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叫毛豆
文:乔珍
有幸,看到文友发表在微信平台的文章《小镇往事》,所描述的情节让我心动,让我产生共鸣,让我忆想起尘封四十五年的久远往事。
我的三妹也叫毛豆,出生在建国初期合作化年代,是个乖巧俊俏的女孩。在“文革”运动开始那年,姐姐出嫁弟弟出生,都发生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家庭人口有减有增保持平衡,不同的是,嫁出去的是“硬劳力”,新出生的是“小累赘”。四妹尚在哭闹贪玩的年幼时期,我们这个六口之家处在极度贫穷与烦乱之际。
正在小学读书的三妹毛豆刚过十岁,没能参加三年级的期末考试便辍学回家,伺候母亲月子的同时,还得拉扯照顾调皮的妹妹,至此,这个聪明好学的年幼女孩走出校门,无缘再坐到课桌前的机会。
日子在一天天的煎熬,时光在一年年的流逝。弟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时,四妹幸运地迈进了初中的校门,家里家外一把手的三妹毛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平时很少有人光顾的清冷小屋,居然经常出没些提亲说媒的人,可所提到的男方多是“门当户对”的高成份家庭,父母亲(也包括我)总是婉言相拒敷衍过去。他们不想让女儿再受到成份问题的影响,出生不好的青年就算条件不错,也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人的命运大概是上苍的安排。姑娘大了自然有她的心事,有她的追求。可我们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干预了毛豆妹妹婚姻自主的权利。循规蹈矩的妹妹,除去每天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之外,闲暇之际只能和槐枝、桂兰几位姑娘短暂小聚。母亲的家教极严,我的姐妹们是不能轻易外出,更不允许和异性青年闲聊,就连乌兰小镇都很少去过。
记得那是1973年的深秋,生产队的场收碾打工作已接近尾声。时任政治队长的张金元,在傍晚时分突然来到我家,我下意识地看看躺在炕上小憩的父亲,心里揣摩着,队长肯定是来通知父亲要开批斗会,寻常队干部是不会轻易来我家的。
岂料想,这位队长进得门来满脸堆笑,开门见山地说是来提亲的。父亲礼节性地招呼他坐上炕来,母亲也忙着擦碗倒水。几句客套话过后便切入正题,所介绍来的后生是外乡茅庵村的。他把这位后生的年龄、成份以及家庭状况做了简要介绍,并且征求父母的意见,可否让那后生过来和我们见个面。父亲一听这后生是贫农成份,很爽快地答应让他过来坐坐,顺口说了句幽默的话:能成就成,不成等于窜门!
一袋烟功夫,队长把那后生领了过来。他上中等的个头说话不多,一看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实在人。以我看他这个憨厚劲儿,估计妹妹将来嫁到他家应该不会受气,我心里已有了初步的盘算。
这后生名叫所成,只是家穷底子薄且个高成份的家庭来说,“贫下中农”即是首选的条件。妹妹毛豆羞涩地和他见了面,但明显地表示出不屑的态度,借故转身向门外走去。
正在这个没着没落的节点上,突然听到远处有人呼喊:“饲养院着火啦!快来救火呀……”。张队长火急忙慌地下了地,鞋跟都没提起就朝着饲养院跑去。我以为这相亲的所成不会参与救火行动,哪知他也迅速下地出门,随手提起我家一把铁锹,和我马步相连直奔着火地点。
原来是一间棚圈着了火,火势虽然不大,但前来参加救火的人不多。所成冲上前去挥舞着铁锹拍打火舌,一顿猛拍乱打,总算把火势压了下来,随后赶到的人们提桶的端盆的才把火苗泼灭。棚圈保住了草垛安全了,这个异乡的陌生青年,一时间成为社员们口口相传的“灭火英雄”。(后来公社武装部长得知这个消息,在开会的时候还表扬了他)
我看着这个变成“包公脸”的所成,心里暗暗想到:将来的妹夫也许就是你了。
妹妹的婚事是勉强促成,碍于对父母的尊重和我的强势主张,她只能做出违心的选择,放弃了本该属于她的婚姻自主的权利。
1974年正月十九早晨,一阵鞭炮声传来了娶亲车到的讯息,三套马车挂着红缨停在大门口外。娶亲的姐夫和我们送亲的哥哥,相互寒暄问好,送上新春的祝福!为了赶个好时辰,娶亲的姐夫催促着妹妹快点“打扮”。(其实婚礼服装简而又简)我把泪眼汪汪的妹妹抱上了娶亲的马车,一向坚强的母亲站在门边,偷偷地擦拭着眼泪,目送出嫁的女儿离开这个养育她十八年的家……!
这个小山村说穷也真够穷,一间仅用十四条长椽搭起来的小土屋,便是妹妹所谓的”新房“。毛豆妹妹,就是在这间小土屋居住了四十五个年头,她从媳妇熬成婆婆,经历了从悲观失望看到未来希望的过程。
天道酬善,天道酬勤。善良的毛豆妹妹,在贫困的漫长岁月中相夫教子,任劳任怨,成就了这个子孝孙贤的好家庭。
重阳节那天妹妹电话通知我,说在农历九月十六喜迁新居,要我早点过去看看她的新房吃顿饭,我也想去帮点小忙搭把手。
当我准时赶到新村后,我被这巨大的变化所震撼!八十套白墙红瓦的整洁院落让人耳目一新;水质达标的自来水全天供应;村委会的办公室窗明几净、气派美观;小广场曲径回环、国旗飘扬,鸟瞰村容村貌,那就是一幅铺展开来的画卷!
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曲折坎坷。经历了磨难,就懂得珍惜;懂得知足,就是幸福!熬过了暗夜、曙光就在前头!毛豆妹妹,你生有能孝养父母的好儿子,和被评为旗级三好生的好孙孙,你就尽情地享受这晚来的幸福吧!
作者简介:乔珍,内蒙古四子王旗籍,网名:紫藤繁花。文学作品散见于《乌兰察布日报》、《杜尔伯特报》、《塔布河》期刊和《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微信平台。系四子王旗作协会员、《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年度十佳诗人。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
另:思归客平台接受个人诗集的印刷,排版,校队等一条龙服务。同时征集封面封底人物。
投稿微信:czj6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