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惊悉曾经在汕头共事的机修师傅驾鹤归西,特撰此文,以示怀念。
怀念大肚师傅
作者:饶晓辉(江西)

说起来真不好意思,与他共事多年,我竟叫不出他的真实姓名。
一进这家公司,就发现一个新闻,全公司都管他叫“大肚师傅”。 其实,他姓甚名啥,很多人估计和我一样都不知晓。但人们在非常场合(如大庭广众之下),你煞有介事地叫唤他“大肚师傅”时,他竟会很得意地摸着自己的将军肚,甜甜地应着。
“大肚师傅”是汕头本地人,中等个头,皮肤黝黑,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三九寒冬,他都是一身西装短裤加背心,这也成了公司里一道特别的风景。

“大肚师傅”不善言笑,大家都对他是敬而远之。进公司后不久,我被按排在冲印车间工作,便有机会与其零距离接触。由于同是军营里出来的,我俩聊的话语便多了起来。
原来,他曾在华北某空军部队服役,在部队就是一名机修兵。退伍回家后,被按排在地方一家修理厂工作。由于体制改革加上工厂效益不好,厂子解散,人也赋闲在家。改革开放后,汕头民营企业遍地开花,大肚师傅也日渐可以接到一些散活。后来,被我所在的公司老板慧眼识才,将其招录进公司,专门负责机器等设备的维修。随着汕头工业的崛起,一些厂家想高薪将其挖走,但都被其拒绝了。有一次,一位同事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他说:"现在外面生意这么红火,你技术又这么好,何不自已出去开一家维修店,保准比在工厂强”。那料,大肚师傅却一本正经地说:“我现在这个厂,责任就在这个厂”。从此,再也无人敢在他面前提这事。

“大肚师傅”有三大喜好:抽烟,喝酒,看报。但他从不因为喝酒而耽误工作。一次厂庆聚餐,我打趣地说:师傅,今天你可以一醉方休。他摸着我的头说,愣小子,喝醉酒了,机器线路故障谁来修?从此,人们在对他的戏称里,注入了更多的敬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工作敬业,待人和蔼的老机修工,我迄今还喊不出他的真实姓名,实在渐愧。如今,他已离开了我们,但愿他在天国一切都好。(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