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记
作者 张宝春
2023年5月4日早晨,天空下着濛濛细雨,一台豪华大巴由东向西穿过阜新市城区的中轴线——中华路。
汽车开到东出口长途客运站站点时,车上已经坐满了30多人。这30多人是某旅游公司的美女导游维维小姐组织的由阜新合唱团的部分成员和一个太极拳团队以及另一个群团构成的一日游旅游团队,目的地是凌海市的九华山小布达拉宫。

2023年5月4日,阜新合唱团部分成员凌海市九华山一日游
大家按照座位编号坐稳后,旅游车启动,向目的地驶去。
刚刚驶出市区,维维小姐拿着麦克对大家说“下面请张宝春老师带领大家唱一首歌,活跃活跃气氛。”
随着大家的掌声,我来到驾驶员身后,接过麦克说“常言道,百年修得同船渡,今天我们能够坐在一台车里共同去旅游,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缘分,下面把我特意创作的一首原创歌曲《携手同行》介绍给大家。”说着我把早已打印好的歌谱发给了大家。

座位上传来一个声音说:我们也不识谱啊,请张老师给我们先唱一遍呗。
我站在颠簸的汽车上,断断续续地把《携手同行》给大家唱了一遍。
学一首新歌不是几分钟就能解决了的事,我说:咱们大家先把歌词朗诵一遍吧。接着,三十多人的朗诵声通过车窗传出了窗外:
在人生的旅途,
我们有缘来相逢。
在茫茫的人海,
我们携手同行。
在昨天的日子,
装满温馨的记忆,
在记忆的深处有过遗憾和曾经。
用火热的真诚去燃烧激情,
用心灵的碰撞让热血沸腾。
不管是雨是风,
我们携手同行。
在人生的旅途,
我们有缘来相逢。
在茫茫的人海,
我们携手同行。
有仲夏的浪漫
还有寒冬的憧憬
有春天的汗水
还有秋收的笑容
看今天的世界花香伴鸟鸣
在雨后的天空映射出彩虹
不管是雨是风,
我们携手同行。
大家朗诵完歌词,我完成了维维交给我的任务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还没坐稳就听有人在喊“张宝辉来一个!”
我以为喊的是我,有些纳闷,刚唱完吗,怎么还让我唱啊?
可是,她们还是在喊“张宝辉来一个!”
随着喊声,一个男人落落大方地走到驾驶员的身后,他拿过麦克对大家说:我是张宝春老师的弟弟,叫张宝辉。在我唱歌之前先出一道题考考张宝春老师。
真是意外,突然出现个弟弟,见面就要考考我。
一个陌生的人要考考我,让我顿时紧张了起来,不知道这个张宝辉是什么来路。
张宝辉说:我唱一首歌,请张宝春老师猜一猜是谁作词、谁作曲?
他这么一说,我更紧张了,全车的人把目光都投向了我,等待着要看这出好戏!
我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是也还是有些自信。就他的年龄而言,唱的肯定是一些老歌,如果是老歌,一般来说我都能猜出歌曲的词曲作者,因为我是那个年代听着那些歌曲长大的,从小就非常注意每首歌曲的词曲作者,也非常羡慕那些词曲作家,做梦都想成为一名词作家、作曲家。
如果他能唱出《战地新歌》里面那些歌曲的话,一般来说那些歌曲的词曲作者差不多我都知道,多数歌曲的词曲作者都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创作班子即“四套马车”所作,他们是晨耕、声茂、唐珂、遇秋四位伟大的词曲作家,他们也是《长征组歌》的作者。
假设说他唱的是文革期间的歌曲,那就更好办了,因为文革期间多数的歌曲都是李劫夫谱曲的毛主席语录歌。比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还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等,那就是毛泽东词、李劫夫曲。
只见张宝辉开口唱了起来,我竭尽全力地仔细听着他的每一句,很怕听错一个字,漏掉一句歌词而考试失败当众出丑。
听着他唱的歌词有些耳熟,似曾相见。张宝辉唱完了,问我:宝春大哥,听出来了吗?我摇了摇头。张宝辉果然不同凡响,他特意背唱音符把这首歌曲的前奏反复唱了两遍,再次问我说:还没听出来?
我继续摇头说:没听出来。
张宝辉怕我尴尬,赶紧说:这首歌就是张宝春作词、张宝春作曲的歌曲。
我愕然了,怎么会是这样?
张宝辉接着说:这就是你作词作曲的《五七农大之歌》。
哇!《五七农大之歌》,一下子让我顿开茅塞,如梦方醒,在我的记忆里翻开了一篇模糊的日记:

