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六与吕福全等跟着传令兵七弯八绕来到军部大校场,见那里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很多步伐坚定气度沉凝的军人。
话说军长吉宏光,此人豫东扶沟县人氏,身材高大威猛,出身贫寒,凭自己的努力考上军校后勤奋好学,从军带兵后治军严明,是冯善纲手下文武双全的得力干将。另外,由于冯善纲部下石友三孙殿英等皆是行伍出身,吉宏光可以说是冯部军官中的佼佼者。他兼任西北陆军干部学校校长期间,致力于军事教育,每天都亲自到操场和讲堂检查,夜晚还要到各队点名,并和学生谈话。早操时集合学生,亲自点评训练情况,甚至亲做示范。
此公经验丰富,讲解生动,所以深受学生欢迎。他有些言论,寓意深刻,如他讲到忍耐的重要性,说:“军人须有忍人之所不能忍,耐人之所不能耐的精神。在大风大雨大雪中能站稳的人,才是真能救国的人。在被人打掉了牙时,要连血吞下去。”
有一次讲到“好整以暇”,吉宏光发挥说,作为一个军官,应在“好整以暇”上下工夫,所谓好整以暇,就是人乱我整,才能人忙我暇。平时用功,到有事时就显得很闲暇,可以不慌不忙。
最为感人的是1920年5月,吉宏光的父亲得了重病。吉宏光回家探望,看到父亲那依依不舍的眼神,知道父亲有话要讲,便说:“爹,您有啥话尽管说,孩儿一定铭记照办。”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吾儿正直勇敢,为父放心,不过我有一句话要向你说明:当官要清白廉政,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即不许发财。你只要做到这一点,为父才死而瞑目。不然,我在九泉之下也难安眠啊!”吉宏光强忍悲痛,含着热泪答道:"孩儿记下了,请父亲放心!"
父亲病逝后,吉宏光即把"做官即不许发财"七个字写在细瓷茶碗上,交给陶瓷厂仿照烧制。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他说:“我吉宏光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碗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当时吉宏光在西北军冯善纲部下任营长,只有25岁。
自此,吉宏光就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细瓷茶碗带在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这只碗随吉宏光将军走南闯北,直到他三十九岁为抗日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屠刀下。
当下高营长跑步到吉宏光面前立正报到,吉宏光对知识分子出身的高光明极为看重,见他带来一男一女,便问高光明为何带两人到军部来。高光明简短介绍一下赵六何鸣凤来历,说到二人为救李八少历尽艰辛时,吉宏光整了整军帽手扶拐杖站起身来,高大的身材如同山岳,宽大的额头饱满丰润,两道浓眉下明净的眼光里蕴满感动之色:“嗬,这两人倒是来自我家乡的忠义之士,高营长,我腿脚不便你把他们叫过来,我有话说。”
高光明这才知道前几天吉宏光爬山锻炼时崴了脚,虽有军医处理但毕竟还没好利索,急忙跑步喊赵六何鸣凤过来与吉宏光相见。
赵六何鸣凤见了吉宏光拘谨不已,吉宏光慈和一笑拉住赵六的手:“到我这军营里的都是铁血男儿,你没当过兵,见了我不必拘谨,听说你武艺高强,为了救省府参议李桂轩不惜千里奔波,说实话我可是很佩服你哩。”
赵六感觉到吉宏光手掌宽厚温暖,没想到高光明口中的“长官”倒是没有官架子,也连忙抓住吉宏光大手轻轻摇了摇:“多谢长官夸奖,我和妹子就是来请求长官派兵救人的。”
“对呀,听说长官您也是淮阳专区人,还听说您爱民如子,请长官发兵救救我们家乡百姓,剿灭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吧。”何鸣凤也连忙说道。
吉宏光看了何鸣凤一眼对高光明道:“对那些土匪我吉宏光和冯大帅一样,向来主张只管剿灭绝不招降。光明,先请这两兄妹休息一下,救人之事我们见过冯大帅后再从长计议。”
等高光明三人走后,看着高光明入列站好,吉宏光才在卫兵搀扶下大步登上阅兵台,对众军官训话:“我这次召集大家来,是因为咱们冯大帅的西北军太穷,人家嫡系部队喝酒吃肉,我们西北军只能喝凉水啃窝窝头。人家嫡系部队长枪大炮,咱们还得耍大刀跟敌人拼命。现在国家不太平,土匪们四处烧杀抢掠,刚才两位年轻人就是到我们这里搬兵救人的,他们的亲人,咱们的淮阳乡亲还在被土匪祸害,大家说该不该救人?”
