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大统》(二十九)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聊菏百里似无距
晨闻雄鸡唱东曦
朋自远来言知少
夜半甘露润千古

《道德经》四十章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与无”乃宇宙的两种存在状态,“无”与宇宙本体相系,“有”与大千世界相牵。如果我们将宇宙用本体、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来概括道教宇宙的全部内容,就缺少佛教的宇宙意识,万物“唯心而现,唯识而变”的妙理就难以存乎一心。举目仰观,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宇宙现象的显现,宇宙现象的变化运动的规律是什么?伏曦氏在远古时代就用两个符号的阴阳消长,来推算一切宇宙现象循环的生命轨迹,最不可思议的或者最困扰人类的,就是古圣先哲反复入世向世人阐释的宇宙本体,到底如何描述方达弘法之目的,众口难调。
回放世界万年,对宇宙本体进行解读或论述的,应该分三个层类,既“宗教论”、“哲学论”和“科学论”。宗教对宇宙的解读主要依靠圣哲教主自身的证悟之后的反复表述及其讲解,以及后人以此达道的复证,包括修道人之间相互印证或老师为徒弟印证,经言“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就是佛祖向迦叶无言心法传道,此为禅宗之缘起。中国南北朝自印度东渡的达磨祖师起,前后道道相传亦以师徒印证为主,故宗教属于心法。哲学则利用逻辑、判断、推理及其它思维方法进行推理判解,哲学家用意识去推究世界,相对于宗教家的心灵感悟,已经降低一个层级,因为“识”为“心”之产物。而科学家的结论往往要借助外部仪器等实践工具而为求证,其结论更不稳定,宇宙本体及其规律原本为“空”,只能以“空”悟“空”!故科学之验比哲学推理更低一个层级。
若从人类历史发展来观,宗教义理往往圆融深奥,在几千年的传播中,其中心思想义理在师徒传递中心心相承,恒久不变。哲学则呈现中庸之象,古今哲人在宇宙人生的认识问题上可能大相径庭,但他们最终都能在某一领域自圆其说,具有辨证性与适应性,故古哲的很多千年观点,今人仍然采用。与前两者相比,科学大都迷于现象之中,人类科学的发展以及对宇宙自然的认识,总是以后人全部或部分推翻前人结论为其前进的阶梯,从“地球中心说”至“太阳中心说”,再到“宇宙无心说”(宇宙没有中心),从“万有引力”到“狭义相对论”以及现代量子力学的“绝对论”,科学总是在不断自我修证中艰难前进,所以相对于宗教的恒定,哲学的稳定,古今科学成果往往是最不科学的结论。
宗教探索宇宙,几乎完整地从本体根源切入,故合于道,科学研究宇宙却是从大千现象界切入,故合于术,哲学将以上两者辩证结合,提出自己的世界观,故合于理。以上是认证宇宙的三种方法论,但哲学借助于思维、科学借助于工具来认识世界,是很难准确把握宇宙本貌的,因为“思维”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工具”属于物质变化的东西,要识“卢山面目”必须跳出“物质与意识”之外,若通此者唯有宗教之心灵证悟!
放眼东方世界,自古中华民族之融合、文化之共存、思想之互补、宗教之共荣,无不令人深感太极阴阳之推力之重。西方思想的“万物神造论”和东方思想的“万物本然论”,本无他别,神格化了的物与物格化了的神相比,只是名相用语称号不同,四千年前犹太教始祖亚伯拉罕的立教原义与东方易经的太极精神,只有作用不同,没有本质区别。但我们必须承认,宗教在传播过程中已加入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地方化情感和弘法传道者的不同见解。

“道可道,非常道”。对一种宗教文化的理解和参学我们必须站在教主原义上来谨观解读,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当然,如果抛开原始宗教宗义仅从宇宙的本体以哲学眼光来究其义,我们就不难发现隐藏在古老经典中共性答案。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正在进行中……
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t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