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成熟——赴香港有感
文/刘吉颖/甘肃


四月的南国,乍暖还寒,恰好三十年后,我重新踏上了香港!
三十年前,我做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谈判代表之一去往香港。不知什么原因,当时并没有入住香港本岛,而是住在九龙半岛旺角的一家酒店。那时候有纪律:不能单独外出,不得与陌生人谈话。所以,我们基本上就在入住的酒店与外商进行一系列的沟通,磋商,然后回到房间自我禁闭。谈判结束以后,由代表团统一组织赴油麻地、尖沙嘴短暂观光,隔岸远眺香港本岛的会展中心、中银大厦、太平山等。

当时,会展中心和中银大厦都建成不久,站在尖沙嘴天星码头,隔着维多利亚港,也能强烈的感觉到其高大宏伟和奇巧瑰丽,尤其是会展中心,就真的象一只展翅腾飞的巨鸟扑面而来,心想,原来楼房还可以这样建?那种艺术震撼无法言表。我多想到他的近旁,用手去摸一下她,用脚去丈量一下她,甚至用我的双臂拥抱一下她!可是,那个时代,理论上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但中国人还不能完全自由地在这片土地上行走,我只能一步三回头地随团折返!
远眺美女却不能近身的遗憾就这样留在了心中,对于一个青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很长的时间里就成了一块心病,尤其是听过“一九九七”那煽情的磁性美声的诱惑,更加让我心心念念,种下了一颗非去不可的种子!随后的日子里,也曾两次从沙头角进入中英街,可惜能看到的只是一条小溪和铁丝网那边的青山。

我屡次寻觅美艳,而美艳也许从未将我放上心头!
三十年后,我打点行装,开始了一次还愿之旅。从宝安机场坐车经深圳湾口岸再次进入香港,在当年的旺角做了短暂走访,旧地重游,变化似乎不大,还是窄窄的街道,还是当年的有轨电车(电影中常见的双层巴士,香港人称叮叮车),原来的旧楼房,多了一些雨水冲刷的渍痕,给人一种陈旧感和岁月的沧桑,街道两旁还是售卖日用杂品的小门店,勾起的是我对内地九十年代城市的记忆,所以多少有点失望。随后乘车直达中环,终于站在了会展中心的正厅,登上了汇丰银行大厦的观光塔,可是心中却没有涌动起曾经渴望的热血膨胀,甚至连轻轻的涟漪都没有泛起!

叮叮车是香港的双层有轨电车,这种百年前的交通工具,目前只有香港还保留着。叮叮车的轨迹以东西方向贯穿了香港岛的北部。坐在叮叮车上,街巷人流如一帧帧影像流动,可细意欣赏四周的景物和行人,亦是一番乐趣。
俯身紫棘花广场的栏杆上北望,看着三十年前站过的地方,犹如曾经站在地球向往嫦娥,而今身处嫦娥怀抱却没有一丝快感,我这是怎么了?怅然之情如潮翻腾!

爱人知道我的心愿已了,要给我拍照留念,让我笑一笑,我竟然不知道怎么笑了,摆拍了几次,出来的效果让我诧异,回来后与三十年前的照片对比,那时的笑容就象是从心底喷发出来的喜悦激素浸润到了每个脸部细胞,充盈而饱满,可现在的面部却干瘪无光,郁郁寡欢,甚至还有点僵硬,除了都是头发有点长之外,曾经那个天真开心的青年再难觅踪影。
晚上看电视,香港卫视转播了一条央视推介即将在线下举办第133届广交会的节目,其气势之恢宏,场面之瑰丽,数字之惊人,规模之盛大,都令人振奋,我突然明白今日的香港已触动不了我灵魂的原因了,不是香港不香了,而是我已经不是生活在九十年代初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青年了。