1975年张宝春高中毕业,参加泡子大队文艺演出合影留念
那是1975年,我高中毕业还乡到我的家乡,泡子公社泡子大队第三生产小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白天参干活,晚上背着手风琴一边走一边自拉自唱,成为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点像现在的直播网红)。第二年,公社的文教助理找到我,他说,阜新县五七农业大学文艺班招收学员,每个公社给一个指标,公社想送你去参加学习,毕业后回来当老师。
我也没多想就同意了,因为必定是能脱离生产队的体力劳动,到县城里去学习,况且全公社才一个指标。
就这样,我背着行李来到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教局主办的五七农业大学文艺班师资班学习,教室在阜新县的文工团。

当年在五七农大创作演出小提琴独奏《欢庆胜利》小提琴演奏:张亚军 手风琴伴奏:张宝春
时间不长,因为全国学朝农(朝阳农学院),我们的五七农大要占山头、建分校,所以,校址搬迁到了阜新县新民公社境内的大青山。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文教局的领导亲自带领我们背着行李徒步行军来到大青山。到那里一看,根本就傻了眼,只有几间不知被遗弃了多少年的破房框子,院子里有一个石头碾子和碾盘。当晚,大家就露营在山坡上。从那时起,白天劳动打石头建房子,晚上点着煤油灯学无产阶级理论。
现在想起来非常荒唐可笑,所谓的文艺班根本就没有老师,连起码的教室和教学设备都没有。
后来教育局的领导发现了我的与众不同,安排我上午不去参加劳动在家备课,下午给大家上课,教授的内容就是怎样识简谱。就这样,我由一名学员摇身一变当上了老师。
1976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9月是毛主席逝世的日子,举国悲恸。然后是唐山大地震,接着是粉碎四人帮。
我连夜写出了《欢庆胜利》歌舞曲等。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被火热的生活激情所感染,创作出了那首《五七农大之歌》。
那么,张宝辉是怎么知道这首歌而且还会唱呢?
原来,张宝辉是我们的下届,据他说,我们毕业后,他们来到了大青山,到山上就学习这首歌,当时是他刻钢板印刷出这首歌的歌谱。
巧得很,当时有一位老师叫张宝成、我叫张宝春、他叫张宝辉,张宝成老师说我们是亲哥三个。

张宝春创作的歌舞《欢庆胜利》剧照,庆祝粉碎四人帮。

五七农大文艺班师生合影

大青山为背景的毕业照

当年张宝春创作出激扬的群口快板舞《粉碎四人帮》导演:郑璐老师

中间戴眼镜者是张宝成老师
屈指算来,1976年到现在已经过去47年了,这是大半个人生。
岁月你好?当年大青山的同学们你们好?
让我们珍惜时光,珍惜岁月,珍惜年华,热爱生活,健康快乐每一天!


照片中左边为张宝辉,右边为张宝春
这是一次奇遇,真的是一次奇遇!
感谢张宝辉老弟,虽然从来未曾谋过面,但是,第一次见面就能认识我,也归功于歌曲的魅力!
感谢张宝辉老弟,时隔四十多年依然还记得我创作的那首歌曲!
感谢张宝辉老弟,勾起尘封的往事,送给我再次燃烧的激情!
作词作曲,是我的毕生追求。现在的条件好了,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歌曲和音乐作品回馈大家。
在这里,借助【都市头条】这个平台,祝福张宝辉老弟、张宝成老师健康幸福,永远开心快乐!

张宝春指挥阜新合唱团走进社区公益演出
退休后,我自己组建了阜新合唱团和四驱管乐团。四驱的含义是用音乐去驱动友谊、驱动快乐、驱动健康、驱动人生。
全文完
张宝春2023年5月6日于阜新草根窝
【本文图片提供:张颜秋】
【本文插曲《携手同行》制作并演唱:张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