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特区政府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九龙西区各界协会会长
樊敏华

特区政府于2023年5月2日公布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区议会将由委任、地区委员会界别选举、区议会地方选区选举,以及当然议员四种方式组成。
特区政府完善地区治理方案概览
来届区议会议席总数为470席,其中179个议席将由行政长官根据用人唯才原则,按照区情和地区行政发展需要,委任具才干的爱国爱港人士担任。
至于176个地区委员会界别议席,则将由18个地方行政区下,统称“三会”的地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地区防火委员会与分区委员会委员,以全票制选出。此界别的候选人须获得当区“三会”各三名委员提名,惟本身无须为“三会”委员。
地方选区直选则有88个议席。政府会将现时452个区议会选区重新组合,将相连的选区合并为44个较大的选区,以保留社区的完整性,并采用双议席单票制,由当区地方选区选民选出。同样,候选人须取得当区“三会”各三名委员提名,另须获得最少50名参选选区的选民提名。
27名当然议员则由乡事委员会主席担任。
特区政府并将设立由政务司司长担任主席的区议会资格审查委员会,以确保区议员符合拥护《基本法》、效忠特区的法定要求。而区议会资格审查委员会由两至四名官守成员,以及一至三名非官守成员所组成。
对于特区政府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我们表示绝对支持。原因有以下六大项。
弥补原制度缺陷漏洞,将国家安全放在首位
首先,特区政府的新建议,能弥补原制度缺陷漏洞,将国家安全放在首位。
历届区议会虽经全民直选产生,但绝大部分选民均属于沉默的大多数,2015年区议会投票率只有47.01%。即有53%选民并无行使投票权力;明显是由不关心政治的一群选民占多数。
因此,选举如需成功,只要能以一个非常具争议的政治议题,刺激到沉默的大多数选民出来投票,其中包括一向不关心政治但会出来参加游行的中产阶层、向来不理政事的年轻一代,以及刚进大学或是高中学生的首投族,再借单议席单票制的缺点,就算赢一票也是票高者得的制度,就很容易霸占到直选议席。
而全民直选、单议席单票制,是反对派由回归后已经积极推动的议案,美其名是开放选举的民主程度,但实质上是方便利用单纯票高者得制度的漏洞夺权。
2019年区议会选举,明显反映此种策略成功。在2019年黑暴肆虐期间举行的区议会选举,反对派针对建制派不擅文宣心战的弱点,借一连串深入年轻人心的反建制甚至推动港独的文宣,以及反中排华为主题的暴动活动,不断造谣抹黑中央对香港的合法管治,打击特区政府管治威信,并营造出议会投票的迫切性,力推年轻人反智投票支持破坏香港繁荣安定的候选人,竟然成功刺激到逾294万名选民投票,令投票率达至约71.2%,与上届比较增幅高达24%!
选举结果明显由反对派利用制度漏洞而成功操控,导致任由受外来势力指使,支持港独的黑暴势力入侵地区议会事务,为国家安全埋下地雷。
特区政府由于基本法23条尚未立法,因此虽然各级议员就任需经宣誓,要拥护《基本法》及效忠特区政府,但却对议员的政治取向例如是否支持分裂国家等并无监管,全无考虑国家安全风险的需要。
今次将直选议席减少,能弥补原制度单纯票高者得,容易透过煽动选民就能操控结果的制度缺陷和漏洞,令反中乱港势力当选的机会减低,而就算他们能成功靠选票渗透议会,都过不了审查机制,令国家安全受到保障,实在是高明的选择。
坚持“爱国者治港”原则,剔除反中乱港者入闸
其次,是次改革,能坚持“爱国者治港”原则,剔除反中乱港者入闸。
观乎本届区议会的当选议员的质素、教育水平及地区工作经验非常参差,但最重要是绝大部分属于受外来势力操控,提倡反中排华港独的“黑暴”支持者,或借宣扬支持“黑暴”而获一班反智选民支持而入选。
不少当选议员甚至当自己的议席,具有等同于分区立法会的权力,进入区议会的任务是全力肆无忌惮地阻碍政府任何合法施政,部分更混水摸鱼乘机将地区工程及活动,判予有利益冲突的同路人供应商,为号称“黄色经济圈”的黑暴团伙提供经常性资金,当中涉及非常巨大的国安全安风险!
