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插秧的联想
文/李庆明
五月是花红柳绿的季节,草木茂盛,繁花似锦,天空中那淡淡的云,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悠闲的飘荡着,五月没有夏天的酷热,也没有冬天的寒冷,五月是农村较忙的日子,五月寄托着农民对一年的春华秋实希望。
五月初的一个小雨沥沥的早上,正是农村插秧的大忙季节,这時,我头脑里忽然想起六十年前的五月初、也是一个春雨绵绵日子,那几天,我正在弯腰曲臂的站在水田里插秧的那一幕幕。
几十年来,偶尔在农忙季节去农村几次,但没去过田头看过农民插秧的晨景。那天我早早的起来,站在离家不远的一个的小山坡上,打算巡觅摄几幅农民插秧春景图。

在山坡上,看着下面那一眼望不到头的万顷麦田、一片已经灌浆的青色麦浪,像一张铺在大地上的巨型绿毯,一起一伏的,默默地享受着暖雨的亲吻和微风爱抚。看近处的田梗上,绿树掩映,原野里,插得稍早的稻秧苗,整齐划一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微微晨风中轻轻的舞动。太阳刚露脸,这一望无垠的稻田,显得那么生机盎然,稻田可能是插的時间不同,所以绿的不一样,有的碧绿,有的墨绿,也有的嫩绿。
远处隆隆的机声划破清晨的寂静,那是田间插秧机正在操作。秧盘上摆满了稻秧,一排排上下翻动的机械手,灵巧的如仙女绣花,倾刻间织出一片绿色。
看近处农舍的家前屋后,即使那很小很小的地块,也用上了小型手扶插秧机。这時,我才恍然大悟,新农村的农民,早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插秧岁月,已经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了。

我站在山坡上,不停的环视着观览着,看到眼前水气袅袅的景像,那“手持秧苗插泥田,向水弯腰背朝天,眼前绿色身后白,退后移步是向前”的日出日落人工插秧方式,听说已经很少见了,甚至荡然无存。
正当我的思绪漫浸在回忆時,有几个春风满面的村姑,唱着“插秧歌”走到我面前,打破了我的沉默遐想,她们问清我的来意后,一阵哈哈大笑,笑得是那么甜蜜,笑得是那么自信,她们说:现在哪有人工插秧?并很热情的邀我去她们的村庄看看。
我站在这风光如画的晨曦中,看着这片苏北大地,到处呈现出江南一般的美景,激起了我对六十年前的那段艰苦岁月回忆,也激起了我曾经插过水稻秧的联想。
六十年前,我也和这群姑娘一样,正值花样年华来到农村。

到农村后,吃的都是粗粮菜饭,那年寒冬,生产队为了改善社员口粮,划出了一百多亩地种植水稻,经过一个冬天的深耕细耘和浸沤,一片水田只等待栽秧。
到了插秧時节,一切准备就绪后,为了躲过闷热的中午太阳,生产队长用铁皮砸成的喇叭早早把我们震醒。
在田头,稍有经验的陈队长,裤脚一卷,走进了小秧苗地,只见他拔出一大把带着一大坨泥巴的秧苗,借着田里的水,把附在根上的泥反复地拍打,洗秧苗的过程,整块田里都会“微波荡漾”,并拌着哗哗的声响。
不-会,他抱着一大梱秧苗,有序的将一把一把的小苗扔进田中,接着就走进了齐膝深的水稻田里,向我们作示范动作。
他向我们说:插秧時要注意穴距四寸、行距一尺,一穴三株……没等他讲完,我们也高高的卷起裤脚,兴高采烈的像水鸭一样,扑通扑通的一个一个跳下了冰凉的水田里。初次插秧,横竖不上线。

我栽秧,最大的难题是分苗速度慢,扯得很久,才能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秧苗分开,扭过头看看身后的老农,已落下了他们一大节。只见他们把秧根对齐,左手握住半把秧杆,然后用右手姆指、食指、中指敏捷地捻动,秧苗就一株一株分开,把秧根与食指和中指尖对齐栽入泥水中。
有经验的农民插的很快,不一会儿秧苗就以八株为一排队列向后延伸。看着他们弯着腰在倒退着行进作业下,水田已被变成一片绿毯。
第一天,刚坚持了一个多小时就受不了了,我们这群十七、八岁的农民,还没等休息的号子吹响,就歪歪斜斜的,艰难的爬到田埂上,有的在擦脸上泥巴,有的在拧身上的泥水,有的开始校正自己那劳累的腰,有的干脆躺在地上,还有喜爱赋诗的知识农民在吟宋代范大成的插秧诗:
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壤声。
那朗朗的诵背声引得大家阵阵喝彩。

陈队长还告诉我们,对于农民来说:插秧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希望,希望当年的秋天,整个田垄满眼金黄,五谷丰登。也许是有着这样的憧憬,插起秧来,特別来劲。还耹听陈队长讲,早稻插齐腰,晚稻水上漂,意思就是早稻扎根慢,需插深一点,就不会漂起来,晚稻只要根挨着泥,就能生根成长。
回想起那段插秧的历程,只有亲身经历体现过,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千古传诵的《悯农》诗的含义。记得小时候,要把一点米掉到地上,大人们总会举起拳头,并大声吓唬:浪费粮食,小心明天老天爷找你算账。
在农村的那段岁月,最苦最累的农活就是插秧,不仅腰酸胳膊疼,而且水田里的黑蚊子特别多,头顶上的蚊子嗡嗡作响,心里只想到不能落后,顾不上蚊叮虫咬,蚊虫的嘴深深的插进人的皮肤,翘起着屁股、吮吸着血的肚子涨得鼓鼓的,我们两手只顾插、插,身上多处被蚊子叮得一片片红肿,水里的蚂蝗也不時的咬着人的腿,有的用手一拍能拍掉下来,有的则死死的叮在腿和脚上,这時只有用手硬拽,才能将蚂蝗与人的腿脚分开,再看那水面上漂着的血,有的像朵朵绽放的红莲,有的又像蜿蜒的红蛇,在水面上蹒跚的爬动。

经过3个来月的田间管理,金色稻穗被风吹得像波浪一样随风荡漾,我们这群娃娃农民,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笑容。
六十年眨眼间过去了,祖国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每年都突出提出,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抓实抓细抓好。人们也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是振兴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和标志。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改革开放的今天,乡村面貌焕颜一新,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棵棵大树郁葱挺拔,农民不再赶着黄牛劳作,而是用上了各种各样的机械。
走进新时代的农村,在人们的眼中,这美丽富饶广阔天地,这美好的生活就像一杯果汁,不但有鲜艳夺目色彩,而且还有浓郁甜甜的味道!
2023年4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