍长望,看着就心疼的那双手。在突然触摸时会使我在心里寒颤不尽的刹那……至今,在脑海中深印难忘。
小时候,从没想过啥时候仔细看看妈妈的手。因为我们只沉浸在母爱的甜蜜中,只会在那双手的撫爱中感受幸福而从不担忧和挂牽妈妈的辛酸,好象自己的感受就应是妈妈感受的全部。殊不知我们享受的却是她那灵巧秀美的双手,为家人万般操劳后,所创造的幸福感。而我们只是顺理成章的,尽享妈妈辛劳的成果。
妈妈的手很巧。听大人们说妈妈刚过门时,曾因二姑妈喜欢票戏,有一次堂会演出,要扮演《女起解》中的苏三。臨登场前一天,方知鞋子太大不合脚,急的寻死觅活乱了阵角。此时,刚过门的妈妈看了看鞋的样子,比照着小姑子脚的大小,量了尺寸、找了布料,自个儿连夜忙合起来;剪好鞋面、打好浆糊、烧上熨斗,巧用提花缎面取代原来的绣花鞋面,又将纸板和帆布粘贴代替,重做的合脚尺寸的薄薄的鞋底,与鞋面重新缝合在一起,拆下原鞋上的彩色的鞋穗子,缝在新做好的鞋面上,一双合脚的戏鞋还真就做成了。
当清晨的笫一缕陽光照在窗上,鸟雀清亮的叫声,顺轻风飘进窗口。二姑妈睡眼惺忪打着哈欠来到妈妈的房间,还没来的及问,老远便看到两双鞋子,並排摆在窗下的茶几上。一时间竞然被惊呆了!真的惊呆了。于是便急匆匆蹬脚一试,更是喜出望外。新嫂子的巧手,应了这位疯姑太太“戏比天大“的急,也让她好好过了一把戏瘾。自此,妈妈的手巧便出了名,却也在那年月,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苦和劳碌。
我家孩子多,从小到大,除了过年平时都是妈妈把家里的旧衣服给改着穿。从上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我就穿过用叔叔的旧西服改制的外套,经妈妈的手这一改,你还别说,穿在身上硬是一件非常合身的短外衣,还真象那么回事儿。那年月提倡什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既便不提倡,在我的记忆中,整个从小学到中学,都会在大改小,老的改新的混装中,极节俭的度过了那些年的艰苦岁月。
夜深人静时,孩子们早已睡下,每当在迷濛的甜梦中一觉醒来,总会在昏黄的灯光下一眼望见妈妈那缝缝补补的身影。直到后来孩子们都长大了,有时也偶见她那已经佝偻的身影。慈母手中线、孩儿身上衣的画面历历在目……。虽然我从事绘画,但始终不曾去描绘过妈妈的身影;特别是那双早已布满粗糙纹理的双手,成了心中永远的遗憾。
妈妈爱干净,日常穿着打扮总是身干利净。记忆中似乎总是青色、白色或简单的格、条花纹的着装,洁白干净的袜子配以青布便鞋。出门前总是认真的理一理发丝,衿一衿裤袿,掸一掸裡子永远洁白如新的鞋子,不留丁点儿灰尘。那时我家住在老城中心,那儿景色清幽静美。家门口就是一条水草茂密、流水淙淙的小河。四合院里绿荫蔽日,花草芬芳。虽然从四十年代笫一年我出生后,几经战乱但家里的文化气息依然存续。陈旧老屋里处处洁净,大人孩子出门都穿戴整洁,虽都是旧物,但依然会在艰苦岁月中保有良好的家风,这不能不归功于妈妈辛劳的巧手。俗话讲“水不染人人自清”,意思是说日常生活中以水为净。家住河边近水楼台,这也无形中加重了妈妈的负担,五冬六夏洗洗涮刷,拆拆补补,特别是秋冬两季,任冷风寒凉,不停的洗涮,最为伤人。
妈妈是个急脾气,但性格要强,这也是惯常的规律,俗话讲能者多劳。上世记六十年代初,老人家患上癌症,手术三天后自我感觉良好,因有早起的习惯,就在笫四天一大早,还没等护士查房,她老人家便一个人静悄悄的擦地。窗外远照的初陽,襯得高空显现出微微的玫红色,病房里已关掉值夜的灯光。洁白的窗帘轻轻飘绻着,一缕金色的光照着妈妈那瘦弱的身躯,在清冷的病房里,却坚定的用力擦着水泥地 ,打扫着病房的卫生。这让正要推车进门的护士既害怕又心疼。就在此时,去换夜班陪房的我,刚好趕到,于是一下搀起老人家的双手,让她不要过早下地以免身体出现问题。此刻,正是此刻,我才笫一次那么动心的触碰到妈妈那双早已变得粗糙的手,这令我内心颤动的一下,触及了我的心底而潸然泪下。此时我的脑海里,呈现出巴比松画派大师“米勒”的名作《拾穗者》中法国农妇的形象,画家对农妇神聖的描绘和赞美,恰如我的感知,好似天空中响起遥远的聖歌。
母爱是巨大的付出,是融汇一生心血的浇灌,是以消融自已而让子女茁壮成长的水源,丰润着我们却枯竭了自己。正是妈妈这双手净化了我的心灵,将爱与善良深植在心中。
这双手也曾秀美灵巧,这双手也曾在孩子们的面颊上,无数次的轻轻撫动,这双手在子女成长的过程里,承担过孩子们永无体会的重担和辛劳……。当我们长大成人,自己已为人父人母时,方才有了深切的体味和感念。常言道;子欲孝而親不待,便成了我们永远的遗憾。
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或是金秋如火的日子,总愿在闲暇时,去老宅所在的街巷里,漫步追索往日时光。此时便会在凝目中,眼前浮现出妈妈在门口小河边洗衣的身影。就在这小小的穿宅过院流经的小河旁,无论冬夏,莫问冷暖总有妈妈的那双手,在击水操劳。
如今对面臨河人家,早已倾颓的院墙,却爬满了茂盛的蔷薇花,那白的、粉的、玫色的和洒满斑纹的花儿,依然穿插分布在岸边。掩映在水中与轻动的倒影相伴厮守。与河水相探的海棠树,嫩嫩的枝条上飘动的花叶,在微风中轻摇,似也正隨人们忆旧的心曲打着节拍。
此刻我会想;妈妈留在我心中是美丽的身影、灵巧的双手,坚毅的心智和勤劳的品格,曾经那么漂亮灵动的双手,当岁月镌刻上苍老的纹理,改变了双手的容颜时,妈妈的双手在我心里,却依然是美丽的,正如这一年一度美丽的春天。
2022·4·24老宅河畔

鹿麟 · 本名吕麟书,画家。美协会员,美校校长,高级工艺美术师。
自由写作人,结集出版有《飛落的芳菲》等,并由韩美林先生题写书名,图书館收藏。
散文《绿园的桥和梦》《欢喜冤家》《陽光·绿荫和光影》《开满丁香花的“田“字院》《花房与书屋》及诗、词等作品均有入书及获奖。
2022年获第二届“炎黄杯”全国文学原创作品大赛,最佳创作奖;在“华文杯”第三届全国原创诗歌、散文、小说电视网络评选活动中获铜奖;第一届“中华文坛名家杯”全国文学原创文学作品大赛作品获三等奖;《中国诗歌百家精英作家》暨首届孔子杯中国文学大赛征文中获优秀作家(诗人)奖。
2023年在“2023炎黄杯中外文学艺术精英赛”中获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