如非全国人大果断立法及宣布在香港推行港区国安法,令几乎全数支持黑暴的区议员纷纷落马,今日地区议会恐怕资源早被掏空来支持黑暴,无论政府地区施政如何良政善治,都绝难推行!反中乱港的标语、宣传品和活动,恐怕将明目张胆地充斥全港十八区,完全摧毁国家形象,令民心更难回归。
是次改革,符合在议会推行“爱国者治港”的精神,秉承立法会选举的成功,相信将可有助在地区议会上拨乱反正,在地区内宣扬爱国爱港精神,并举办更多教育、鼓励和深化地区民众爱国爱港的活动,不只杜绝反中乱港者进入议会乱政,更能在地区层面推动爱国爱港意识,一举两得,因此应该支持。
观乎特区政府推出区议会改革方案后,30多名前反对派区议员发表声明,批评新方案是假选举;彼等主要提出三点意见,包括一:2019年的区议会选举,当中388名议员承载着支持民主自由,实现五大诉求的民意。二:新的区议会选举制度是假选举,将原本近95%的民选议席一夜归零。三:任何人参与这个民主和合法性已被破坏的选举,都是变相为虚假的选举背书。
该等在爱国者治港大是大非的原则下,失去议席者,只能作出完全无力的呼声,还试图假民主的光环,去呼吁其他人杯葛未来的区议会选举。但只要大家以理性思考,就知道他们并非为民设想,而是意图借助外来势力,达成干预中央政府合法管治和香港政府依法施政,为外来势力损害国家安全背书,并乘机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因此,为免该等候选人继续霸占议会议席,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地区利益,改革更是事在必行。
改革能回归基本法本意,落实行政主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基本法订立的本意,是作为香港成功推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维持香港繁荣安定的宪法基础。
行政主导是香港施政行之有效的制度。而全面开放的议会直选制度,美其名是开放民主,但事实证明,只会成为反对派借制度漏洞予取予携,用所谓民意授权,拖垮行政后腿的法理及文宣基础,并反而成为方便外部势力干涉香港内政,借牺牲香港繁荣安定的“揽炒”,达到破坏一国两制成功推行的手段。
而在基层议会层面中,多年来一直为民服务,勤做实事,求建实功,深耕实干地区工作的一众建制派梯队,被反对派摆弄无中生有的政治议题,轻易抹杀其苦劳。实干派失去议席及在议会中为民发声的权力,在议会选举制度漏洞下成为牺牲品.固然是建制派的损失,但最重要的不只是失去议席,而是彰显出制度漏洞,反对派原来只须靠文宣.一味空喊一些虚无缥缈的口号,就可轻易“上位”,反而刻苦实干的建制派,从事多年地区工作却徒劳无功,会严重打击有心为民工作者的士气,令有志之士根本只有耕耘而无收获。此种不公平,会令有心人却步议会,却步地区工作,最后只会是市民的损失。
因此,改革竞选制度,要求参选人须取得当区“三会”各三名委员提名,就是要参选人得到地区工作团队的认同才能入闸,杜绝有人浑水摸鱼,令议会的议席能真正爱国者居之.有能者居之,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绝对值得支持。
符合基本法邀请,是香港民主的优化提升、与时具进。
民主精神,有许多方式可以体现。民主制度,也不是一人一票就代表全数民意。
在所谓一人一票,票高者得的制度下,只赢一票就是胜利者,但如果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当选者只是赢了点数,但其实有近半选民并未投以信心一票。因此,一人一票的制度,其实并不能产生共赢效果,结果也未能完全服众,只是表面公平,实际存在不少缺陷的制度。
