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在拉萨
文/刘文波

踏上拉萨这块神奇的土地,就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蔚蓝色的天空,蓝得让人心旷神悦。飞飘的云彩,在半峰间环绕,显得那样的洁白无瑕。天就悬在头顶,云就飘在山腰,人自然游在中了。当然,拉萨给人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心理上的感觉不一样。
神奇的拉萨,一个无法用眼看透的地方,一个无法用心揣摩的地方,一个只能用灵魂感悟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回归了自然,一切都变得那样的协调,那样的和谐。
来到了拉萨,你会很快感觉到人们的生活节奏,自然地慢了下来。因为,这里没有繁华闹市的喧嚣,没有忙忙碌碌的快节奏,也没有无聊世俗的纷争,一切向善一切随缘,遵循自然。
神奇的拉萨,有大爱深藏于心不易言表的矜持,它的一山一岭,一水一湖,一草一木,无论从任何角度去看去揣摩去审视,都会让你心平如镜,如醉如痴,得到一份心灵上安宁,得到一种灵魂上的安慰。
在神奇的拉萨,每一个地方都以寺庙为中心,以藏式佛教为依托,自然寺庙转经的地方,理所当然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拉萨的藏历新年,传昭大法会,酥油花灯节,江孜达玛节,拉萨雪顿节,驱鬼节等重大节日都是寺庙里举行的。
节日里,藏民身着盛装,到寺庙里顶礼朝拜,唱歌跳舞,祈福转经,虔诚磕长头,怀着对自然的敬畏,怀着对高山的敬畏,怀着对湖泊的敬畏,怀着对草木的敬畏,不留恋世间的瞬息万变,只求凡尘生活的纯净和安宁。
在拉萨的寺庙前,无论何时都能看到磕长头的人群,让人们真正体会到了顶礼膜拜的真实含意。藏民走不完的转经路,冥燃中的生死轮回,一切都成了生命中的必然。那样虔诚的膜拜,让人深受感染,会感觉到佛就在心中。在虔诚的膜拜中,佛教深入到了藏民的骨髓里。
拉萨是个神圣的地方,藏传佛教充满了神秘感。拉萨市内,寺殿众多,庙宇密布,香火旺盛,信众云集。布达拉宫,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寺庙殿宫。
在宽阔明亮的布达拉宫广场上,高耸入云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格外的醒目,这是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象征,让游人们肃然起敬。纪念碑前面,正对着著名的玛布日山。玛布日山,也被称为红山。
站在广场向玛布日山眺望,一座雄伟壮观的殿宫呈现在红山之巅,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整座殿宫依山就势而建,众殿重叠恢宏,层宫高耸挺拔,壮观绚丽,气势雄伟,给人一种既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
游览神秘的布达拉宫,是来到拉萨旅游人们的一个梦想,正如老百姓中流传的,到了拉萨没去看过布达拉宫,等于你没真正到过西藏,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从前山游览布达拉宫,一条依山就势由淡红石铺成的梯道,向山顶的殿宫延伸而上,临空一面建有护道石墙,显得是那样的古朴典雅。
游人拾级而上,一方面可以仰览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同时也可以驻足向外眺望,拉萨的城区市貌一览无遗。石梯不同的高度,你会看到不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人观润了眼底。
顺石梯而上,游人首先进入一座三层的门楼,门楼两侧悬挂精美的壁画,梯道从门楼曲折而过,这就进入宫内了。跟随着游览的人群,先进入东部的白宫游览。
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白宫,达赖的冬宫,也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进入白宫,让人会有一种森严壁垒的感觉,背上的肌肉会自然的紧绷了起来。
白宫的措钦厦,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内设有达赖的宝座,悬挂着清同治皇帝手书的“振锡绥疆”匾额,达赖坐床典礼,亲政典礼等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白宫东侧的半山腰,有一块宽阔的广场,称作德央厦,是达赖观看戏剧,举行盛大活动的场所。
法王洞是布达拉宫最古的建筑,供着松赞干布生,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塑像。最顶层的“日光殿”是达赖的寝宫,殿内部分屋顶敞开阳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而获得此名。日光殿,陈设十分豪华,等级森严,过去只有高级僧俗官员才被允许进入。
