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本文为王文生律师2016年5月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律师方向)研究生学员所做的专题讲座整理后的文章。)

各位校友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在律师法颁布20周年的日子和大家分享青年律师成长之道,我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进修两次,一次是198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高级法官班首届刑法班,第二次是在199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级法官硕士学位进修班进修,并于1995年7月3日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一生最大的光荣不是从政或者当官,而是在人民大学学习,师从我国著名法学家陈兴良教授。正如最高法院原常务副院长、一级大法官祝铭山所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度过的。在人民大学,我收获了知识,人民大学使我走上了学术之路、教学之路。我的人生因在人民大学学习而精彩。人民大学给了我很多很多,我却回报的很少很少。今天,2016年5月18日 ,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我从国家检察官学院吉林分院院长岗位上退休5周年的日子,也是我从事律师职业即将5年的时候,我把我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大家,作为对母校的一种回报,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国著名的刑法学家清华大学的张明楷教授曾经说过,法学是一门能够唤起激情,满足自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幸福之学。祝贺大家选择了法学。我曾经说过,律师是一门高尚的,能够体现人生价值,彰显才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令人尊敬的神圣职业。祝贺大家选择了律师这个职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律师事业迅猛发展,已经从1978年的二百名,发展到现在的近三十万名。律师是依法治国的主力军,同法官、检察官、法学家一样,是法治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青年律师则是律师队伍中的骨干和律师事务所传承的中坚力量,是律师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青年律师是祖国的未来,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流砥柱。然而,青年律师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也存在迷茫和困惑。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职业道路也面临着抉择。如果青年律师选择错误的道路,也会贻误终身,甚至葬送青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之所以说是最好的时代,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律师工作,将发展律师队伍写进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报告之中。党中央和中央政法委都做出了“解决律师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的问题”的决定,要求公检法三机关依法保障律师执业。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特邀请律师代表参加,由公安部、司法部、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联合召开全国律师工作会议,为律师发展提供了契机。律师的春天已经来临,中国律师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变革时期,处于经济转型期、矛盾凸显期。黄流、赌流,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犯罪增多,律师队伍也面临着诱惑和挑战。因此,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引导青年律师走向成功之道,就显得非常重要。
前几年,我在微博上看到了关于引导青年律师是走正道还是走歪门邪道的争论,源于一位老律师在微博中提出老律师要引导青年律师走正道,反对之声、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其主要理由是,谁要引导青年律师走正道就是对青年律师不负责任,因为青年律师也要解决生存问题,温饱问题。如果引导青年律师走正道就解决不了青年律师的生存及温饱问题。这个争论引起了我的思考。这不仅是青年律师向何处去的问题,而且也是整个律师队伍的发展方向问题,涉及到律师行业的兴衰,更关乎国家法治的未来。我在午饭时和全所律师分享引导青年律师走正道还是歪门邪道的问题,我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说必须引导青年律师走正道,因为只有走正道才能长久,才能走稳,才能走远。
要用北京冠衡(长春)律师事务所引导青年律师走正道的实践向社会及律师群体证明,引导青年律师走正道能不能解决生存及温饱问题。引导青年律师走正道,不走旁门左道和歪门邪道是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的重要职责,也是律师事务所主任和老一辈法律人的神圣使命。北京冠衡(长春)律师事务所成立后以来,坚持厚德明法、诚信敬业的所训,以君子律师行天下为座右铭,始终把培养青年律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将律师事务所建设成培养优秀律师甚至杰出律师的摇篮,是北京冠衡(长春)律师事务所的不懈追求。那么青年律师如何走向成功,成为一名优秀律师乃至杰出律师呢?我现在就把青年律师走向成功的十把金钥匙或锦囊妙计传授给大家。