高光明等齐声高呼:“剿灭土匪!解救乡亲!”……
吉宏光接着道:“咱们国家多灾多难呀,除了土匪横行,水旱蝗虫这些天灾,还有一些大小军阀欺压百姓,小日本等列强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杀我亲人夺我土地。我在日本留学期间,耳闻目睹小日本全国上下对我中国鹰视狼顾,久有吞并之心,依我判断不出五年日本必定要与我中国一战,可惜军阀们只顾争夺地盘,南京官府只顾铲除异己,根本没有人对日本这个虎狼之国给予应有的提防。我吉宏光明人不说暗话,假如有一天和小日本干仗,我吉宏光绝对第一个冲锋陷阵。为了加强训练,我听从参谋意见,特意派人到首阳山请来了两位民间奇人作我们的教官。两位奇人武功高深莫测,希望各位看了两位奇人的功夫后,选派精壮官兵来学习擒拿杀敌本领,学会后再回去传授广大官兵,相信以后我们的官兵必将如虎添翼,增强保家卫国的本领!”
说完后吉宏光左手扶着拐杖,右手振臂高呼“打倒军阀!铲除列强!保国安民!”高光明等军官齐呼“打倒军阀!铲除列强!保国安民!”
口号声响彻环宇,旁观的赵六何鸣凤也听得热血沸腾。
呼号完毕,吉宏光一声高喊:“有请雷公电母两位大师。”说罢带头鼓掌。
在如雷的掌声中,一位长须飘飘仙风道骨的中年男子与一位大袖飘飘面容庄严的中年女子携手走上场来。他们身后跟着六位捧着刀剑兵器、威风凛凛器宇轩昂的劲装弟子。
中年男子很享受掌声如雷的感觉,任掌声响了一阵才挥手说道:“本人姓林,林洪钟就是我的名字,我还有个绰号‘雷公’;这位杨秀芳杨大师是我的妻子,绰号‘电母’。我们夫妻深山练功几十年,本不愿出山招惹是非,看在吉军长面子上我们就下山走一趟,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保国安民。”说罢对着台下军官行了个抱拳礼,果然一派高人风范。
“乖乖,雷公电母这种神仙人物都下山了,我们西北军何其幸运!”
“是呀,他们的功夫我们只要学会一点那战斗力还不是噌噌噌一个劲往上长!”
“我只要学会他们一招隔山打牛就行,听说他们的隔山打牛根本就不用接触人就能把人震死!”
……
台下军官们兴高采烈议论纷纷,高光明却微微皱眉,作为知识分子他可不信隔山打牛这一类神功。
“雷公”林洪钟摆手制止军官们议论,拉开架势表演一路拳法,但见他闪转腾挪虎虎生风,一套拳法练下来气不长出脸不变色,台下众军官掌声如雷彩声不断。
“雷公”练罢颔首一笑后示意“电母”杨秀芳演练,杨秀芳从弟子手中接过一把宝剑,随手一抖遍地寒光,“唰唰唰”一把长剑舞得风雨不透。
大校场又是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喝彩之声,树林中齐声高唱的蝉儿也被吓得停止了鸣叫。
雷公电母彻底征服了这些军官们,吉宏光也忍着脚疼为他们鼓掌喝彩,心中暗想:若不是崴了脚我吉宏光非得下场和林洪钟练几手不可。
林洪钟红光满面,笑着道:“这些都是小玩意,我再给大家表演个绝活。”虽然低声说话,却中气十足声若洪钟。
林洪钟示意弟子们搬上来一个大西瓜,林洪钟对着大西瓜猛然一拍,奇怪的是并没有出现西瓜碎裂瓜汁淋漓的场面,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雷公”笑眯眯拿过切瓜刀轻轻一划,把两瓣儿西瓜展示给大家观看,就见西瓜除了瓜皮完好外,里面的瓜瓤已经全部碎裂开来!
“哇,好厉害,这要拍到人身上岂不是表皮完好内脏碎裂吗!”
“好一招隔山打牛,我要学这一招!”
……
就连吕福全(高光明)也对这一招惊异不止。
喧嚷声中“雷公”笑容满面,摆摆手让大家安静,示意“电母”再露一手绝活。
“电母”杨秀芳大袖飘飘走上阅兵台,几个弟子摆好架势一起向杨秀芳进攻,杨秀芳轻轻把手一摆,几个弟子触电一般向外飞去,其中一个差点飞出阅兵台,在阅兵台边连打几个旋子才停了下来。
“哗哗哗……”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再次响起,几个军官兴奋地蹦了起来:
“好!我们要学这一招!”
“对,一定要把这一招教给我们!”
“奶奶的,再上战场我只要这一招使出来,哪里还用得着抡大刀!”