因此,恢复双议席单票制,反而能体现民意。当有候选人取得绝对多数议席,当选是必然的;而第二得票多者,其支持者的民意代表性亦得以反映,反而比单议席单票制更能反映出民意。
以2019年的选举为例,地区议会选举被政治议题操控,顺之者胜,逆之者败;此结果固然反映出反对派文宣和形象设计的威力,突显了建制派未能赢到中产阶层和年轻一代民心和选票的问题,但也明显见到部份选民的盲目性;单议席单票制的漏洞和不公平性,表露无遗。
香港的政制,虽经黑暴洗礼,但幸得中央拨乱反正,已经进入“爱国者治港”的健康年代,因此,为与时并进,杜绝借宣扬仇中排华港独而浑水摸鱼进入议会的投机者,制度改革,事在必行。
特区政府重推双议席单票制,不仅不是民主倒退,反而是回应时代需要,更能体现出实干派地区工作的成果,令地区议会选举,迈出与时具进,完善制度的一大步。
完善地区治理架构,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政府施政,首重惠民。但如果上行不下效,其实也只会徒劳。
观乎本届议会,受反对派操控,真心为民干实事的少,意图阻碍政府施政的多,但却无人能对议员作出有力的监察;甚至有人在地区组织立法会初选,用瘫痪政府施政为目标,而且获得不少选民群盲撑。
政府举措就算如何为民设想,如想有效推行,地区层面的执行能力,绝不可少。如何确保政策可以落实?地区议会的支持,事实上不可或缺。然而,议会也不应成为橡皮图章,对于政府施政,也须有所监察,是其是,非其非,才能令民众真正受惠。
在新的制度下,议员参选,须先获地区服务界别人士的认可,甚至能直接在地区工作者中提拔出来,本身已具有地区的授权性和认可性。
区议员在讨论事项上,本身就已在地区工作得到认可,以及得到地区民意授权,就自然能站在地区利益层面着想。官员在构思新政策时,如果有真正关心地区权益的人,可成为谘询对象,就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到官员制订政策时的盲点。因此,特区政府今次的改革,不仅能完善地区治理架构,而且能解决政策如何落实到最后的问题。
符合非政权性区域性组织的性质和定位,有利于发挥谘询服务职能。
区议会的功能,在于就影响有关地方行政区内的人的福利事宜、有关地方行政区内的公共设施及服务的提供和使用、政府为有关地方行政区制订的计划是否足够及施行的先后次序,以及为进行地区公共工程和举办社区活动而拨给有关的地方行政区的公帑的运用,向政府提供意见。
此外,应就有关目的获得拨款的情况下,承担有关地方行政区内的环境改善事务、有关地方行政区内的康乐及文化活动促进事务,以及有关地方行政区内的社区活动。
观乎第六届区议会一样,根本未能达致上述目的,而且正如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曾国卫所言,只见议会变得乌烟瘴气,议员普遍漠视民生福祉,或者浑水摸鱼寻求自身利益,就算有几多直选议席,亦难获市民认同。区议会的组成,的确并非愈多直选成份便愈好,而是要有合适方法,让合适的人士加入区议会服务市民,发挥区议会的作用,方能令市民受惠。
新制度并非要赶尽反对派人士,而是要赶绝非爱国爱港、仍然妄想反中祸港者。此举并非只是维护国家安全,而且能让有爱国爱港,诚心拥护《基本法》,效忠特区,有智有能力者,有机会参与区议会工作,反而比一人一票的直选,更能反映出地区需要,更能发挥区议会的功能。
因此,对于特区政府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我们认为应该全力支持,而且更应发掘与培养有能力、有志向的爱国爱港人士,积极参与地区工作,令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得到彰显,爱国者治港的方针得以充份体现,也能令香港全体市民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