一、铸就梦想。
青年律师要有梦想,要敢于做梦。如果连想都不敢想,就不会走向成功。以我自己为例,我的人生梦想除了当兵梦没有实现之外,我的法官梦、检察官梦、警官梦、律师梦、法学博士梦、法学教授梦、博士生导师梦全部实现。梦不能只有一次,而且要经常做梦、不断做梦、经常实现。我当书记员时想当审判员,因为书记员是三屉桌,审判员的办公桌是一头沉。当审判员时想当庭长,因为庭长的办公桌是两头沉。当庭长时想当副院长,因为副院长的办公桌更大。当副院长的时候想当院长,因为院长是一把手,有决策权。我虽然没当成法院院长,但是当上了司法局局长、和检察长。我们在座的青年律师也应当不断的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要远大,建议大家要有远大理想,敢于做大梦。是做骨干律师还是做优秀律师,亦或是律师领袖?是做经常出入于县级法院、中级法院的律师,还是做出入于高级法院、最高法院的律师?出入于不同级别法院的律师收入、素质、气质、信息、资源、格局都是不同的。是想做施洋那样的维权律师,还是做江平那样为真理而呐喊的律师,还是做王工那样我要发言的律师,还是做田文昌那样的刑辩大律师,还是做王俊峰那样的律师领袖,亦或是做陈兴良、龙翼飞、陈卫东、顾永忠那样的专家学者型律师。是想做开奔驰宝马的律师,还是做向我这样开奥迪A6的律师。当然,只有梦想还不够,还必须脚踏实地,付之于实践。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才能梦想成真
二、坚定信仰。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人,特别是一个有追求的中国律师,必须有自己的信仰。我认为律师一定要坚定两种信仰,一是坚定政治信仰,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建国六十余年的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为律师者不得诋毁和谩骂中国共产党。虽然党内有腐败、有错误,但是不能以偏概全,以此否认、背离党的领导。二是坚定法治信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各行各业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人治思想根深蒂固,法治进程虽然缓慢,但法治始终是在进步。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法治进程越来越快。我从事法律工作四十余载,见证了我国从无法可依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整个过程。1970年我被借调到公社群众专政指挥部,那时可以随便抓人办学习班,相当于变相监禁。我和公社党委书记到一个生产队去抓捕一个赌博的复员军人,有的社员问带逮捕证了么?党委书记在群众大会上慷慨陈词,难道我一个堂堂的公社党委书记说的话还不如一张擦屁股纸么?1975年我在中级法院工作,那时的刑事判决书在论述事实后判决主文前,每个判决书都有这么一句话“依法判决如下”,依的什么法、依哪个法条却无法载明。普通刑事犯罪往往还要加上反革命三个字,反革命杀人犯,反革命抢劫犯,反革命强奸犯。民事判决只有一个法律可以引用,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还是手抄本,经常引用的是第二十五条,准予离婚或者不准离婚。那时的中级人民法院只有十七八个人,十三四条抢。到了1983年,国家出了一套法学试用教材,也很难买到,因此我也见证了法学研究从荒芜到繁荣的时代。
三、正确选择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就像论文选题一样,选择一个好的题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选择什么,怎样选,一是选择律师事务所,平台很重要,是大所还是小所,通常是选择功能齐全的大所,或者是管理规范、有深厚律师文化底蕴、文化理念、有发展前景和潜力的中小型律师事务所。二是选择老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老师应选择品行兼优、业务素质好和能力强的老师。老师不一定只有一个,二人之行必有我师。三选择执业领域,是选择诉讼还是非诉讼,是刑事、民事、还是行政,或是知识产权、劳动法等更专一的一个领域。这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熟悉程度,在二三线城市的律师建议选择的专业不止一个,在二三线城市选择太窄,可能在执业的开始几年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四选择团队。不与品行不好、不讲诚信、斤斤计较的人合作,那样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以及执业理念。五选择客户,不选择那些不讲诚信、锱铢必较、不分理由将责任都推给律师的客户。六选择案件,不选择自己力不从心、不能胜任的案件,不选择给自己带来风险的案件。例如,不选择涉黑案件,涉及上访案件。
四、厚德明法
(一) 厚德。世界上一切的成功,首先都是做人的成功。一个成功的律师必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律师虽然是有偿服务,但不能唯利是图。要做一个有尊严的律师,有道德的律师。君子律师行天下。
(二) 明法。一个成功的律师不仅应熟悉法律,更要精通法律。法学家不一定成为律师,但律师应当成为法学家。不仅要学习实体法,更要学习程序法,还有学习司法解释、立法背景、司法判例。作为一个优秀律师不能只会办理某一类案件,不会办理其他类型的案件。律师应当成为复合型人才,成为杂家。律师除了自己学习法律、应用法律、研究法律之外,也应当向当事人宣传法律,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帮助当事人缓和矛盾、消除矛盾、化解矛盾,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规定,律师也是普法的主体。我们的律师应当通过办理案件、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公民普及法律知识,这是律师的重要社会义务和责任。
