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光-疫后五一沸腾华夏数据强劲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新华网、央视网5月4日,公布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 “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综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最新大数据与细分数据显示,刚刚结束的疫情平稳转段后的首个“五一节”小长假,居民出行热情高涨。从“一串烧烤”带火“一座城”,到满员的陕西“油菜花专列”、西南各地的“熊猫专列”,再到热门旅游地的车票、门票再现“一票难求”。“史上最旺五一”在民众高涨的出行和消费热情中收官。
中外媒体从数据中感受到了2023年沸腾的“五一”!
国内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五一”出游报告也显示,此次假期多项数据同比暴增,甚至创下“五一”历史峰值。“中国公共假期带来后疫情时代旅游热潮”,正在强劲驱动疫后中国经济的复苏。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5月4日称,中国旅游业完全抓住本轮商机,为本国经济注入新活力的同时,还提振消费者的信心。彭博社在题为“中国五一假期正经历旅游业大复苏”的文章中称,经过三年的新冠疫情,中国消费群体积攒了强劲的购买力,此番中国旅游业的繁荣正受到国际密切关注。《华尔街日报》称,中国经济回暖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显得举足轻重,随着天气变暖,这一势头有望延续。
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4日援引中国文旅部数据报道称,2023年“五一”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这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苏复都是“令人鼓舞的信号”。该报以大量照片,显示中国“各地旅游景区游客如织,从杭州西湖到大理古城,从北京颐和园到南京夫子庙,几乎都在上演‘人从众’的场面”。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4日在报道中提到,中国“五一”假期旅游之繁荣,甚至在甘肃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出现“堵骆驼”的景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题为“告别疫情:五一假期中国各景区旅客爆满”的文章中称,在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大批游客再次涌入著名景区。香港《南华早报》5月4日报道称,“五一”假期中国的旅游和消费开支表现强劲,“黄金周名副其实”,全球业界所有人几乎都在关注第一个不受新冠疫情困扰的中国主要公共假期是否会推动经济回升。报道援引携程4月3日发布的《2023年五一出游数据报告》称,假期用户飞行距离达四年巅峰,出游半径较去年同期增长25%;国内景区门票票量同比增长9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2倍。在去哪儿平台上,火车票同时购票人数达历史新高,热门线路车票售罄速度超过春运;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超疫情前1.9倍。飞猪数据称,国内游预订量较春节翻倍增长,创下“五一”历史峰值。其中国内景点门票较春节增长127%,火车票较春节增长117%
随着出入境政策调整优化,出境游进一步回暖。俄罗斯《劳动报》援引去哪儿平台数据报道称,“五一”期间出境游机票预订量已恢复至疫情前的45%。中国香港和澳门、泰国曼谷和普吉岛、韩国首尔、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日本东京和大阪、菲律宾马尼拉等是热门目的地。《联合早报》称,距离中国游客再度成为全球旅游市场主力军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各国旅游业者都在摩拳擦掌,为中国旅客重返作准备。
笔者认为,中国“五一”假期,出游人数明显上涨,假日经济激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这反映出国人对未来经济走势向好抱有强烈期待与信心。同时,中国“五一”期间的火爆消费数据也释放出一个信号,即中国经济恢复性的较高增长有望实现。中国旅游市场的恢复和假日消费的“井喷”是恢复信心的重要因素。中国势将引领亚太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特赋《好时光》为评为观。
疫后欢腾华夏,
劳动假,
满春堂。
湖海岱山天地转,
遨游客爆长。
影视餐宿玩,
乐打卡,
细观光。
出境呈云喷,
逸度好时光。
一一2023年5月5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