……
雷公电母在阅兵台露出满意而又谦虚的笑容,向大家团团拱手:“这些都是小玩意,大家愿学我们一定尽力。大家都是军人,有谁愿意上来陪我们练练手吗?”说罢眼光四处巡视。
军官们没一个愿意上台的——你们夫妻那么厉害,上台挨打丢人,傻子才干呢!
雷公电母很是失望,眼光一扫正好看到赵六何鸣凤二人,见他们穿着打扮就是乡下人,料想是附近乡民溜进来看热闹的。林洪钟笑着向赵六招手:“小兄弟,你上来试试,我们保证不下重手,点到为止。”
何鸣凤急忙阻拦:“六哥,你不能上,咱们还有要事没办。再说他们武功那么厉害,你有个三长两短咋办?”
赵六一指林洪钟,再指指自己:“你们要我上吗?我可不会拍西瓜。”又对何鸣凤道:“妹子放心,我上去试试,何况在大校场比武人家又不下重手。”
雷公林洪钟笑着大声道:“对呀,不下重手,那个小妹子你放心,我们保证不伤着你哥。”果然一字一句声若洪钟,把知了震耳欲聋的鸣叫完全压了下去。
“快上吧,不碍事。男子汉大丈夫别啰嗦……”
其他军官齐声催促,只要他们不上台丢人,让吉军长眼前的大红人小小丢个人只当是个乐子,谁让你高光明爬得那么快呢。
赵六来到阅兵台前,并没有飞身而上,而是踏着台阶一步步走上“擂台”。到了雷公面前一站,丝毫不露高手气息,简直就是一个纯天然无污染人畜无害的小绵羊。
“雷公”林洪钟绕着阅兵台转了三圈,高声问道:“小兄弟准备好了吗,你来打我吧,随便打哪里都行。”
赵六笑道:“林大师,我不敢下手,还是你来打我吧。”
雷公无奈,只好对着台下道:“这位小兄弟太弱,我这一下轻轻攻击他后背,小兄弟你防着点,即使打到你也不会太疼。”说话间突然跨步拧身钻到赵六身后就是一掌。
何鸣凤吓得闭上了眼睛,只怕看到赵六翻身跌倒的情景。
“扑通”!
阅兵台上有人倒地。
“乖乖,这、这、这是咋回事?雷公怎么趴到台上了!”
人在受到极大刺激震撼时,说话往往会有点口吃。这不,军官们伸长脖子议论纷纷,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
“还是六弟厉害!你们这些人哪里知道六弟一人覆灭沈家庄的传奇故事呢!”高光明吕福全心中激动,心脏扑扑腾腾乱跳。
“咋回事,没看见赵六动手林洪钟咋就趴下了!”吉宏光疑惑不已。
何鸣凤听到别人议论才睁开美眸,恰好看到“雷公”林洪钟从台上爬起身子,不仅又惊又喜情不自禁喊出声来“六哥,好样的!”虽然她希望赵六和自己一样救出李八少尽快回归正常生活,但她也不得不承认,此刻没有了在沈家庄滔天杀气,在阅兵台长身玉立的赵六,对她吸引力才是最致命的!
林洪钟狼狈不堪爬起身来:“呀呵,我看走眼了,小兄弟还是个高手,你注意,我可要用真功夫了。”
赵六笑道:“高手我算不上,不过对付林大师我还有几分把握,你就把刚才的绝技隔山打……牛劲用上吧,我站在这里不动,只要动一下就算我输了。”赵六故意把隔山打牛的“牛”字分开说得重一些,听得台下军官哄堂大笑。
“不行,把你拍坏了咋办?我不答应。”台下何鸣凤急得直跳脚。
赵六微微一笑:“妹子放心,在沈家庄我也拍过肉西瓜。”
听到赵六把沈彪周万成等当做了被他拍死的肉西瓜,何鸣凤开颜一笑霞光满脸,彻底放下心来。却不知道她粲然一笑,已经让自己成为了台下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那位林大师看见何鸣凤对赵六非常关心,心中更怒,竟然升起一个龌龊年头,决意打死赵六后把何鸣凤收作自己的首席“女弟子”。
“看掌!”雷公趁赵六说话精神松懈时声到掌到——被赵六摔了一跤后,现在的“雷公”已经恼羞成怒,这一掌用尽全力恨不得一掌把赵六拍成烂西瓜。
“扑通!”
这一掌结结实实拍到赵六胸前,在众人惊呼声中赵六岿然不动,雷公林洪钟却再次倒退几步收不住势跌倒在地。
“呀,这雷公原来是个只会玩把戏耍嘴皮子练花架子的江湖骗子!”
“喂,我也想上去试试!”
……
台下军官议论纷纷,连吉宏光也怒极而笑:“呵呵,雷公电母空有大名,想不到我吉宏光也上了当!”