五、诚信敬业
(一) 人无信不立,作为社会精英的律师,更应一诺千金,信守自己的承诺。在当今社会,最缺的是诚信,有不少律师不讲诚信,有的收钱不办事儿,有的男律师签的委托协议作为代理人,出庭的却是女律师。
(二) 敬业。一个成功的律师、优秀的律师应当把律师职业作为事业,要做到勤勉敬业,恪尽职守。我经常遇到当事人来找我向我反馈,当事人委托律师后有的找不到人,有的推脱,甚至法院召开听证会律师都不到场。律师的职业特点注定了律师不是一个安逸、休闲的职业,如果一个律师过着朝九晚五和普通白领一样节假日休闲的生活,那他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律师。一个成功的律师必须起早贪黑,节假日不休息应当是一种常态。
六、守住底线
守住底线不仅是对一个优秀律师的要求,也是对一个普通律师的最低要求。律师即不能违法,更不能犯罪。既不能踩红线,也不能触高压线。律师要走好人生之路,走好律师之路。像开车一样,不能闯红灯,也不能违章行驶。律师也是高危行业,要规避各种法律风险。律师有危险,从业须谨慎。常见的律师易触犯的刑事法律风险有以下几种:
(一) 行贿罪。现实生活中律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最多的是行贿罪,如前些年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沈阳中级人民法院、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发生的窝案、窜案均与律师的行贿有关。
(二) 律师也可能触犯泄漏国家机密罪,刑事案件在没有开庭之前证据材料和案情均是保密的,不能给当事人看。
(三) 伪证罪也是律师常见的刑事法律风险,不能诱使当事人翻供、窜供、做伪证。
(四) 扰乱法庭秩序罪,律师辩护要有理、有利、有节,理性平和,尽量不要和法官、检察官、对方律师及当事人正面冲突。
除此之外不能泄漏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不能办理利益冲突案件,会见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时不能传递信件和物品。
七、耐住贫寒。
律师在实习阶段以及执业之初,是比较难熬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一是因为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的欠缺,二是由于没有案源会导致在实习阶段大多没有收入,或有很少的补贴,而执业之初,薪酬也比较低。只有经过四五年的积累沉淀、磨砺之后,才能渐入佳境,获得社会地位以及经济报酬的双丰收。因此,一定要咬紧牙关,度过难关。
八、摈弃恶习。
我当了八年司法局长,管了八年律师,现在又当了五年律师,发现律师队伍中存在不少恶习。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 挑词驾讼。挑拨当事人关系,激化社会矛盾,为了收取律师费恶意煽动当事人诉讼。
(二) 摆谱作秀。出则豪车,住则豪宅或五星级宾馆,不考虑当事人的承受能力。
(三) 自高自大,狂妄自大,老子天下第一。
(四) 过度包装。自称行业领域第一。
(五) 同行相轻,互相贬低。
(六) 不学无术,歌舞生平。
(七) 愤青。
九、博学多览。
一个优秀的律师只有法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博览群书,饱读诗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律师队伍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大律师都是学者、专家型的律师。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学习改变命运,知识决定未来。江平先生有言,一名好的律师应当兼具政治家、法律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商人的特性。北京大学著名法学家朱苏力说,“一个成功的律师必须是一个杂家。尤其是青年律师应当具有政治家的思想,经济家的头脑,社会家的眼光。”我认为,一是要学政治学,成为政治家,二是要学习哲学,学会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分析案件,代理案件,如实事求是,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等观点都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三是学习社会学。四是学习经济学。五是学习演讲学,成为演讲家。
十、 家国情怀
一个成功的律师,不仅要承担法律援助任务等公益事业,更重要的是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具有家国情怀,要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和整个中国律师事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振兴中华民族匹夫有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少些牢骚,少些愤青,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律师应当参与到国家的各个层面的政治生活之中,应当参与立法,促进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和正义。让法治的阳光照亮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让中华民族法治走进世界前列。
