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 丹 飘 香
作者:山佳
艾山牡丹园坐落在黄河西岸,面朝黄河,背靠艾山,占地约有百亩。这里的牡丹虽然没有洛阳、曹州、菏泽牡丹名扬四海,但这里的牡丹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方圆百里的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他们一来欣赏牡丹花开,登高望远,重要的一点还是“牡丹餐馆”让人留恋。
留恋“牡丹餐馆”不仅因为那儿的饭菜有乡土风味,还有一位与众不同的老板娘。老板娘名叫牡丹,这是爷爷给起的名字。因为在爷爷的根系里男儿众多,女孩却是独苗,爷爷爱孙女自然是疼爱有加,起这名字的寓意是让孙女大富大贵。
牡丹自小聪明伶俐,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重点大学毕业后,为了照顾多病的母亲,她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毅然回到了故乡,开了一个中等规模的“牡丹餐馆”。她学以致用,精于心计,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以乡土特色为主打饭菜,服务一流,立刻引起轰动。开始时十里八乡的食客闻名而来,最后百里之外的食客也经常光顾“牡丹餐馆”。
如今的牡丹,已是半老徐娘,虽然没有了窈窕的身材,显得有些雍容华贵,但她风韵犹存,脸上的微笑依然如春风拂面那么灿烂,让人看到后,仍然有一种让人陶醉的感觉。
记得第一次来艾山旅游,在参观了艾山牡丹园后,带着牡丹的花香和愉悦的心情,我们登上了艾山山顶,俯阚山根下曲折蜿蜒的黄河大堤犹如玉带向左右延伸,玉带下是脱缰野马般滚滚东流的黄河水,抬头东望,艾山对岸绵延起伏的泰山余脉,莽莽苍苍。那心中忽然开阔起来,让人产生诸多联想,黄河的几千年历史,山脉的悠悠沧桑。
来到艾山东北侧,一座看似普通的农家小院,挂着“牡丹餐馆”的牌匾,从院内飘来袅袅饭香。令人不得不停下脚步,闻香而至。
迎门而立的是一位妙龄女郎。她身高1.70米,椭圆形的脸蛋上挂满了微笑,身穿淡绿底色牡丹图案的旗袍。宛若牡丹仙子流落人间。她就是老板娘牡丹。她身后屏风上的国画牡丹,把整个院落映照得熠熠生辉。
牡丹会笑盈盈的迎接每一位顾客,不分贫富贵贱,职位高低,一视同仁。她那银铃般的声音会把餐馆的特色饭菜如数家珍般绘声绘色地摆在你的面前。什么黄河鲤鱼、红烧鮰鱼、蒸面条菜、蒸咸菜、凉拌马齿苋、榆钱窝窝头等等。让人听后会垂涎欲滴。
顾客若有什么困难和要求,牡丹会及时来到你身边。
若是有人过生日,牡丹会把生日蛋糕和长寿面奉上;若是有人感冒了,她会把感冒药和姜汤送到面前;若是顾客感觉饭菜不可口,就会及时调换;若是顾客之间发生矛盾,她会耐心调解,化干戈为玉帛。有一次,一位大爷突发心脏病,牡丹在拨打120的同时,并予以及时抢救。她还陪送大爷到医院,预付住院费五千元。
牡丹周全的服务,让人感觉到家的温暖。她那发自肺腑的微笑能驱散食客心中的郁闷,如沐浴春雨滋润心田。食客离别之时,总是恋恋不舍,并许诺下次再见。
牡丹说:“人生不图富甲一方,只图感恩心安。”她十几年盈利百万,手中却并不富裕,因为村里修公路、盖学校、建幸福院,无一不是牡丹的爱心奉献。
艾山的村落、小学、幸福院的墙壁上有栩栩如生的牡丹画,地上有牡丹重重叠叠的脚印,院子里有牡丹银铃般的笑声与歌声。这笑声与歌声随风飘荡,十里传百里,由近及远。
来到艾山,人们看到牡丹的丽质,听到牡丹的肺腑之言,真切地体会到牡丹的博大胸怀,大爱无边,就会不能忘怀,牢记心间。
黄河、山脉、农田、牡丹、炊烟,如诗如歌的画卷,犹如人在画中游,画现在人间。
牡丹不和芍药、月季、玫瑰媲美,只愿把最美献人间。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先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
2023.04.21
【作者简介】
崔同禹,笔名山佳,男,山东省东阿县人,退休警官,文学爱好者。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4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