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强大,科学的进步,建筑艺术的异彩纷呈,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层次,提高了欣赏水平,三十年前那个毛头小伙子经过岁月的磨砺,已然不再青涩和无知,目睹了古宫的庄严、登临过哈里发塔的高度、观看过悉尼歌剧院的演出,欣赏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富丽堂皇,自然不会再对已知的建筑一惊一乍了。甚至同属于港澳大湾区的广州小蛮腰、深圳国际金融中心,其惊艳程度也毫不逊色于会展中心和中银大厦。整天在美女堆里厮混,突然看见三十年前那个让你心跳的资深美女,还会使你难以自持吗?当然不能。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看大千世界,视野宽了,见识广了,格局大了,心智成熟了,自然就不会遇美惊心!

今天的我,已经能够从容的面对这个世界!可换来这一切的却是我的生命历程,我的成长!当我能够拥有这种成长带来的淡定的同时,却也已是岁月沧桑,青春不再。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我老了。亦即成长的尽头是老去直至死亡!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实?
而生活确实就是这样,生命也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经历,都在遭遇!所以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到底要一个看见今日的香港依然欢呼雀跃的青年,还是要一个波澜不惊的老年?然而,从青年到老年直至死亡,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进程,我们谁也无法抗拒,谁也无法逃避,所以剩下的只能是:面对成长等于死亡这种不可选择的难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成长的同时尽快成熟。这是一个人能够对得起自己生命、挑战甚至超越成长的唯一途径!
成长显然不同于成熟,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一种生理过程,他不可逆也无法更改,比如男性十二岁生精,十七岁长喉结,八十岁左右死亡。而成熟是主观的、能动的,是一个人的心智和社会贡献,成长未必成熟,成熟将伴随成长。有些人成熟很快,少年天才,有些人成熟很慢,大器晚成,有些人一辈子也许都不成熟,即人们常说的没出息(非指达官显富),但成长的脚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会放慢的!成熟实际上是对生命成长的一种回报,即在你生命的每个阶段,通过个人的努力所创造出来你生命的三维:以丰富的阅历增加你生命的宽度,以创造性的劳动增加你生命的长度,以宽阔的视野认识世界增加你生命的高度!

生命的成长是有终点的,成熟则是无止境的。而成熟是成长的生命结出的硕果,他可以永生。莎士比亚的生命以文学传世,马克思的生命以政治经济学照亮人类,贝多芬的生命以音乐激荡人生,孔子的生命以道德引领天下苍生,这也许正是生命的意义和奋斗的价值!他存在于成熟而非单纯的成长。
回味青春是人之常情,笑对成长是生之态度,有所得失是自然规律,能有小成是天选之果,我为生命欢呼,我为成熟歌颂!我再也不为成长后怕!

面对生命和生活,不要还是一脸的懵逼,一路的忐忑,一生的惶恐,一世的拘谨!回望过去的岁月,似乎还有点怀念,看看眼前的日子,总觉得生活中没有激情,没有惊喜。其实,曾经的惊喜和今天的不惊喜,都是生命轮回中正常的过程,无需为此惆怅和失落!只要向前走,一定会有新的惊喜!人生只需放飞精神,望眼未来,在有生之年尽量成熟,为自己的成长献上丰硕的果实吧!
2023年4月香港行记
(文中图片引用网络)

刘吉颖,男,汉族,生于1963年,甘肃省镇原县人,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系,甘肃拓原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律所主任。现为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甘肃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国家二级律师,天水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曾当选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第三届理事,第九届全国律师代表大会代表。庆阳市政协第一至三届委员会委员,担任过《法制日报》和《中国律师报》特约通讯员、《律师与法制》杂志特约记者。曾经被司法部、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及庆阳市委、市政府等部门多次表彰奖励,授予“全国从业清廉积极分子”、“全省政法战线先进工作者”“优秀律师”“优秀刑事辩护律师”“优秀党员”“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个人事迹被中央电视一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法制日报、甘肃日报等多家电台和报纸报道过。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文章百余篇,并多次获奖,出版个人专著《中国律师梦》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