如果掌握了以上十把金钥匙,并且付诸实践,那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成功的律师,乃至杰出的律师。祝愿在做的每一位学子都能走向成功,走向辉煌。不仅能成为律界大咖,而且能成为律界领袖。
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龙翼飞在王文生老师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律师方向)研究生所做的《青年律师成长之道-送给青年律师的十把金钥匙》讲座后的点评发言。
王文生老师是人大的模范校友之一,是成功的法律人,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为律师未来发展指路的人。王文生老师在做培养律师领袖的工作,他谦称自己不是律师领袖,但是能培养律师领袖的人必须具备领袖的素质,把越来越多的法律人培养成律师领袖。我认真聆听了王文生老师的讲座《青年律师成长之道-送给青年律师的十把金钥匙》,深受启迪。掌握好、用好这十把金钥匙,就能实现法律人的梦想。
王文生老师的第一把金钥匙“铸就梦想”,我理解为青年律师要“有梦想”。从少年步入青年时要有浪漫情怀,要有特定的心路历程。在这个发展阶段,不是苟且偷生。在法律人中成为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中国法治国家有贡献的人,没有梦想,就不会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王文生老师的第二把金钥匙“坚定信仰”,我理解为青年律师要“有信仰”,要有内心的坚定意志。如果没有坚定意志,做事情将半途而废,一是有政治信仰,二是有法治信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政治信仰是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不盲从不轻信是生命的底线。在今年的国防安全日上,有两个有硕士学位的人为了金钱成了间谍背叛了国家。有法治信仰,作为一个法律人王老师用他从事四十多年法律人经验告诉我们,应当用正确的眼光分析问题。个案不能代表整体,不能因小废大,这个社会能说是一片漆黑么?一定会有人为雷锋维护合法权益。政府给一个说法,是法律的说法,本身就是法治的进步,不要找关系,要信仰法律,寻求法律的解决、寻求公正的结果,把流淌在血液里的公平正义付诸于实践。
王文生老师的第三把金钥匙是“正确选择”,我理解为“有选择”。面对无数的选择,要抓住机遇,王老师告诉我们要有锁定目标的能力。当我们在未来锁定法律生涯的过程中,王老师的六个选择建议构成了金钥匙的六个齿,六个齿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每个齿王老师都做出了精准的刻度告诉青年律师如何选择。
王文生老师的第四把金钥匙是“厚德明法”,我理解为“有德明法”。实际上就是提升自我,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发现自己的不足,没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会原地踏步甚至会落后。律师的素质应高于法官、检察官。这是王老师从国际化视野所作出的结论。很多国家法官是从具有精准把握法律能力的律师中选拔的,律师成为晋升法官的途径。律师不仅仅会成为法官,也会成为政治家,成为政治生活的领导者。律师应当是智库,将各类知识汇总联系在一起。律师应是法律思维、政治思维、逻辑思维集大成者,运用自如的将法律、法理融为一体。律师的辩护意见、代理词会转化为法官的判词。否则,律师的工作就不到位,律师要给法官打开思路,让案件审理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更好。
王文生老师的第五把金钥匙是“诚信敬业”,我理解为“有诚信有敬业”。服务他人时有诚信有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必要保障,“我给你搞定”被称为流氓语言,要尽一切努力让客户对我们的服务态度、敬业程度、专业素养感到钦佩,让法官、检察官感到律师不忽悠,忠实于客户利益。
王文生老师的第六把金钥匙是“守住底线”,我理解为“有底线”。从专业上讲,对外你是讲规则的人,对内是保护自己的保命绳。有探险点、有固定点,牢牢系住绳子的两端。有的人在成功的光环下倒下了,失去了做人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生命线、保护线,要理性、平和执业,赢得法官、检察官和社会的尊重。尊重带来名誉,名誉是自己做出的事情,做出来的社会评价。善行才能有善誉。出具法律意见书时也要理性平和,法律意见书应当客观的写明律师所掌握的材料,建议贵公司如何如何……。律师不是打手,是具有独立行为准则的人。法律意见书公之于众后会成为公共文书,如捏造事实,则构成对当事人的损害。因此,律师要谨言慎行。
王文生老师的第七把金钥匙是“耐住贫寒”,我理解为“有坚持”。不因为生活暂时的困难,放弃法律人的信仰。财产和身份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世界,不要担心未来生存问题。
王文生老师的第八把金钥匙是“摈弃恶习”,我理解为“有修养”,有修养为君子之道,亲君子远小人,过度的包装是人民大学这样名校培养的法律人所不齿的,要做有君子之风的法律人。
王文生老师的第九把金钥匙是“博学多览”,我理解为“有阅历有视野”,让客户对你充满信任,客户看到律师正能量的发挥会感到温暖。
王文生老师的第十把金钥匙是“家国情怀”,我理解为“有大气”。要站位高远,能成为领袖的人要大气,有大气才能吸引人,才能有人格魅力。
这十有,也就是十把金钥匙,是王文生老师家传的宝贝,我在五一节前同国家检察官学院原院长石少侠到王文生老师的北京冠衡(长春)律师事务所贵宾题词簿上写道“人文典范、生生不息”,是对王文生老师的真实写照。王老师是有四十多年经验的法律家,所谓法律家是法律理论家及法律实践家相结合,王老师是为母校做出贡献的杰出校友。最后,让我们再次感谢王文生老师的精彩演讲。
青年律师成长之道——送给青年律师的十把金钥匙(本文原载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法学家茶座第47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