众人嘲笑声中“雷公”林洪钟老脸通红:“吉军长,我怕用上神功这位小兄弟会内脏破裂而死,既然大家不信任我,我们还回首阳山。”
吉宏光怒声道:“还在骗人,小兄弟,你胸前挨了一掌可有不适?”
赵六笑道:“吉军长,雷公就像给我挠挠痒,我胸中畅快的很!还有那位电母,我也想试试她的功夫。”
“好,既然你想试试,我就成全了你!”“电母”杨秀芳手执长剑恶狠狠扑上“擂台”。
“真不要脸,人家空手你拿把长剑!”
“对,有本事用刚才震飞徒弟那招!”
“对呀,空手就能把徒弟震飞,何必拿把长剑,不是多此一举吗!”
……
刺耳议论声中“电母”杨秀芳面红耳赤,长剑交到左手,吸口气右手对着赵六遥遥一指,哪知赵六仍是稳如泰山,丝毫没有被“震飞”的迹象。杨秀芳面色一红 :“你没练过我林氏八卦内功,难怪对我的太极功法没有感应,看剑!”
嘴里说着,对准赵六胸膛一剑刺去,她心中对赵六阻挠他们夫妻担任军部教官的好事痛恨已极,恨不得这一下就把赵六钉在“擂台”上,却丝毫没想到人家好好站在台下,却被他们夫妻“请”上台作他们“练手”的靶子,现在他们夫妻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哪料她凶狠凌厉一剑刺来,却不见了赵六的身影。赵六轻轻一抖身子,右手闪电般把长剑夺了过来,眨眼之间攻守易位,赵六手中长剑直指杨秀芳眉心。
“不可伤人!”雷公一声大吼飞上阅兵台。
此刻雷公心里那个后悔呀,哎,本以为赵六只是一只小绵羊,没想到人家是一头下山猛虎出海狂龙!他拉着电母跪在赵六面前:“我们错了,不该出山骗人,请小兄弟高抬贵手!”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人家认错的话倒还是声若洪钟。
赵六面色一寒:“哼!不是我赵六爱逞能故意露手,实在是你们的作为有辱武林同道!吉军长请你们出山是让你们训练这些军人疆场杀敌、保国安民的。我们练武的讲究‘一击必杀’‘当场不让步,举手不留情’哪里像你们花里胡哨如同练舞?还表演什么隔山打牛、什么凌空飞劲、听说你们还擅长表演‘雀不飞’,就凭你们这些招摇撞骗的本事训练这些弟兄们,到了战场不是让弟兄们送死吗?”
说着话把长剑随手一掷,一只在柳树枝头捕食知了的乌鸦被长剑透胸穿过。
台下军官仿佛看神话一样,嘴巴张得老大,眼珠子几乎快瞪出眼眶,随手一下就是飞剑穿鸟,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一幕!
“好!我们要请这位小兄弟做教官!”
“小兄弟,你这手飞剑真漂亮!”
“小兄弟,你答应做我们的教官吧!”
“雷公电母回家玩‘雀不飞’‘西瓜碎’吧,我们只佩服这位小兄弟!”
……
这些热血军人跟着吉宏光出生入死,最佩服的就是真有本事的人,如今见雷公电母徒有虚名,赵六武功才真正高深莫测,他们由衷希望赵六能留下来做教官,不用说,高光明最为心切。
雷公电母如同秋末寒蝉哑口无言,在众人嘲弄的目光中带领弟子们灰溜溜离开大校场。校场边树林里知了高唱,好像在嘲笑哑了嗓子的雷公电母。
吉宏光忍着脚疼颤巍巍登上阅兵台,拉住赵六:“小兄弟,我吉宏光看走眼了,竟然请出两个江湖骗子!不过你的身手我可是看准了,你就答应弟兄们留下来做教官吧!”
赵六拘谨一笑:“吉军长,我可不能久留,还要回周口救八哥李八少哩。”
吉宏光开心大笑“小兄弟答应就好,救人的事情我和冯大帅会有安排。”转头对台下军官们高声道:“弟兄们,这位小兄弟答应做大家的教官啦!”
“好!好!!好!!!”
阅兵台下海啸般的叫好声再次淹没了校场内外无数蝉鸣!
正是:
十年练武尽艰辛,借兵剿匪志凌云。
雷公电母盛名高,弹指之间堕埃尘。
不图虚名不图利,精研刀法卫国民。
最是慷慨同仇日,碧血丹心铸忠魂。
想不到洛阳一行,历史在这里为赵六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结合西北军大刀精研破敌八刀,以后这八刀十二招刀法跟随吉军长等抗日将士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立下赫赫战功。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
注:小说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王明见,商水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周口市作家协会理事,有长篇小说《三岔口》、故事汇编《商水地名故事》等书籍出版,另有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散见于海内外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