布达拉宫,整体布局合理科学,通盘架构错落有序,宫内行廊步道交错,石道木径互通,白宫与红宫紧密相连。
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部,因外墙为红色,称为红宫。这里的宫殿采用曼陀罗布局,以历代达赖灵塔殿建筑为主,遍布许多的经堂、佛殿,与白宫自然地连为了一体。
红宫的屋顶平台,布满灵塔殿的金顶,木制斗拱承托外檐,上覆鎏金铜瓦,在阳光照射下金光灿灿,十分的耀眼。外围的女墙,用深紫红色的灌木垒砌而成,鎏金粉饰。墙顶立着巨大的鎏金宝幢,红色经幡,展示着强烈的藏式风格。
在众多的灵塔殿中,最大的五世达赖灵塔殿,格外的醒目。殿高三层,由十六根大方柱支撑,中部安放着五世达赖灵塔。殿内悬挂乾隆皇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下面是达赖的宝座。整个殿堂,雕梁画栋,列挂许多与五世达赖生平相关的壁画,让人对这位德贤达赖,肃然起敬。
红宫中的法王殿,松赞干布的静修场所,处于布达拉宫的中心部位,玛布日山的山尖。殿内塑像肃穆而立,壁画唐卡点缀,建造历史久远,相传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这里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宫还一个让人难忘的地方,就是诵经堂了。诵经堂里,壁画唐卡悬挂,佛经法器满目,转经桶生辉,喇嘛最多,香火最旺,烛灯长明,显透着一股浓浓的藏传佛教的味道。
游过了山前的主要景点,便开始下山了。顺着后山一条下山的径道,拾级而下,直下到山脚,紧接着游览风光秀丽的“林卡”园林。
“林卡”是达赖休闲的场所,布达拉宫的后花园,一组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相传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取土,形成深潭;六世达赖在湖心建造了三层八角形琉璃亭,供有龙王像,故此称为龙王潭。
现在“林卡”更是旧貌换新颜,整个林园,苍松翠柏参天,秀木青林遍布,龙潭碧水粼粼,池榭苑亭点缀,是拉萨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尽管对神秘的布达拉宫来说,一次走马观花的游览,虽然只能观其表象,不能体会博大精深的内涵。但是,对每一位游人来说,都会得到一次难以忘怀的视觉上的享受,都会经受一次刻骨铭心的心灵上的震憾。
在神奇的拉萨,大昭寺广场上高耸的经幡,巨大的香炉,善男信女摩肩接踵,虔诚恭顺的膜拜,会你感受颇深的;同样,融合着印度建筑艺术的,以唐代风格为主体的寺庙建筑群,也会让你大饱眼福的。
在神奇的拉萨,药王山后著名的万佛墙,大小佛像栩栩如生,金粉饰面光彩照人。每天,成百上千的信徒,顶礼膜拜,藏民那种虔诚的神态,让游人非常的感叹。
在神奇的拉萨,紧挨着寺院的八廓街,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热闹非凡的八廓街,到处洋溢着世俗的快乐,每天歌舞声欢笑声充盈耳际。
在这里你会看到,转经的转经,游荡的游荡,做买卖的做买卖。那些磕长头的信众,饱受风霜躯身扑倒在地上的沉重声,虽然令人怦然心动,但是也不妨碍花枝招展的行人高声喧哗,嬉笑而过。各类路人,互不相关,因为这里是拉萨。
人们都说,一生至少要去一次拉萨,不是为了酥油茶的香甜,也不是为了秀丽无比的美景,只是为了参得一份纯净的心灵。让善良的人们,把拉萨纯净的天空,神奇的藏教,虔诚的信念,厚重的文化,珍藏在心底,获得内心的安宁,这才是一份最好的记忆。
心中有爱,佛缘自在。


作家简介:
刘文波,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桂花树》、《记忆中的美丽》、《诗笺上的秋色》三部散文集,诗集《楠木诗韵》,小说集《黔中汉子》五部文学作品。
散文代表作入编《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作品全集》,获特等奖;诗词代表作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年鉴》,获特等奖。
第三届、第六届、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获一等奖、最佳散文奖;第五届、第六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获一等奖;第二届、第三届“琅琊杯”当代诗书画家精英赛获一等奖;第三届“新时代”全国诗书画印联赛获金奖;第二届“中华杯”全国文学创作大赛获一等奖;以及其他全国性大赛获二等奖、三等奖若干次。
荣获“中外诗歌散文精英人物”,“当代百强华语诗人”称号,被录入中华名人榜。荣获2018年全国诗书画先进人物称号,2019年中外诗歌散文领军人物称号,被授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文艺先进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